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枪械装备的身管直度组合径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946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枪械装备的身管直度组合径规,该组合径规采用八合一的组合结构,第一、二、三、四身管直度径规均为套筒状结构且内部设置有空腔;第一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二、三、四身管直度径规;第三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五、六身管直度径规;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七、八身管直度径规。上述身管直度组合径规适用于部队军械维修单位和军械员对5.8mm、7.62mm、8.6mm、9.0mm、12.7mm、14.5mm、18.4mm、35/40mm等9种口径现役主战枪械、榴弹发射器装备身管的直线度性能进行检查。发射器装备身管的直线度性能进行检查。发射器装备身管的直线度性能进行检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枪械装备的身管直度组合径规


[0001]本技术涉及枪械
,特别涉及一种枪械装备的身管直度组合径规。

技术介绍

[0002]身管直线度性能是枪械重要的战术指标之一,其直接影响枪械的射击精度。现役枪械装备身管直线度性能的检查方式具有以下缺陷:
[0003]用途单一,目前枪械装备身管直线度性能采用专用直度径规进行检查,每个专用直度径规只能适用对一种口径的枪械装备身管的直线度性能进行检查;
[0004]勤务性差,现役部队各分队基本都配备有口径为5.8mm、7.62mm、8.6mm、9.0mm、12.7mm、14.5mm和35/40mm等的各型枪械,如5.8/9.0mm手枪、5.8mm枪族、7.62mm重机枪、12.7mm车装机枪、14.5mm机枪、18.4mm霰弹枪、35/40mm榴弹发射器等,因此需要配置的身管直度径规配套存放空间大,使用维护与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枪械装备的身管直度组合径规,适用于部队军械维修单位和军械员对5.8mm、7.62mm、8.6mm、9.0mm、12.7mm、14.5mm、18.4mm、35/40mm等9种口径现役主战枪械、榴弹发射器装备身管的直线度性能进行检查。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枪械装备的身管直度组合径规,该组合径规包括第一身管直度径规、第二身管直度径规、第三身管直度径规、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第五身管直度径规、第六身管直度径规、第七身管直度径规以及第八身管直度径规;
[0008]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均为套筒状结构且内部设置有空腔;
[0009]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与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套设于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与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之间;
[0010]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相对设置且可拆卸的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六身管直度径规;
[0011]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相对设置且可拆卸的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
[0012]在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六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的一端部均设置有用于拆装的起子口;
[0013]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35mm或40mm的榴弹发射器的身管直度;
[0014]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18.4mm的霰弹枪的身管直度;
[0015]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14.5mm的机枪的身管直度;
[0016]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12.7mm的机枪的身管直度;
[0017]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9mm的手枪的身管直度;
[0018]所述第六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8.6mm的步枪的身管直度;
[0019]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7.62mm的步机枪的身管直度;
[0020]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5.8mm的手枪和步机枪的身管直度。
[002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均与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螺纹连接;
[0022]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六身管直度径规均与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螺纹连接;
[0023]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均与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螺纹连接。
[002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并在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在第二端设置有起子口;
[0025]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的外螺纹一一对应的内螺纹;
[0026]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均通过对应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安装于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螺纹。
[0027]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均设置有内螺纹;
[0028]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六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均具有内端部和用于拆装的外端部,并在内端部设置有外螺纹,在外端部设置有起子口;
[0029]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六身管直度径规均通过对应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安装于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
[0030]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均通过对应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和内螺纹安装于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
[0031]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与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的外端部之间、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与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的外端部之间、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与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的外端部之间、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与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的外端部之间的O型密封圈。
[0032]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的内壁均设置有用于容置所述O型密封圈的环形凹槽;
[0033]所述O型密封圈的径向厚度大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径向深度。
[0034]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的一端部外周面设置有花纹。
[003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6]本技术枪械装备的身管直度组合径规采用八合一组合结构,包括八个身管直度径规;第一、二、三、四身管直度径规均为套筒状结构且内部设置有空腔;第一身管直度径
规的空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第二、三、四身管直度径规,第三、四身管直度径规相对设置,第二身管直度径规套设于第一、四身管直度径规之间;第三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相对设置且可拆卸的第五、六身管直度径规;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相对设置且可拆卸的第七、八身管直度径规;第二、三、四、五、六、七、八身管直度径规的一端部均设置有用于拆装的起子口;各个身管直度径规能够对不同口径的枪械、榴弹发射器的身管直线度性能进行检查,能够满足对5.8mm、7.62mm、8.6mm、9.0mm和12.7mm、14.5mm、18.4mm、35/40mm等九种口径的各型主战枪械、榴弹发射器装备身管的直线度性能的检查;上述身管直度组合径规采用模块化单元组合设计理念,体积只有一种口径身管直度径规的体积,不仅为现役主战枪械装备身管的直线度性能检查提供了方便、可行的通用型工具,而且压缩了部队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枪械装备的身管直度组合径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身管直度径规、第二身管直度径规、第三身管直度径规、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第五身管直度径规、第六身管直度径规、第七身管直度径规以及第八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均为套筒状结构且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可拆卸的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与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套设于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与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之间;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相对设置且可拆卸的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六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的空腔内安装有相对设置且可拆卸的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在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六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的一端部均设置有用于拆装的起子口;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35mm或40mm的榴弹发射器的身管直度;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18.4mm的霰弹枪的身管直度;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14.5mm的机枪的身管直度;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12.7mm的机枪的身管直度;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9mm的手枪的身管直度;所述第六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8.6mm的步枪的身管直度;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7.62mm的步机枪的身管直度;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用于检查口径为5.8mm的手枪和步机枪的身管直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身管直度组合径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身管直度径规、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以及所述第四身管直度径规均与所述第一身管直度径规螺纹连接;所述第五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六身管直度径规均与所述第三身管直度径规螺纹连接;所述第七身管直度径规和所述第八身管直度径规均与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士喜雷迎节危平
申请(专利权)人:兵器兵工北京装备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