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污染外排的节能冷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202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烧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污染外排的节能冷却机,包括环冷机体,用于对烧结的热矿进行承载并输送,环冷机体包括支撑架组、具有自转功能的环冷机组、上机罩和下机罩,还包括可调节分区机构、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和辅助降温机构,可调节分区机构包括多组主分区组件,多组主分区组件均安装在上机罩和下机罩上,用于将上机罩和下机罩的内部分隔成至少五个区域,五个区域依次为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上料区和下料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烧结热矿冷却排出后,处于指定的温度范围内的前提条件下,在对热烧结矿进行冷却过程中,不仅可大大提高对热循环利用的利用率,且大大减少对空排放的风量,节能性和环保性较好。节能性和环保性较好。节能性和环保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污染外排的节能冷却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烧结
,具体涉及一种无污染外排的节能冷却机。

技术介绍

[0002]在钢铁烧结领域,大都通过冷却机对冷却烧结生产产生的热烧结矿进行冷却,冷却机在冷却烧结矿的过程中,冷却用风分别从各区域的下方穿越热烧结矿,沿着冷却机的运行方向,从入料端到出料端会被分为多个区域,靠近入料端的烧结矿温度高,靠近出料端的烧结矿温度低,因此,靠近入料端的风温高,靠近出料端的风温低。
[0003]目前,国内外钢企大都只对靠近入料端的热风进行收集利用,远离入料端的热风直接对空排放,不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而且形成了巨大的能源浪费,不仅大大减少了钢铁烧结冷却过程的热循环利用的利用率,且对空排放的风量较大,易造成周围环境的污染,为此,找到一种既能保证冷却机的冷却效果,又能提高冷却机的热能利用率,杜绝冷却机无组织排放的方法已经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污染外排的节能冷却机,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中的冷却机在对热烧结矿进行冷却过程中,对热循环利用的利用率较低,且对空排放的风量较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污染外排的节能冷却机,包括环冷机体,用于对烧结的热矿进行承载并输送,所述环冷机体包括支撑架组、具有自转功能的环冷机组、上机罩和下机罩,所述环冷机组、所述上机罩和所述下机罩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组上,并且所述上机罩和所述下机罩均与所述环冷机组之间转动安装,还包括可调节分区机构、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和辅助降温机构;
[0008]所述可调节分区机构包括多组主分区组件,多组所述主分区组件均安装在所述上机罩和所述下机罩上,用于将上机罩和下机罩的内部分隔成至少五个区域,五个所述区域依次为为上料区、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和下料区;
[0009]所述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组上,所述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包括至少一组余热回收锅炉,至少一组所述余热回收锅炉的进气端均通过进气组件分别与所述上机罩上的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之间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及余热回收管,连通在所述上机罩上的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上的至少一组所述余热回收锅炉的出气端均通过供气组件分别与所述下机罩上的中温区、低温区和高温区之间相连通,用于上机罩区域内的余热进行充分回收利用,并减少对空排放的气量,所述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内设置导风板,导风板用于将烟气围绕所述余热回收管旋转,进风口与沉降腔体相连通,所述进风口沿所述沉降腔体切线方向设置,导风板位于所述沉降腔体内,所述
余热回收管的下部均设置有导风板,所述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的冷却媒介出口与余热回收锅炉回收的介质入口相连通。
[0010]所述辅助降温机构包括至少一组辅助降温组件,至少一组所述辅助降温组件分别与至少一组所述供气组件之间相连通,用于对供气组件内部的温度进行降温。
[0011]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其中一组所述主分区组件包括下分区板、调节电动缸、上板罩、上分区板;
[0012]所述下分区板安装在所述下机罩的内部,用于对下机罩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所述上板罩安装在所述上机罩上,所述调节电动缸安装在所述上板罩上,所述调节电动缸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上板罩的内部并与所述上分区板之间固定安装,所述上分区板滑动安装在所述上板罩的内部并部分延伸至所述上机罩的内部,用于对上机罩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
[0013]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上供气罩高温区处的所述进气组件包括主气管、多个从气管和进气管;
[0014]所述主气管通过多个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机罩上,多个所述从气管的一端均与所述主气管之间相连通,多个所述从气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上机罩之间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主气管之间相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位于上机罩高温区处的所述余热回收锅炉的进气端相连通。
[0015]再进一步的,位于所述下机罩高温区处的所述供气组件包括供气罩、主供气管、从供气管和电动阀;
[0016]所述供气罩的一端与所述下机罩之间相连通,所述供气罩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供气管之间相连通,所述从供气管的一端连通在所述主供气管上,所述从供气管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上机罩低温区处的所述余热回收锅炉的出气端相连通,所述电动阀安装在所述主供气管上。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其中一组所述辅助降温组件包括降温架、蛇形降温扁管和降温扇;
