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430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支撑端和退火端壳,还包括保护机构和测温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安装在退火端壳内部的加热端、固定连接在加热端侧面的传热片、固定连接在传热片侧面的固簧片、固定连接在固簧片右侧面的弹簧滑杆、滑动连接在弹簧滑杆右侧末端的永磁柱、贴合在永磁柱侧面的通电铁块、设置在通电铁块侧面的接触片;所述测温机构包括安装在退火端壳内部中间位置的电驱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具有恒定温度和温高保护的特点。温高保护的特点。温高保护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退火炉测温
,具体为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退火炉通过对零件加热,能够有效的改善钢铁在铸造、锻压、轧制或者是焊接过程中所造成的缺陷和残余应力,能够防止工件的变形和开裂,提升零件的使用寿命。
[0003]申请号为CN201810632831.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罩式退火炉炉内钢卷测温用密封装置,属于罩式退火炉测温装置领域,该专利技术包括:第一连接管,该第一连接管的底部密封设置,该第一连接管的顶部设有第一连接法兰,第一连接法兰上通过紧固螺栓安装有第一法兰盖板;第二连接管,该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管的下部连通,该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法兰;热电偶,热电偶自罩式退火炉内引出并依次穿过第二连接法兰、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第一连接法兰以及第一法兰盖板,该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罩式退火炉炉内钢卷测温用密封装置,能够在热电偶由罩式退火炉内部向外界引出时确保良好的气密性,但存在控温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加热温度过高的问题,因此,设计实用性强和具有恒定温度和温高保护的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端和退火端壳,还包括保护机构和测温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安装在退火端壳内部的加热端、固定连接在加热端侧面的传热片、固定连接在传热片侧面的固簧片、固定连接在固簧片右侧面的弹簧滑杆、滑动连接在弹簧滑杆右侧末端的永磁柱、贴合在永磁柱侧面的通电铁块、设置在通电铁块侧面的接触片;所述测温机构包括安装在退火端壳内部中间位置的电驱转轴、固定连接在电驱转轴顶端外侧的摆动杆、滑动连接在摆动杆内部的延长板、固定连接在延长板外侧末端的温度传感器、滑动连接在温度传感器外侧的滑动轨道,所述固簧片等距阵列分布在加热端侧面,所述通电铁块与永磁柱固定连接,所述电驱转轴与退火端壳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顶面设置有弹簧拉杆,且弹簧拉杆的一端与摆动杆固定,并且弹簧拉杆另一端与延长板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当加热端侧面连接的加热管处于加热状态时,通过加热端将热量通过传热片上,再通过传热片将热量传递到永磁柱上,当整体热量超过限定温度时,进而热量影响永磁柱的磁性强度,让永磁柱的磁性减弱,当永磁柱减弱到一定程度,永磁柱的磁性小于弹簧滑杆拉力,通过拉力将永磁柱拉动,进而让永磁柱侧面的接触片与通电铁块脱离,进而将加热端断开供电线路,让整体停止加温,防止加热温度超出限定值,并在温度降低后永磁柱磁性增大,让加热端线路处于连通状态,进而起到恒温的作用,当电驱转轴底端外置电机驱动摆动杆转动,让摆动杆带动末端连接的延长板围绕着滑动轨道滑动,进而让延长板末端的温度传感器顺着滑动轨道滑动,针对退火端壳不
同区域的空间的温度进行检测。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退火端壳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降温通风装置,所述降温通风装置包括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有蠕动转轴,所述蠕动转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拨管端,所述拨管端的外侧紧密贴合设置有吸液弧管,所述吸液弧管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供液管,所述供液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排风扇转轴与退火端壳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拨管端对称分布在蠕动转轴侧面,所述吸液弧管整体形状呈“Ω”形,通过上述结构,当永磁柱受温度影响而让磁性减弱时,此时永磁柱另一端让排风扇的线路处于连通状态,进而让排风扇处于工作状态,进而让排风扇转动的同时,带动蠕动转轴及其外侧的拨管端转动,当拨管端挤压吸液弧管,让吸液弧管内侧的空气反复被向上挤压,进而让吸液弧管内通过供液管从水箱抽取水。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排风扇的侧面设置有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挡风端板,所述挡风端板外侧面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的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回热箱,所述回热箱的内部设置有集热腔管,所述集热腔管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递热片,所述回热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片,所述挡风端板与退火端壳滑动连接,所述排风管与退火端壳固定连接,所述排风管贯穿至回热箱内部与集热腔管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当挡风端板随置物箱的移动而移动时,挡风端板移动后将不再阻挡排风管端口,进而通过排风扇将吹动的热空气通过排风管排出,并通过排风管进入到集热腔管内,进而让热空气进入到集热腔管内后,而集热腔管的空气会通过后侧小孔缓慢排出,集热腔管聚集的热量通过侧面递热片传递给回热箱内的液体,并与对回热箱内的液体加热,同时液体会通过加热片将热量传递到回热箱顶面。