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及导线截面选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637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及导线截面选择方法,包括获取已有新能源电站的发电量信息,并通过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获得新建新能源电站的初始期望功率;根据发电量信息和初始期望功率,获取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在多种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热损耗信息,以完成对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在多种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年平均热损耗功率的估算;解决了现有的电站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存在未考虑到新能源工程的实际出力特性,难以准确估算出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进而难以精准得到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经济截面的技术问题。导线经济截面的技术问题。导线经济截面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及导线截面选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及导线截面选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线路工程领域当中,导线的截面积会影响线路的建设投资成本、电能热损耗成本和故障检修成本;为了节省建设投资成本,会要求导线截面积设计的比较小;为了降低电能热损耗成本和故障检修成本,又会要求导线截面积设计的比较大,在导线寿命周期内,综合考虑上述成本因素,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导线截面积,也即导线的经济截面积;
[0003]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主要通过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经济电流密度值来计算导线的经济截面积,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然而未考虑电源实际出力特性,而电源的实际出力特性主要会影响到导线的热损耗成本的估算(具体的来说,会影响到导线年平均热损耗功率的估算),因此,该计算方法通常无法正确的反应出导线的电能热损耗成本,故很难精准得到电源导线经济截面;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电站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常通过获取已有类似的电站的运行数据,对新建的电站的出力情况进行预估,根据预估结果计算新建电站的在不同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年平均热损耗功率;进而计算出导线的电能热损耗成本,但该方法的应用场景是针对传统电站制定的,传统电力网场景有以下特点:1)负荷稳定,运行期内通过导线的负荷波动在一定范围内,且随着工业发展逐年有增大的趋势;2)年利用小时数高,一年内运行时间较长,一般运行小时数在5000h或更高,且类似传统电站之间的运行小时数差异较小;以上特点使得类似的传统电站之间的实际出力特性具有相似性,已有类似的传统电站的运行数据对于新建传统电站的出力预估具有极佳的参考性;
[0005]但新能源电站的运行场景有如下和传统电站的运行场景不同的运行特点:1)负荷波动大,如光伏运行期间,白天的理想发电功率为一条抛物线,最大负荷出现在夏季日间午时,持续时间约2~3小时,傍晚之后不再有功率输出,光伏输出功率受阳光辐射影响很大,空中云雾等会减少光伏发电功率,给电力输出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且发电功率具有季节性,夏季光伏可达额定输出功率,春秋冬三季输出功率比额定功率小;风电输出功率受风力大小影响,功率波动同样存在不确定性;2)年利用小时数较小,远小于传统电站的线路运行小时数,峰值功率运行小时数只有数百小时(300

1000小时左右),且类似的新能源电站之间峰值功率运行小时数差异较大;以上特征使得类似的新能源电站之间的实际出力特性差异较大,已有类似的新能源电站的运行数据对于新建新能源电站的出力预估的参考性不大;
[0006]综上所述,现有的电站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存在未考虑到新能源工程的实际出力特性,难以准确估算出新能源工程的导线年平均热损耗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及导线截面选择方法,解
决现有的电站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存在未考虑到新能源工程的实际出力特性,难以准确估算出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进而难以精准得到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经济截面的技术问题。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1:获取已有新能源电站的发电量信息,通过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获得新建新能源电站的初始期望功率;
[0010]步骤2:根据所述发电量信息和所述初始期望功率,获取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在多种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热损耗信息,以完成对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在多种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年平均热损耗功率的估算。
[0011]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获得新建新能源电站的初始期望功率,来对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的初始出力情况进行预估,再综合所述已有新能源电站的所述发电量信息,来预估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每一年的期望功率;根据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每一年的期望功率;获取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在多种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热损耗信息,以完成对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在多种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年平均热损耗功率的估算;使得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相对于现有的电站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中常通过获取已有类似的电站的运行数据,对新建的电站的出力情况进行预估,根据预估结果计算新建电站的在不同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年平均热损耗功率的方法,更加符合新能源工程的实际出力特性,解决了现有的电站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存在未考虑到新能源工程的实际出力特性,难以准确估算出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进而难以精准得到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经济截面的技术问题。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包括:
[0013]S1:根据所述发电量信息和所述初始期望功率,获取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在运行期间每一年的期望功率;
[0014]S2:根据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在运行期间每一年的所述期望功率,获取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在运行期间每一年的平均计算电流;
[0015]S3:根据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在运行期间每一年的平均计算电流;获取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在多种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热损耗信息。
[0016]进一步的,所述初始期望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
[0017][0018]且
[0019]其中Q
g
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出现的第g种输出功率;β
g
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第g种输出功率Q
g
出现的概率;y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不同输出功率的数量;Q

为所述初始期望功率。
[0020]进一步的,所述初始期望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
[0021][0022]且
[0023][0024]其中Q
g
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出现的第g种输出功率;β
g
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第g种输出功率Q
g
出现的概率;a
g
为对应第g种输出功率Q
g
赋予的权重系数;y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不同输出功率的数量;Q

为所述初始期望功率。
[0025]上述两种技术方案中,提出了两种所述初始期望功率Q

的计算方法,前一种计算方法中,所述初始期望功率Q

由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出现的第g种输出功率Q
g
和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第g种输出功率Q
g
出现的概率β
g
直接计算获得;计算方便简单,但通过该方法计算获得的所述初始期望功率Q

未能考虑到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中无法兼顾的一些客观因素;
[0026]后一种计算方法中,通过在所述初始期望功率Q

的计算中加入对应第g种输出功率Q
g
赋予的权重系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已有新能源电站的发电量信息,通过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获得新建新能源电站的初始期望功率;步骤2:根据所述发电量信息和所述初始期望功率,获取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在多种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热损耗信息,以完成对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在多种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年平均热损耗功率的估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S1:根据所述发电量信息和所述初始期望功率,获取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在运行期间每一年的期望功率;S2:根据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在运行期间每一年的所述期望功率,获取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在运行期间每一年的平均计算电流;S3:根据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在运行期间每一年的平均计算电流;获取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运行期间在多种导线截面积下的导线热损耗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期望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且其中Q
g
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出现的第g种输出功率;β
g
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第g种输出功率Q
g
出现的概率;y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不同输出功率的数量;Q

为所述初始期望功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期望功率的计算方法包括:且且其中Q
g
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出现的第g种输出功率;β
g
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第g种输出功率Q
g
出现的概率;a
g
为对应第g种输出功率Q
g
赋予的权重系数;y为新能源电站出力仿真模拟的结果中不同输出功率的数量;Q

为所述初始期望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量信息包括所述已有新能源电站在统计年数内的每一年的单位规模发电量;所述步骤S1中,根据所述发电量信息,获得所述已有新能源电站在统计年数内相邻两
年的平均输出功率变化率;再根据所述初始期望功率和所述平均输出功率变化率,获得所述新建新能源电站在运行期间每一年的期望功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工程的导线热损耗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输出功率变化率的计算方法包括:其中W
z
为所述已有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月明姜胜利邓少平刘小顺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