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52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磨体,所述磨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外圆面开设有若干进风孔,且进风孔为倾斜式开设,便于旋转时,气流的进入,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散热孔,且散热孔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开设,旋转气流的排出,所述磨体内部开设有腔体,供气流在内部流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打磨时,该磨头转动,倾斜式的进风孔保证空气能快速进入腔体的内部,空气进入腔体内部在散热鳍的作用下形成向下的气流,将一部分内部热量到到最腔体的最底部,方便气流经过整体内部腔体形成气流带走内部热气流和散热鳍外表面的温度,通过散热孔散出,此设计有效降低磨头的温度,为高强度作业提供保障。提供保障。提供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打磨设备
,具体为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

技术介绍

[0002]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可实现金刚石、结合剂(钎焊合金材料)和金属基体界面化学冶金结合,具有较高的结合强度。由于界面上的结合强度高,所以仅需很薄的结合剂厚度就足以牢固地把持住磨粒,其裸露高度可达70%~80%,使磨料的利用更加充分,大大提高了工具的寿命和加工效率。与传统技术相比,金刚石工具的允许最大出刃值可增加50%以上,在工具的功耗不增或有所降低的条件下,单位体积上工件材料的金刚石耗量减少一半以上。与电镀工具相比,也显示了无可比拟的优势。总之,钎焊技术在金刚石工具制造过程中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应尽快使这一技术实现产业化。
[0003]传统的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全部为含金刚石合金,磨削力均匀,不利于加工品的冷却和拌屑,且成本过高,仅加工花岗石等硬碎物,如在石材工艺品加工中使用较多,而磨具用量最大的花岗石板材加工,则普遮采用碳化硅磨头,这种磨头的磨削效率和加工质量又远不及金刚石磨头,另外现有的多层钎焊金刚石大多数都是实心的,这样就带来了磨削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排走,且打磨时易产生振纹。
[0004]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包括磨体,所述磨体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外圆面开设有若干进风孔,且进风孔为倾斜式开设,便于旋转时,气流的进入,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散热孔,且散热孔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开设,旋转气流的排出,所述磨体内部开设有腔体,供气流在内部流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杆,供打磨机夹持,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所述安装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弹簧,且若干个减震弹簧均匀分布于安装座的下表面,且减震弹簧均贯穿于减震橡胶的下表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杆座,所述连接座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杆座的下表面安装有导流杆,且导流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磨体的内底部。
[0010]进一步的,所述磨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形铜垫,且导流杆的下端贯穿凹形铜
垫的内底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凹形铜垫内圆面固定连接有若干散热鳍,且散热鳍的材质为铜,且若干散热鳍呈弧形沿磨体内圆面交叉均匀分布,且最下端的散热鳍离凹形铜垫的内底部留有距离,供气流由下往上旋转。
[0012]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杆的外圆面固定连接有导流片,且导流杆最下端的导流片与凹形铜垫的内底面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便于将最底部的气流排出,同时带走凹形铜垫内底部的温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连接座上表面的四个限位杆,且四个限位杆的上端外圆面设置有螺纹,四个所述限位杆的内部均开设有滑槽,四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对称滑块,且四个对称滑块的外表面均呈倾斜式设计,且四个对称滑块的上段外表面均设置有螺纹,四个所述限位杆的上端均转动连接有旋帽,且四个旋帽内部均设置有螺纹,四个所述对称滑块的内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通过采用具有弧度散热鳍的方式,不仅节省了一部分制造成本,还能增强其散热性;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散热孔、连接座、散热鳍、腔体、进风孔,磨头转动时,倾斜式的进风孔顺利进入空气,空气进入腔体内部形成气流带走内部热气流和散热鳍外表面的温度,通过散热孔散出,此设计有效降低磨头的温度,为高强度作业提供保障。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散热鳍、杆座、导流杆,导流片,散热鳍采用弧形设计使进入的气流呈螺旋,快速将热量带入磨体内底部,为增加气流流通,导流杆上的导流片会快速将底部的气流带到散热孔,二者共同使进入的气流在腔体内快速旋转流通,增强散热性。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散热鳍、凹形铜垫,磨体的热量会快速被凹形铜垫导到铜质的散热鳍上,用一部分凹形铜垫代替高散热性的金刚石,保证与金刚石散热接近的同时,减少磨头的制作成本。
[0018]4、本专利技术通过安装座、减震橡胶、固定螺母,打磨时,减震橡胶可吸收缓冲来自传动电机或打磨物体的震动,安装座和固定螺母保障了该磨头的稳定性,此设计大大减少了震动因素对打磨的影响,防止出现振纹。
[0019]5、通过限位机构、限位杆、滑槽、对称滑块、限位弹簧、旋帽,安装连接此磨头时,将固连有减震橡胶和减震弹簧的安装座上的安装孔对准限位机构中的限位杆上端插入,滑动过程中,对称滑块首先挤压限位弹簧,滑出时,限位弹簧回位,对称滑块的下表面此时于安装座的上表面实现限位固定,此设计在进行固定的同时,不会对减震弹簧产生极大的挤压,以免降低减震弹簧和减震橡胶的减震效果,拆卸时,将旋帽旋动,使其向下转动,逐渐让对称滑块缩进滑槽内部,使对称滑块失去限位固定作用,此设计可有效防止螺栓固定情况下,由于不断震动造成其松动。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图1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图2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图3中限位机构10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图2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磨体;2、散热孔;3、连接座;4、散热鳍;5、连接杆;6、腔体;7、进风孔;8、安装座;9、减震橡胶;10、限位机构;101、限位杆;102、滑槽;103、对称滑块;104、限位弹簧;105、旋帽;11、凹形铜垫;12、杆座;13、导流杆;14、导流片;15、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

图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
[0028]请参阅图1,磨体1,磨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连接座3的外圆面开设有若干进风孔7,且进风孔7为倾斜式开设,便于旋转时,气流的进入,连接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散热孔2,且散热孔2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开设,旋转气流的排出,磨体1内部开设有腔体6,供气流在内部流通;
[0029]具体操作如下,打磨时,该磨头转动,倾斜式的进风孔7保证空气能快速进入腔体6的内部,空气进入腔体6内部在散热鳍4的作用下形成向下的气流,将一部分内部热量到到最腔体6的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磨体(1),所述磨体(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座(3),所述连接座(3)的外圆面开设有若干进风孔(7),且进风孔(7)为倾斜式开设,便于旋转时,气流的进入,所述连接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散热孔(2),且散热孔(2)与水平方向呈一定角度开设,旋转气流的排出,所述磨体(1)内部开设有腔体(6),供气流在内部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杆(5),供打磨机夹持,所述连接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8),所述安装座(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9),所述安装座(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减震弹簧(15),且若干个减震弹簧(15)均匀分布于安装座(8)的下表面,且减震弹簧(15)均贯穿于减震橡胶(9)的下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杆座(12),所述连接座(3)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机构(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座(12)的下表面安装有导流杆(13),且导流杆(13)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磨体(1)的内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钎焊金刚石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磨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凹形铜垫(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致理林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固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