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退火端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推料装置,所述推料装置包括置物箱,所述置物箱的侧面转动连接有联动转齿,所述联动转齿的转轴外侧末端固定连接有抬升杆,所述联动转齿的顶侧面啮合连接有排齿,所述抬升杆的前侧末端铰接连接有封仓板,所述置物箱与退火端壳滑动连接,所述排齿与退火端壳固定连接,所述置物箱的后侧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通过上述结构,当液压杆推动置物箱向前移动缓慢推出,同时置物箱带动侧面联动转齿随其向前滑动一端距离,并让封仓板与置物箱前侧端口设置的封边条脱离,并让联动转齿移动一端距离后再通过排齿啮合,进而让联动转齿与排齿啮合移动过程中转动,并让联动转齿转动的同时将封仓板向上提起,并伴随置物箱移动将内部零件推出。
[0009]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加工前,将需要退火加工的零件放置到置物箱内,让液压杆将置物箱拉回退火端壳内部进行加热处理,当整体热量超过限定温度时,永磁柱的磁性减弱,进而让永磁柱侧面的接触片与通电铁块脱离,使加热端断开供电线路,让整体停止加温,防止加热温度超出限定值;
[0011]S2:加工结束后,排风扇转动的同时,带动蠕动转轴及其外侧的拨管端转动,让吸液弧管内侧的空气反复被向上挤压,进而让吸液弧管内通过供液管从水箱抽取水,通过管道内水循环流动,将侧面热量通过液体流动带走,进而起到降温的作用;
[0012]S3:随后,排风扇将吹动的热空气通过排风管排出,并通过排风管进入到集热腔管内,集热腔管聚集的热量通过侧面递热片传递给回热箱内的液体,将散出的热量再次进行
加热利用;
[0013]S4:最后,联动转齿与排齿啮合移动过程中转动,并让联动转齿转动的同时将封仓板向上提起,并伴随置物箱移动将内部零件推出,即完成加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固簧片、弹簧滑杆、永磁柱、通电铁块、接触片、电驱转轴、摆动杆、滑动轨道、延长板、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改变磁性强弱来改变电路连通状态,进而起到控制温度的作用,防止温度过高并保持恒温作用,同时提升温度的检测范围。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排风扇、蠕动转轴、拨管端、吸液弧管、供液管、水箱,通过管道内水循环流动,将侧面热量通过液体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包括支撑端(1)和退火端壳(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机构和测温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安装在退火端壳(3)内部的加热端(4)、固定连接在加热端(4)侧面的传热片(7)、固定连接在传热片(7)侧面的固簧片(9)、固定连接在固簧片(9)右侧面的弹簧滑杆(10)、滑动连接在弹簧滑杆(10)右侧末端的永磁柱(11)、贴合在永磁柱(11)侧面的通电铁块(12)、设置在通电铁块(12)侧面的接触片(13);所述测温机构包括安装在退火端壳(3)内部中间位置的电驱转轴(14)、固定连接在电驱转轴(14)顶端外侧的摆动杆(15)、滑动连接在摆动杆(15)内部的延长板(17)、固定连接在延长板(17)外侧末端的温度传感器(18)、滑动连接在温度传感器(18)外侧的滑动轨道(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簧片(9)等距阵列分布在加热端(4)侧面,所述通电铁块(12)与永磁柱(11)固定连接,所述电驱转轴(14)与退火端壳(3)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15)顶面设置有弹簧拉杆,且弹簧拉杆的一端与摆动杆(15)固定,并且弹簧拉杆另一端与延长板(17)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退火端壳(3)的内部两侧均设置有降温通风装置(5),所述降温通风装置(5)包括排风扇(51),所述排风扇(51)的转轴处固定连接有蠕动转轴(52),所述蠕动转轴(5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拨管端(53),所述拨管端(53)的外侧紧密贴合设置有吸液弧管(54),所述吸液弧管(54)的末端固定连接有供液管(55),所述供液管(5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水箱(5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51)转轴与退火端壳(3)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拨管端(53)对称分布在蠕动转轴(52)侧面,所述吸液弧管(54)整体形状呈“Ω”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51)的侧面设置有余热回收装置(6),所述余热回收装置(6)包括挡风端板(61),所述挡风端板(61)外侧面设置有排风管(62),所述排风管(62)的前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回热箱(6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退火炉用温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热箱(63)的内部设置有集热腔管(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祥光杨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阳江宏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