[0018]所述降温架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组上,所述蛇形降温扁管固定安装在所述降温架上,所述降温扇安装在所述降温架上,并且所述降温扇位于所述蛇形降温扁管的一侧,所述从供气管与所述蛇形降温扁管之间相连通,用于对从供气管内的气体进行降温。
[0019]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上机罩上安装有至少三个电接点温度计,至少三个所述电接点温度计分别与上机罩上的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相对应。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机罩上连通有上料管,所述下机罩上连通有下料管,所述上料管和所述下料管均位于所述上下料区内,所述上机罩上还安装有多组从分区组件,多组所述从分区组件均设置在所述上下料区处,所述从分区组件和所述主分区组件的结构相同,用于对上下料区内的空间进行分隔,便于对低温区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0021]为了便于对热烧结矿进行最后的降温处理,所述下机罩的上下料区内连通有工业冷风机,所述工业冷风机位于所述下料管远离上料管的一侧。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与已知公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污染外排的节能冷却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环冷机组带动烧结热矿进行转动降温的过程中,通过供气组件可使外界空气对环冷机组上的烧结热矿进行降温处理,在对烧结热矿进行降温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气体,可通过进气组件的配合,将高温气体通入余热回收锅炉的内部,对高温气体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
[0025]本申请通过设置至少一组余热回收锅炉,可分别对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内的热气进行回收,在对热气进行回收过程中,由于高温区温度过高,无法对其进行充分的回收,而中温区和低温区内的温度相对较低,在回收过程中的回收效率较低,因此,可通过主分区组件的配合,提高上机罩内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之间的接触面积,在保证烧结热矿正常降温的同时,将热量进行最大程度的回收,大大提高对热循环利用的利用率;
[0026]并且,通过余热回收锅将高温气体内的热量回收之后,可通过供气组件气体供入下一区域内,对烧结热矿进行降温,可实现对气体进行循环使用,该处理方式,不仅可有效的减少对空排放的风量,并且从余热回收锅炉内排出的气体会含有少量的水气,含有水气的空气接触烧结热矿时,会带走大量的热量,有助于对烧结热矿的降温处理,此外,为了保证对烧结热矿进行更加快速的降温,可通过辅助降温组件的配合,对余热回收锅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污染外排的节能冷却机,包括环冷机体(001),用于对烧结的热矿进行承载并输送,所述环冷机体(001)包括支撑架组(1)、具有运动功能的环冷机组(2)、上机罩(3)和下机罩(4),所述环冷机组(2)、所述上机罩(3)和所述下机罩(4)均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组(1)上,并且所述上机罩(3)和所述下机罩(4)固定安装,与所述环冷机组(2)转动安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调节分区机构(002),所述可调节分区机构(002)包括多组主分区组件,多组所述主分区组件均安装在所述上机罩(3)和所述下机罩(4)内,用于将上机罩(3)和下机罩(4)的内部分隔成至少五个区域,五个所述区域依次为上料区、高温区、中温区、低温区和下料区;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003)至少有一组,辅助降温机构(004),所述辅助降温机构(004)包括至少一组辅助降温组件,至少一组所述辅助降温组件分别与至少一组供气组件之间相连通,用于对所述供气组件内部的温度进行降温,连通在所述上机罩(3)上的高温区、中温区和低温区上的至少一组余热回收锅炉(5)的出气端均通过供气组件分别与所述下机罩(4)上的中温区、低温区和高温区之间相连通,用于上机罩(3)区域内的余热进行充分回收利用,并减少对空排放的气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污染外排的节能冷却机,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主分区组件包括下分区板(6)、调节电动缸(7)、上板罩(8)、上分区板(9);所述下分区板(6)安装在所述下机罩(4)的内部,用于对下机罩(4)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所述上板罩(8)安装在所述上机罩(3)上,所述调节电动缸(7)安装在所述上板罩(8)上,所述调节电动缸(7)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上板罩(8)的内部并与所述上分区板(9)之间固定安装,所述上分区板(9)滑动安装在所述上板罩(8)的内部并部分延伸至所述上机罩(3)的内部,用于对上机罩(3)的内部空间进行分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污染外排的节能冷却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003)安装在所述上机罩(3)上和/或安装在环冷机体(001)外,所述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003)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及余热回收管(26),所述的进气口和上机罩(3)连通,所述的出气口与下机罩(4)的入口处的风机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003)内设置导风板(27),导风板(27)用于将烟气围绕所述余热回收管(26)旋转,进风口与沉降腔体相连通,所述进风口沿所述沉降腔体切线方向设置,导风板(27)位于所述沉降腔体内,所述余热回收管(26)的下部均设置有导风板(27),所述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003)的冷却媒介出口与余热回收锅炉(5)回收的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余热回收及除尘机构(003)包括至少一组余热回收锅炉(5),至少一组所述余热回收锅炉(5)的进气端均通过进气组件分别与所述上机罩(3)上的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怡君李高峰高彦朱明高雷胡建山付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新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