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934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度织物,其特征是:经纱和/或纬纱使用聚酰胺假捻加工纱,织物的弹性率满足1≤弹性率(%)≤10,蓬松度在0.20~0.30g/cm3,摩擦5万回没有破损,且织物接缝外观平整度在四级以上,覆盖系数为2000~4000。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了缝目以及接缝外观平整的做工方面的优越性,在有高防水性能、高耐磨性能、引裂强力在实际应用方面无问题,并且有很好的柔软感和蓬松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涂层类型高密度织物
技术介绍
作为户外运动用的面料等被广泛使用无涂层类型的高密度织物的需求近几年在 高涨。以前的高密度织物把提高防水性能作为主要目的。但是,这些高密度织物在接缝外 观平整的做工方面没被完全考虑,白垩斑的产生和产生缝制起皱之类的问题也没被完全解 决,在耐磨性方面也没有完全被考虑,舒适性方面也没有完全被考虑,市场方面要求改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特许第2004-44018号公报,提出了含有无机粒子的合成纤维 的高密度织物作为即柔软又轻便的高密度织物,但在弹性方面没有被重视,会妨碍身体的 活动。特许第2003-82559号公报中提出了采用了在熔融纺丝时添加高熔点石蜡制得的聚 酰胺假捻加工丝的弹性织物,该织物具有柔软的手感,高弹性,但不是高密度织物,也没有 高耐水压。公开号CN 1454268A的专利提出了经向或讳向具有弹性率7-17%的弹性,且 具有弹性的方向的纤维由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构成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水 压,但在耐磨性能方面达不到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且这些织物在接缝外观平整的做工、耐磨性 和舒适性方面也没有完全被考虑,白垩斑的产生和缝制时起皱等的问题也没被完全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缝目以及洗涤后接缝外观平整性好,且有很好的柔 软感和蓬松感的高密度织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下面的手段解决 本专利技术经纱和/或纬纱使用聚酰胺假捻加工纱,所采用的加工纱弹性率为1《弹 性率(%)《10、且作为织物的特性,要满足0.5《缝目(cm)《2.5、摩擦5万回没有破损、 且织物接缝外观平整度在四级以上以及覆盖系数(CF值)要满足在2000到4000,这是很重 要的。 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酰胺,又称尼龙,是指与氨化物结合的高分子,主要是指脂肪族 聚酰胺。其中尼龙66、尼龙6为适宜,也可含有其他化合物和添加物。特别被看好的是尼龙 6。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的经纱或纬纱由聚酰胺假捻加工纱构成,具有柔软的手感、即使是高密度 也能得到无闷热感的面料。 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CF值要满足在2000以上是很重要的。这是为了得到优良的 防水压(耐水压)。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说的CF值公式为{纱的纤度(分特)}1/2乂{织物密度 (本/inchM,表示为经纱和纬纱分别求得的值的和。CF值越大表示单位面积中纱线所占的 面积就越大,所说的织物的紧密性也越高。但是CF值超过4000的话手感会变硬,织物随之 也会变重,不适合作为运动面料,所以优选CF在2000-4000。 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经过合理的设计得到经、纬密的平衡而被看好。S卩、对于 经纱和讳纱的纱线覆盖面积的比率在50% 70%为宜的范围内。满足不了这个范围的话,高密度织物的防水性降低,经纬的引裂强力平衡被破坏等织物特性受损,而且纬密越高织 物生产性也会下降。 本专利技术的蓬松度在0. 20 0. 35g/cm3之间,本专利技术中的蓬松度的公式是织物的 蓬松度(g/cm3)=单位面积质量(g/m2)/织物厚度(mm)。最好在0. 20 0. 30g/cm3的范围 内,此时不发生白垩斑,蓬松度如果没有满足O. 