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晃动优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晃动优化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晃动优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设计及制造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或制作公差等原因,导致在转向过程中,汽车垂向轮胎力变化较大,反作用到车身上,表现为转向时,车身上下晃动较大,给人一种晃悠的感觉,不利于驾乘舒适性,同时也会导致轮胎与周边间隙不足,干涉风险增加,而这种车身晃动,在设计阶段制作轮包时,是很难被模拟出来的。
[0003]在汽车悬架设计过程中,合理的四轮定位参数,是保证车辆操控及舒适性的必要条件,因此保证合理的四轮定位参数一直是车辆设计的优先选择。但必要的四轮定位参数,则肯定会引起车身的上下晃动,主销内倾角会引起转向时车身上下浮动,这也是低速自动回正的主要因素,而主销后倾角则会引起转向时车身左右移动。那么在保证合适的四轮定位参数以后,能否运用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抑制车身上下晃动降低干涉风险,增加汽车空间利用率,是一个值得大家探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晃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晃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车辆布置边界搭建悬架模型,根据悬架模型选择多个稳定杆连杆备选硬点;建立可调稳定杆连杆模型,通过所述可调稳定杆连杆模型调整硬点坐标依次连接每一组备选硬点以连接车辆悬架的两端并进行车辆晃动仿真,筛选仿真结果以获得多个仿真可行的预选硬点,所述仿真结果包括每一稳定杆连杆备选硬点垂直轮胎力变化值以及轮眉到地面间隙变化值;将所述预选硬点对应匹配在车辆悬架实物上,并通过可调稳定杆连杆实物进行连接以连接车辆悬架的两端并进行车辆晃动实测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获得垂直轮胎力变化最小值以及轮眉到地面间隙变化最小值以确定最终稳定杆连杆硬点,并将所述最终稳定杆连杆硬点作为车辆量产时的稳定杆连杆硬点以优化车身晃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晃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验证结果获得垂直轮胎力变化最小值以及轮眉到地面间隙变化最小值以确定最终稳定杆连杆硬点的步骤包括:获取并筛选验证结果以获得垂直轮胎力变化最小值以及轮眉到地面间隙变化最小值;分别判断垂直轮胎力变化最小值与轮眉到地面间隙变化最小值是否均符合预设标准;若所述垂直轮胎力变化最小值与所述轮眉到地面间隙变化最小值存在至少一个不符合预设标准时,则优化悬架模型,并返回执行根据悬架模型选择多个稳定杆连杆备选硬点的步骤直至垂直轮胎力变化最小值与轮眉到地面间隙变化最小值均符合预设标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晃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判断垂直轮胎力变化最小值与轮眉到地面间隙变化最小值是否均符合预设标准的步骤之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卿兵,徐向明,杨新星,黄炯,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