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带消防机器人并可灵活机动的微型消防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774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带消防机器人并可灵活机动的微型消防车,车尾快速移位装置包括C型限位基座,C型限位基座内固结有轴,轴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分别固结有第一液压支腿总成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且第一液压支腿总成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之间夹角为α,第一液压支腿总成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均通过控制器控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带消防机器人并可灵活机动的微型消防车同时可以控制两个液压支腿总成的延伸和收缩,达到平移车尾的效果并使得微型消防车本体具有快速避开障碍物或在极窄路面转弯的功能;同时配合设置有消防器材和消防机器人使得该微型消防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实现较窄街巷的消防灭火效果。机动性实现较窄街巷的消防灭火效果。机动性实现较窄街巷的消防灭火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带消防机器人并可灵活机动的微型消防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带消防机器人并可灵活机动的微型消防车,属于消防车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消防车,又称为救火车,是指根据需要,设计制造成适宜消防队员乘用、装备各类消防器材或灭火剂,供消防部队用于灭火、辅助灭火或消防救援的车辆。消防车可以运送消防员抵达火灾现场,并为其执行救灾任务提供多种工具;目前普遍使用的消防车车型较大,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比如城市立体空间维度受限,如巷道、窄路、厂区、园区、办公区域等是中、大型消防救援车不易机动的地方,在对一些老旧小区或住宅密集区施救时,经常因为道路窄小,违规停车等问题导致消防车无法通过或难以拐弯,延误救火时机,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失。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专利号为:CN115192944A,申请日为:2022.07.20,申请号为CN202210850191.5的一种智慧型多功能迷你消防站车;包括驾驶舱、车身、水箱、置物组件、拆装组件、收卷组件,所述车身固定安装在驾驶舱后方,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车身上方,所述水箱的一侧安装有入水口,所述水箱的上方安装有水带连接口,所述水带连接口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安装在水箱内部下表面,所述置物组件包括若干侧板、若干支架、顶面,若干所述支架分别固定安装在水箱上表面的四周,所述若干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均与顶面固定连接,若干所述侧板的一侧分别铰接在顶面的四周,若干所述侧板内表面均转动连接一组气压杆;该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在在使用的过程中很可能遇到更窄的巷子导致消防车开不进去,机动性不强;不利于在城市较窄街巷开展救火工作同时容易贻误最佳的救火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存问题,提供一种可移动车尾的灵活机动的微型消防车;该消防车同时可以控制两个液压支腿总成的延伸和收缩,达到平移车尾的效果并使得微型消防车本体具有快速避开障碍物或在极窄路面转弯的功能;而且配合设置有消防器材和消防机器人使得该微型消防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实现较窄街巷的消防灭火效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包括微型消防车本体,所述微型消防车本体车架后横梁两侧设有车尾快速移位装置;所述车尾快速移位装置包括C型限位基座,所述C型限位基座内固结有轴,所述轴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分别固结有第一液压支腿总成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且所述第一液压支腿总成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之间夹角为α,所述第一液压支腿总成的筒身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的筒身之间通过筋板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支腿总成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均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微型消防车本体内部配合设置有转换升降机构及其它辅助机构,所述转换升降机构用于放置消防机器人;所述微型消防车本体在其车厢左右两侧还设有多个快
开式卷帘门,所述微型消防车本体在其车厢尾部还设有通过液压杆及铰链连接的快开式坡道尾门。
[0007]本技术工作时:在对一些巷道、窄路、厂区、园区、办公区域进行救援的时候,如果遇到道路窄小,违规停车等问题此时需将该微型消防车本体1开到对应的位置,开到对应的位置之后,由于转换升降机构上的上侧放置部和下侧放置部分别放置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此时可以先将下侧放置部上的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遥控出来,然后接上水管可以直接进行救援,与此同,如果现场火势较大,此时可以通过转换升降机构的动作,将上面的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运送下来,然后继续投入救援,这样可以提高救火的效率;转换时,锁紧柱和锁紧环松开,此时两边的伸缩气缸开始动作,伸缩气缸缓慢伸出,伸出的同时,滑轮在滑槽中缓慢朝下移动,然后支撑轴在上侧放置部的底部进行有效支撑,同时支撑轴两边的支撑板也能够在侧面支撑,这样可以将上侧放置部的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缓慢的降下来,降下到位之后,此时延展防护组件也朝外打开,这样可以使得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能够快速的行驶出来;延展防护组件开启之后紧贴着快开式坡道尾门,这样方便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平稳的行驶出来。
