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支座和滑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205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7
本申请公开一种轴支座和滑轨总成,轴支座设有轴孔,轴支座包括主体和弹性卡凸,主体的左右两侧连有弹性卡凸,左侧的弹性卡凸向左凸起并凸出于主体的左侧表面,右侧的弹性卡凸向右凸起并凸出于主体的右侧表面,滑轨总成包括上轨道、丝杠和轴支座,丝杠伸与轴孔配合,以此实现丝杠与轴支座的连接;上轨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设有配合孔,分别与轴支座左右两侧的弹性卡凸配合,以此实现上轨道与轴支座的连接。本申请不用在上轨道的上壁开设轴支座铆孔,因此不会限制座椅支架等在上轨道上的位置布局,使滑轨总成应用起来更加灵活方便,且丝杠在高速转动时不会产生明显的撞击噪音,且在连接轴支座和上轨道前不需要预装工艺。座和上轨道前不需要预装工艺。座和上轨道前不需要预装工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支座和滑轨总成


[0001]本申请涉及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滑轨总成,该滑轨总成可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还涉及一种轴支座,该轴支座可用于支撑驱动轨道滑动的丝杠。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座椅一般会配装滑轨总成,用于调节汽车座椅的前后位置。
[0003]如图1所示,图1为一种典型的汽车座椅的滑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该滑轨总成包括上轨道01、下轨道02、丝杠03、螺母04和轴支座05。轴支座05包括连在一起的金属框051和塑料件052,金属框051通过铆钉06铆接在上轨道01的上壁011,丝杠03伸到塑料件052的内孔中,以此,使丝杠和上轨道连在一起,下轨道则与螺母连接。丝杠螺母的相对运动转化为上轨道和下轨道的相对移动。
[0004]这种结构的滑轨总成存在以下问题,需要在上轨道的上壁上开孔(以连接铆钉),这样会限制与座椅连接的支架、焊线等在上轨道的位置布局;而且,在铆接轴支座和上轨道之前有一道预装工艺,使得该滑轨总成的装配效率低,应用起来繁琐且没有成本优势;另外,为保障装配性,塑料件的内孔直径比丝杠直径大,当丝杠高速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支座(30)设有用于与轴配合的轴孔(301),所述轴支座(30)包括主体(302)和弹性卡凸(303),所述主体(302)的左右两侧各连有至少一个所述弹性卡凸(303),左侧的所述弹性卡凸(303)向左凸起并凸出于所述主体(302)的左侧表面,右侧的所述弹性卡凸(303)向右凸起并凸出于所述主体(302)的右侧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凸(303)具有第一限位面(3031)和第二限位面(3032),所述第一限位面(3031)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面(3032)上方,所述第一限位面(3031)用于与配合件上的配合孔(101d)的上缘接触,所述第二限位面(3032)用于与配合件上的配合孔(101d)的下缘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面(3031)为斜面,左侧的所述弹性卡凸(303)的所述第一限位面(3031)的下端相对上端向左倾斜,右侧的所述弹性卡凸(303)的所述第一限位面(3031)的下端相对上端向右倾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凸(303)的上侧和下侧与所述主体(302)连接,所述弹性卡凸(303)的前后两侧与所述主体(302)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302)在所述弹性卡凸(303)的前侧和后侧附近设长条形孔(3021),利用所述长条形孔(3021)分离所述弹性卡凸(303)的前后两侧与所述主体(302),所述长条形孔(3021)的下端延伸到所述弹性卡凸(303)的所述第二限位面(3032)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丰喜郝浩帅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航精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