20g/cm3的范围,织物间没有空隙,一旦有扭 曲不容易消除,容易产生白垩斑,如果超过O. 35g/cm2的范围织物会变重,就不能得到缝制 很好的织物。 —般的高密度织物因密度高所以单纤维间的相位也难统一,随之也易产生白垩 斑。探讨后结果是,对于CF值在2000以上的高密度织物,使用具有弯曲蜷縮的聚酰胺假 捻加工纱时缝目要控制在0. 5cm以上,才能保持单纤维间一定程度的自由度,这样就不易 产生白垩班。因此如果缝目(cm) <0.5,就会使纤维间的限制增大,也易产生白垩班,如 果缝目(cm) >2.5,又会产生缝制品的严重脱缝现象。所以缝目需要控制在0.5《缝目 (cm)《2. 5。 使用聚酰胺假捻加工纱的织物虽然具有柔软、蓬松的手感,但在缝制后易产生缝 制起皱对做工是否良好的重要问题。在高密度织物的面料中,缝制后有无缝制起皱是精致 做工最主要的判断基准。高密度织物的褶皱,在缝制的时候用缝针在织物上开孔,即使使用 最细的针,产生的孔也有200旦尼尔级的纱的3倍粗。用缝针开孔后,在孔内将缝线穿入, 织物中的经纱和纬纱被挤压,挤压后的纱线会产生弯曲,缝制前是保持直线的均衡的织物 构成的纱线,但是因为弯曲,就会有吊经现象,会发生缝制起皱现象。 为了利用高密度织物解除上述中的缝制起皱,保证构成织物的纱即使弯曲也不会 吊经是很重要的,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织物的经纱使用假捻加工纱,赋与织物适当的伸长回复 率。根据假捻加工纱的巻縮,利用弯曲构造弯曲部分而产生伸长回复,构成织物的纱即使拉 紧也不会产生缝目问题,在消除缝制起皱的方面发挥了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接缝外观平整度 都在四级以上。 本专利技术探讨的结果是经纱和/或纬纱使用聚酰胺假捻加工纱,发现使用该纱织造 后的织物的弹性率控制在1《弹性率(% )《10时,将不会发生缝制起皱,能得到在接缝外 观平整的做工方面呈现优异性能的织物。假设弹性(%) < l,织物内的自由度将减少,因此 也易产生褶皱。另外因为聚酰胺假捻加工纱在缝制的时候面料容易伸展,如果弹性率(%) > IO,易发现巻縮,缝制就不能完美地完成。所以优选弹性率在1《弹性率(% )《10。 本专利技术中的高密度织物经纱或纬纱使用聚酰胺假捻加工纱,在耐磨性能方面也非 常优越,在马丁代尔摩擦5万回以上没有破损。因此作为运动服的性能非常适合。 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经纱和纬纱使用聚酰胺假捻加工纱,作为羽绒服面料使用的 时候具有少有羽绒脱落现象这样的一个特征。 并且聚酰胺假捻加工纱在假捻工程时断面易变形,变形后的断面具有加固胶带贴 合的特征。例如即便是使用超音波缝纫机等无缝制类型的制品也能被牢固贴合,因此本发 明的高密度织物恰好适用。 另外,构成本专利技术织物的纱线中纤维的单纱纤度必须满足在1. 5dtex以下。如果 构成织物的纤维纱线的单纱纤度超过1. 5dtex的话,织物的紧密性变低、耐水压降低,同时 手感也变硬,不适合有防水性要求的用途。优选单纱纤度在1. 5dtex以下。 另外,构成织物的纱线纤维束的总纤度满足在40 100dtex。总纤度超过100dtex 的话,织物的紧密性变低、耐水压降低的同时,将得不到目标柔软的手感。另一方面,满足不 了 40dtex的话、高密度织物在实际应用上将不能保证织物的引裂强力,因此不适用作为高 密度织物。所以优选总纤度在40 100dtex。 构成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织物的聚酰胺假捻加工纱的断面形状虽然不受特别限定,但在满足抑制光泽感方面圆形断面比较好。不同纤维复合假捻后的复合丝也可以。 本专利技术中的高密度织物的加工工艺过程为精练、干燥、染色、树脂整理、整理定型、轧光。精炼由于经纱采用的都是化纤长丝,故精炼的条件为T = 80°C 105。C,碱剂浓 度为5g/1 10g/l,精炼剂浓度为4g/1 12g/l,精炼速度根据布的厚薄以及精炼效果而 决定,速度一般为15m/min 80m/min。 染色采用酸性染料,并利用巻染机进行染色 功能性整理为了突出织物的功能性,在树脂工程里添加发水剂、柔软剂,使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密度织物,其特征是:经纱和/或纬纱使用聚酰胺假捻加工纱,织物的弹性率满足1≤弹性率(%)≤10,蓬松度在0.20~0.30g/cm↑[3],摩擦5万回没有破损,且织物接缝外观平整度在四级以上,覆盖系数为2000~40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须山浩史原健太郎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