[0008]结束救火之后,此时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通过快开式坡道尾门进入到上侧放置部,然后快开式坡道尾门关闭并挡住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的后方避免在微型消防车在移动的过程中掉下来,然后两边的伸缩气缸收缩,同时带动滑轮在滑槽中朝上移动直到锁紧柱勾住锁紧槽为止,同时支撑板和支撑轴可以形成有效的支撑,这样可以使得上面的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放置平稳;上面的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放置平稳之后,此时下面的另一辆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可以直接开上去,然后关闭快开式坡道尾门即可。
[0009]在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进行上下移动过程中,当车尾需要向左移位时,首先同时延伸所述第一液压支腿总成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使两者均支撑于地面且所述微型消防车本体后轮离地,然后收缩所述第一液压支腿总成且同时延伸所述第二液压支腿总成,且通过控制器控制两者的运动速率以保证所述型限位基座离地高度始终不变,此时车尾向左移动,然后同时收缩所述第一液压支腿总成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使两者复位至收缩状态,随后即可继续下一个操作周期;当车尾需要向右移位时,将所述第一液压支腿总成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的操作步骤交换即可,这样可以保持平稳性及平衡性;提高安全性。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可移动车尾的灵活机动的微型消防车;该消防车同时可以控制两个液压支腿总成的延伸和收缩,达到平移车尾的效果并使得微型消防车本体具有快速避开障碍物或在极窄路面转弯的功能;而且配合设置有消防器材和消防机器人使得该微型消防车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实现较窄街巷的消防灭火效果。
[0011]进一步地,为了便于微型消防车本体能够便于消防机器人进行快速进出,避免贻误最佳救火时间,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及效率;所述转换升降机构的出口处对应快开式坡道尾门设置,所述转换升降机构处配合放置有两组消防机器人,两组消防机器人可上下互换设置,所述消防机器人为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
[0012]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转换升降机构能够快速的将消防机器人收集或者放出来,提高使用效率及安全性;所述转换升降机构包括主支撑架,所述主支撑架上配合设置有上侧放置部和下侧放置部,所述主支撑架上配合设置有滑动支撑组件及移动锁紧组件,所述上
侧放置部通过设置在主支撑架上的滑动支撑组件进行朝上或朝下动作;所述上侧放置部还配合设置有延展防护组件,该延展防护组件方便消防机器人进行上下同时可以对消防机器人进行限位防护。
[0013]进一步地,为了便于主支撑架支撑可靠稳定,而且确保上侧放置部在上下移动过程中保持稳定,提高安全性;所述主支撑架包括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所述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的内侧壁配合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支撑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上的伸缩气缸,伸缩气缸的尾端铰接在左侧支架和右侧支架的顶部,伸缩气缸的前端与移动锁紧组件铰接;所述上侧放置部的两侧位置配合设置有滑轮,该滑轮配合滑槽设置并进行上下移动。
[0014]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移动锁紧组件在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带消防机器人并可灵活机动的微型消防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消防车本体(1),所述微型消防车本体(1)车架后横梁两侧设有车尾快速移位装置(2);所述车尾快速移位装置(2)包括C型限位基座(201),所述C型限位基座(201)内固结有轴(207),所述轴(207)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206),所述连接板(206)上分别固结有第一液压支腿总成(202)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203)且所述第一液压支腿总成(202)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203)之间夹角为α,所述第一液压支腿总成(202)的筒身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203)的筒身之间通过筋板(205)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支腿总成(202)及第二液压支腿总成(203)均通过控制器控制,所述微型消防车本体(1) 内部配合设置有转换升降机构及其它辅助机构,所述转换升降机构用于放置消防机器人;所述微型消防车本体(1)在其车厢左右两侧还设有多个快开式卷帘门(4),所述微型消防车本体(1)在其车厢尾部还设有通过液压杆及铰链连接的快开式坡道尾门(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消防机器人并可灵活机动的微型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升降机构的出口处对应快开式坡道尾门(5)设置,所述转换升降机构处配合放置有两组消防机器人,两组消防机器人可上下互换设置,所述消防机器人为遥控型履带式救火车(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消防机器人并可灵活机动的微型消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升降机构包括主支撑架(14),所述主支撑架(14)上配合设置有上侧放置部(13)和下侧放置部(12),所述主支撑架(14)上配合设置有滑动支撑组件及移动锁紧组件,所述上侧放置部(13)通过设置在主支撑架(14)上的滑动支撑组件进行朝上或朝下动作;所述上侧放置部(13)还配合设置有延展防护组件(19),该延展防护组件(19)方便消防机器人进行上下同时可以对消防机器人进行限位防护。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灿锋纪军谈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跃迈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