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设备及温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42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晶设备及温控装置。该结晶设备包括结晶釜、内盘管、冷却进水管线、冷却出水管线、温度传感器、冷水塔、凝水罐、循环阀、冷却调节阀、循环管线、水塔进水管线、水塔出水管线、凝水进水管线和凝水出水管线。其中,循环管线分别连通至冷却进水管线和冷却出水管线;冷水塔分别连通至水塔进水管线和水塔出水管线;水塔进水管线与冷却水出水管线相连通;水塔出水管线与冷却调节阀的一个阀门接口相连通;冷却调节阀的另一个阀门接口与冷却进水管线相连通;温度传感器与冷却调节阀构成电性连接以使温度传感器向冷却调节阀发送控制信号。本申请解决相关技术中无法阶段性调整结晶设备问题进而导致结晶质量并不理想的技术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晶设备及温控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结晶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结晶设备及温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结晶釜能够在物料混合反应后,通过降温使物料结晶,故对温度的把控是影响结晶效果的重要因素。
[0003]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211513482U)记载了一种化工用可控温度的结晶釜降温装置:一种化工用可控温度的结晶釜降温装置,可实现根据结晶釜内部的结晶温度,对冷凝器的温度进行人工调节,通过循环冷却水加快结晶釜的降温。但是由于该装置的温度调节设备无法阶段性调节结晶釜温度,从而导致结晶质量并不理想。
[0004]针对上述问题,在相关技术中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晶设备及温控装置,包括:结晶釜、内盘管、冷却进水管线、冷却出水管线、温度传感器;其中,结晶釜内部设有容纳腔;内盘管至少部分设置在结晶釜的容纳腔中;内盘管的两端分别与冷却进水管线和冷却出水管线相连通以使冷却进水管线中的冷却水能进入到内盘管且使内盘管中的冷却水由冷却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晶设备,包括:结晶釜、内盘管、冷却进水管线、冷却出水管线、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结晶釜内部设有容纳腔;所述内盘管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结晶釜的容纳腔中;所述内盘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冷却进水管线和所述冷却出水管线相连通以使所述冷却进水管线中的冷却水能进入到所述内盘管且使所述内盘管中的冷却水由所述冷却出水管线排出;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结晶釜的容纳腔内以实现对所述结晶釜内部的温度检测;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设备还包括:冷水塔、凝水罐、循环阀、冷却调节阀、循环管线、水塔进水管线、水塔出水管线、凝水进水管线、凝水出水管线;其中,所述循环管线分别连通至所述冷却进水管线和所述冷却出水管线;所述冷水塔分别连通至所述水塔进水管线和所述水塔出水管线;所述水塔进水管线与所述冷却水出水管线相连通;所述水塔出水管线与所述冷却调节阀的一个阀门接口相连通;所述冷却调节阀的另一个阀门接口与所述冷却进水管线相连通;所述凝水罐分别通过所述凝水进水管线和所述凝水出水管线连通至所述循环管线;所述循环阀设置在所述循环管线上且位于所述循环管线分别与所述凝水进水管线和所述凝水出水管线的连通节点之间;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冷却调节阀构成电性连接以使所述温度传感器向所述冷却调节阀发送控制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晶设备还包括:冷却出水阀;所述冷却出水阀设置在所述冷却出水管线上且位于所述冷却出水管线分别与所述内盘管和所述冷水塔的连通节点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晶设备,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龙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科思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