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联锁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83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焦炉联锁控制器,所述焦炉联锁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模块、I/O接口模块、RS485接口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和LCD显示屏模块;通过采集焦炉车辆动作信号及位置信号,综合车辆及焦炉相关系统数据,产生指导焦炉车辆及相关系统作业指令,实现五大车的联锁控制,五大车之间协调工作,相互间的通讯,地址炉号对位,推焦动作联锁,装煤动作联锁以及最终达到计算机集中联控等一系列自动化技术问题的解决,对焦化厂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有的重大的意义。量和经济效益有的重大的意义。量和经济效益有的重大的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联锁控制器


[0001]本技术涉及焦炉机车联锁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焦炉联锁控制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焦炉生产过程中的外围设备—五大车,即推焦车、拦焦车、装煤车、熄焦车、导烟车操作基本以人工操作为主,自动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焦化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为了确保焦炉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实现焦炉的炉号自动识别和四大车精准定位与联锁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0003]如中国专利CN1749357A公开了一种焦炉机械炉号识别及自动对位系统,包括三部分:a.炉号识别系统,b.自动对位系统,c.车辆联锁系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自动化操作控制水平,但是其系统过于复杂,缺少联系地面站与车载站的控制单元,无法满足五大车的联锁控制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焦炉联锁控制器,解决现有焦炉机车联锁控制系统过于复杂,缺少联系地面站与车载站的控制单元,无法满足五大车的联锁控制需求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联锁控制器,其中,所述焦炉联锁控制器包括:
[0006]处理器模块、I/O接口模块、RS485接口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和LCD显示屏模块;
[0007]所述I/O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外接焦炉除尘风机系统及干熄焦系统,用于接收焦炉除尘风机系统及干熄焦系统的作业状态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
[0008]所述RS485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外接焦炉机车格雷母线定位系统,用于接收焦炉机车格雷母线定位系统的定位数据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
[0009]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外接焦炉机车控制系统,用于接收焦炉机车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
[0010]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结合焦炉除尘风机系统及干熄焦系统的作业状态信号、焦炉机车格雷母线定位系统的定位数据以及焦炉机车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产生焦炉机车下一步作业指令;
[0011]所述LCD显示屏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显示各焦炉机车位置信息以及焦炉联锁控制器与焦炉机车控制系统的通讯状态信息。
[0012]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处理器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
[0013]主板U32A

