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14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涉及轴瓦加工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在使用时,减薄切削前还需要人工手动提前对发动机轴瓦进行定位后才能减薄切削的问题;包括下模和上模,所述下模的顶部四个边角处安装有定位柱A;所述下模的顶部居中位置设置有定位架;所述上模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触发块;所述触发块的底端为倾斜状结构;所述上模带动触发块下降时,触发块的斜面会顶推受力块的斜面;所述上模的底部后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本实用能够在切削前自动对发动机轴瓦定位,相较于人工提前对发动机轴瓦进行定位更加的省时省力,从侧面提高了对发动机轴瓦的切削效率。高了对发动机轴瓦的切削效率。高了对发动机轴瓦的切削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


[0001]本技术属于轴瓦加工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轴瓦为了减少轴瓦两端面的摩擦,大都会选择将发动机轴瓦止推面的两端减薄3

5微米,使发动机轴瓦的止推面呈中间厚两端薄的结构,而对发动机轴瓦止推面两端减薄就需要用到减薄切削工装。
[0003]现有的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在使用的时候,减薄切削前还需要人工手动提前对发动机轴瓦进行定位后才能减薄切削,容易在定位发动机轴瓦上耗费不必要的时间,同时不同的轴瓦减薄区域的宽度需求不同,但由于现有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的刀头位置固定,刀头不便于根据减薄区域的所需宽度的位置进行适应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以解决现有的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在使用的时候,减薄切削前还需要人工手动提前对发动机轴瓦进行定位后才能减薄切削,容易在定位发动机轴瓦上耗费不必要的时间的问题
[0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1)和上模(2),所述下模(1)的顶部四个边角处安装有定位柱A(101);所述下模(1)的顶部居中位置设置有定位架(102);所述定位架(102)的左右两侧开设有滑槽(103);所述滑槽(103)的内部设置有定位板(104);所述定位板(104)的外侧底部嵌入安装有弹簧A(105)的一端;所述弹簧A(105)的另一端嵌入安装于滑槽(103)的外侧壁上;所述定位板(104)的外侧居中位置设置有受力块(106);所述受力块(106)的顶端呈倾斜状结构;所述上模(2)的底部四个边角处设置有定位柱B(201);所述上模(2)的底部左右两侧设置有触发块(202);所述触发块(202)的底端为倾斜状结构;所述上模(2)带动触发块(202)下降时,触发块(202)的斜面会顶推受力块(106)的斜面;所述上模(2)的底部后侧设置有驱动电机(3)。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2)的底部居中位置设置有安装柱(203);所述安装柱(203)为圆柱形结构;所述安装柱(203)的顶部设置有驱动轴(204);所述驱动轴(204)的后端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发动机轴瓦止推面减薄切削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204)的前后两端设置有同步轮A(205);所述安装柱(203)的圆周外壁上设置有从动轴(206);所述从动轴(2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昌跃纪涛靳忠林赵智银刘荣王星波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倍跃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