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激发波长连续性检测Al
3+
和F
‑
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荧光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双激发波长连续性检测Al
3+
和F
‑
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铝在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3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铝元素主要以铝硅酸盐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面制食品是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经烘、烤、蒸制和油炸等加工方法制成的各种食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和喜爱的大众化食品。然而做油炸制品时需加明矾,焙制糕点、饼干、面包要用硫酸铝做烘焙粉等等都有铝成分带入。已有研究显示,铝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元素,可在人体内蓄积并产生慢性毒性,铝可在脑组织中蓄积引起中枢神经紊乱;铝直接作用于骨组织,引起骨病理改变;铝还有胚胎毒性和胚胎致畸作用等等。因此检测控制食品和水中铝的含量,对人类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0003]氟离子广泛存在于水体环境中,人体各个组织中都含氟,但主要蓄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激发波长连续性检测Al
3+
和F
‑
的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激发波长连续性检测Al
3+
和F
‑
的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合成1
‑
甲氧基芘;包括以下子步骤:(1.1)在氮气保护下将甲醇钠、1
‑
溴芘和无水DMF溶于无水甲醇中;(1.2)加热,升温至110℃,加入碘化亚铜,在110℃条件下反应12个小时;所述甲醇钠:1
‑
溴芘:无水DMF:碘化亚铜的摩尔比为1.5:1.0:145.2:0.1;(1.3)反应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将反应液进行旋蒸后得到粗产物;用二氯甲烷和水对粗产物进行萃取;萃取后采用柱层析法得到1
‑
甲氧基芘,淋洗剂为:V
二氯甲烷
/V
石油醚
=1/1;(2)合成1
‑
甲氧基
‑2‑
芘甲醛;包括以下子步骤:(2.1)在0℃,N2保护下将1
‑
甲氧基芘和无水DMF溶于无水正己烷中;(2.2)之后加入丁基锂和N,N,N
’
,N
’‑
四氨基乙二胺,在0℃的条件下搅拌4小时后,转为常温反应12小时;所述1
‑
甲氧基芘:无水DMF:丁基锂和N,N,N
’
,N
’‑
四氨基乙二胺的摩尔比为:1.0:0.3:1.3:1.3;(2.3)反应完成后,加入盐酸使反应猝灭,将反应液进行旋蒸后得到粗产物,用二氯甲烷和水对粗产物进行萃取;萃取后采用柱层析法得到1
‑
甲氧基芘甲醛,淋洗剂为:V
二氯甲烷
/V
石油醚
=1/1;(3)合成1
‑
羟基芘甲醛;包括以下子步骤:将1
‑
甲氧基芘甲醛和无水氯化铝溶于无水二氯甲烷中;其中,所述1
‑
甲氧基芘甲醛:无水氯化铝的摩尔比为:1:6;常温搅拌4小时后加入盐酸使反应猝灭,将反应液进行旋蒸后得到粗产物;用二氯甲烷和水对粗产物进行萃取;萃取后采用柱层析法得到黄色产物1
‑
羟基芘甲醛,淋洗剂为:V
二氯甲烷
/V
石油醚
=9/1;(4)合成探针Pyr;将1
‑
羟基芘甲醛和1
‑
肼吡啶溶于无水乙醇中,常温反应24小时后,将反应液进行旋蒸后得到粗产物,用二氯甲烷和水对粗产物进行萃取;萃取后采用柱层析法得到探针Pyr,淋洗剂为:V
二氯甲烷
/V
石油醚
=10/1;其中,所述1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瑛,卢凌敏,佘远斌,丁霞,付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