U32F、USB接口J12、调试接口J9、键盘J15、电源BT1、电感L1、电阻R70和电容C33、C35、C36、C64;
[0014]主板U32D的引脚D22连接电源BT1的正极,电源BT1的负极接地,主板U32E的引脚E16连接电阻R70的后端和电容C33的前端,电阻R70的前端连接3V3,电容C33的后端接地,主
板U32F的引脚F9连接键盘J15的引脚1,主板U32F的引脚F10连接键盘J15的引脚2,主板U32F的引脚F11连接键盘J15的引脚3,主板U32F的引脚F12连接键盘J15的引脚4,键盘J15的引脚5接地,USB接口J12的引脚1连接电容C35的后端、电容C64的后端和+5V,电容C35的前端和电容C64的前端接地,USB接口J12的引脚2连接电感L1的端口2,USB接口J12的引脚3连接电感L1的端口3,电感L1的端口1连接主板U32D的引脚D19,电感L1的端口4连接主板U32D的引脚D18,USB接口J12的引脚4连接电容C36的后端和地,USB接口J12的引脚9、10连接电容C36的前端,调试接口J9的引脚2连接主板U32A的引脚A7,调试接口J9的引脚3连接主板U32A的引脚A8,调试接口J9的引脚4连接主板U32E的引脚E15。
[0015]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I/O接口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
[0016]收发器U21、输入端J8、输出端J7、光耦U13、U23、发光二极管D13、D21、电阻R37、R41、R53、R55和电容C25;
[0017]电阻R41的前端连接输入端J8的引脚2,电阻R41的后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和电容C25的前端,发光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光耦U13的引脚1,电容C25的后端连接输入端J8的引脚10和光耦U13的引脚2,光耦U13的引脚3接地,光耦U13的引脚4连接电阻R37的后端和主板U32D的引脚D9,电阻R37的前端连接3V3,电阻R55的前端连接+5V,电阻R55的后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1的正极,二极管D21的负极连接光耦U23的引脚1,光耦U23的引脚2连接收发器U21的引脚11,光耦U23的引脚3连接输入端J8的引脚1,光耦U23的引脚4连接电阻R53的后端和输出端J7的引脚10,电阻R53的前端连接输出端J7的引脚2。
[0018]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LCD显示屏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
[0019]LCD芯片J14、电感L2、L4、电阻R75、R76和电容C38、C39、C53、C54;
[0020]LCD芯片J14的引脚1、5、12、19、26、40接地,LCD芯片J14的引脚28、29连接电感L2的前端、电容C38的前端和电容C39的前端,电感L2的后端连接3V3,电容C38的后端和电容C39的后端接地,LCD芯片J14的引脚30、31连接LCD芯片J14的引脚32和电阻R76的后端,LCD芯片J14的引脚32连接电阻R75的后端,电阻R75的前端和电阻R76的前端连接L3V,LCD芯片J14的引脚33、34连接电感L4的前端、电容C53的后端和电容C54的后端,电感L4的后端连接+5V,电容C53的前端和电容C54的前端接地。
[002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
[0022]网络变压器J10、浪涌保护器U33、电阻R69、R71和电容C50;
[0023]网络变压器J10的引脚1连接浪涌保护器U33的引脚3和主板U32A的引脚A2,网络变压器J10的引脚2连接浪涌保护器U33的引脚1和主板U32A的引脚A1,网络变压器J10的引脚3连接浪涌保护器U33的引脚6和主板U32A的引脚A5,网络变压器J10的引脚4、5连接电容C50的前端和主板U32A的引脚A3,电容C50的后端接地,网络变压器J10的引脚6连接浪涌保护器U33的引脚4和主板U32A的引脚A4,网络变压器J10的引脚8、0接地,网络变压器J10的引脚9连接电阻R69的前端,电阻R69的后端连接主板U32B的引脚B3,网络变压器J10的引脚10、12接地,网络变压器J10的引脚11连接电阻R71的前端,电阻R71的后端连接主板U32B的引脚B2。
[002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RS485接口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
[0025]电源DC1、数字隔离器U2、RS485收发器U1、接插件J1、发光二极管D1、D2、电阻R1、R2、R3、R4、R5、R6和电容C1、C2、C3、C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联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炉联锁控制器包括:处理器模块、I/O接口模块、RS485接口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和LCD显示屏模块;所述I/O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外接焦炉除尘风机系统及干熄焦系统,用于接收焦炉除尘风机系统及干熄焦系统的作业状态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所述RS485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外接焦炉机车格雷母线定位系统,用于接收焦炉机车格雷母线定位系统的定位数据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外接焦炉机车控制系统,用于接收焦炉机车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并传输至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结合焦炉除尘风机系统及干熄焦系统的作业状态信号、焦炉机车格雷母线定位系统的定位数据以及焦炉机车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产生焦炉机车下一步作业指令;所述LCD显示屏模块,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显示各焦炉机车位置信息以及焦炉联锁控制器与焦炉机车控制系统的通讯状态信息;所述处理器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主板U32A

U32F、USB接口J12、调试接口J9、键盘J15、电源BT1、电感L1、电阻R70和电容C33、C35、C36、C64;主板U32D的引脚D22连接电源BT1的正极,电源BT1的负极接地,主板U32E的引脚E16连接电阻R70的后端和电容C33的前端,电阻R70的前端连接3V3,电容C33的后端接地,主板U32F的引脚F9连接键盘J15的引脚1,主板U32F的引脚F10连接键盘J15的引脚2,主板U32F的引脚F11连接键盘J15的引脚3,主板U32F的引脚F12连接键盘J15的引脚4,键盘J15的引脚5接地,USB接口J12的引脚1连接电容C35的后端、电容C64的后端和+5V,电容C35的前端和电容C64的前端接地,USB接口J12的引脚2连接电感L1的端口2,USB接口J12的引脚3连接电感L1的端口3,电感L1的端口1连接主板U32D的引脚D19,电感L1的端口4连接主板U32D的引脚D18,USB接口J12的引脚4连接电容C36的后端和地,USB接口J12的引脚9、10连接电容C36的前端,调试接口J9的引脚2连接主板U32A的引脚A7,调试接口J9的引脚3连接主板U32A的引脚A8,调试接口J9的引脚4连接主板U32E的引脚E15;所述I/O接口模块的具体电路包括:收发器U21、输入端J8、输出端J7、光耦U13、U23、发光二极管D13、D21、电阻R37、R41、R53、R55和电容C25;电阻R41的前端连接输入端J8的引脚2,电阻R41的后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13的正极和电容C25的前端,发光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光耦U13的引脚1,电容C25的后端连接输入端J8的引脚10和光耦U13的引脚2,光耦U13的引脚3接地,光耦U13的引脚4连接电阻R37的后端和主板U32D的引脚D9,电阻R37的前端连接3V3,电阻R55的前端连接+5V,电阻R55的后端连接发光二极管D21的正极,二极管D21的负极连接光耦U23的引脚1,光耦U23的引脚2连接收发器U21的引脚11,光耦U23的引脚3连接输入端J8的引脚1,光耦U23的引脚4连接电阻R53的后端和输出端J7的引脚10,电阻R53的前端连接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正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