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电解率的阴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131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电解率的阴极板,包括放置框体,所述放置框体两侧、以及顶部均呈开口设置、且放置框体内腔放置有呈等距分布的阴极板本体,所述放置框体顶部设置有阻挡架,所述阻挡架顶部设置有与阴极板本体数量对应的内管,所述内管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螺帽柱旋转丝杆,丝杆旋转时将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驱动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同步向中部移动,将阴极板本体夹紧,从而将阴极板本体固定,采用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将阴极板本体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将阴极板处于导电横梁之间固定,可大大降低接触面积,提高阴极板本体的电解效率。体的电解效率。体的电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电解率的阴极板


[0001]本技术涉及电解
,具体涉及一种高电解率的阴极板。

技术介绍

[0002]在电解过程中,需要使用到阴极板和阳极板。
[000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技术的阴极板导电横梁大多采用螺丝进行固定,当阴极板处于导电横梁之间时,接触面积较大,将影响阴极板的电解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电解率的阴极板,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不足。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电解率的阴极板,包括放置框体,所述放置框体两侧、以及顶部均呈开口设置、且放置框体内腔放置有呈等距分布的阴极板本体,所述放置框体顶部设置有阻挡架,所述阻挡架顶部设置有与阴极板本体数量对应的内管,所述内管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所述内管上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移动的调节机构;
[0006]其中,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同步向中部移动,通过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可将阴极板本体夹持。
[0007]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内管内的丝杆、以及螺纹连接在丝杆两侧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分别连接在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底部;转动的丝杆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驱动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同步向中部移动,或者同步向两侧移动。
[0008]优选的,所述丝杆两侧的螺纹规格相同、且螺纹方向相反。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均呈U型设置、且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开口相对,所述第一夹持件的槽内宽度与第二夹持件的槽内宽度与阴极板本体厚度相匹配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内管外部套设有外管,所述外管搁置在阻挡架上、且外管顶部连接有把手,所述外管底部与内管底部均开设有通槽,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均安插至通槽内、并且延伸至通槽底部。
[0011]优选的,所述丝杆端部连接有旋转螺帽柱。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技术通过旋转螺帽柱旋转丝杆,丝杆旋转时将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驱动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同步向中部移动,将阴极板本体夹紧,从而将阴极板本体固定,采用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将阴极板本体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将阴极板处于导电横梁之间固定,可大大降低接触面积,提高阴极板本体的电解效率;
[0014]2、本技术通过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将阴极板本体夹持后,便于将阴极板本体放置在放置框体内腔内,相比于现有技术将阴极板处于导电横梁之间的固定方式,本
方案的阴极板本体放置更加简单,其次,由于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之间的间隔可调节,通过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可对不同长度或者宽度的阴极板本体进行夹持;
[0015]3、本技术通过把手配合外管可将夹持的阴极板本体上提,通过调节机构配合第一夹持件、以及第二夹持件,可将阴极板本体从放置框体内拉出,相比于现有技术,便于随时观察阴极板本体的电解情况。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图1的局部结构分离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
[0021]1、放置框体;2、阴极板本体;3、阻挡架;4、内管;5、第一夹持件;6、第二夹持件;7、调节机构;71、丝杆;72、第一滑块;73、第二滑块;8、外管;9、把手;10、旋转螺帽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24]实施例
[0025]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高电解率的阴极板,包括放置框体1,放置框体1两侧、以及顶部均呈开口设置、且放置框体1内腔放置有呈等距分布的阴极板本体2,放置框体1顶部设置有阻挡架3,阻挡架3顶部设置有与阴极板本体2数量对应的内管4,内管4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件5、以及第二夹持件6,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均呈U型设置、且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开口相对,第一夹持件5的槽内宽度与第二夹持件6的槽内宽度与阴极板本体2厚度相匹配设置,内管4上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移动的调节机构7;其中,通过调节机构7调节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同步向中部移动,通过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可将阴极板本体2夹持;
[0026]调节机构7包括转动连接在内管4内的丝杆71、以及螺纹连接在丝杆71两侧的第一滑块72与第二滑块73,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分别连接在第一滑块72与第二滑块73底部;转动的丝杆71通过第一滑块72与第二滑块73驱动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同步向中部移动,或者同步向两侧移动;丝杆71两侧的螺纹规格相同、且螺纹方向相反;丝杆71端部
连接有旋转螺帽柱10;
[0027]具体实施方式:使用时,将阴极板本体2设置在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之间,通过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对阴极板本体2进行初步限位,限位后,通过旋转螺帽柱10旋转丝杆71,由于第一滑块72与第二滑块73分别螺纹连接在丝杆71两侧,丝杆71旋转时将通过第一滑块72与第二滑块73驱动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同步向中部移动,将阴极板本体2夹紧,从而将阴极板本体2固定,采用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将阴极板本体2固定,相比于现有技术将阴极板处于导电横梁之间固定,可大大降低接触面积,提高阴极板本体2的电解效率;
[0028]通过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将阴极板本体2夹持后,便于将阴极板本体2放置在放置框体1内腔内,相比于现有技术将阴极板处于导电横梁之间的固定方式,本方案的阴极板本体2放置更加简单,其次,由于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之间的间隔可调节,通过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可对不同长度或者宽度的阴极板本体2进行夹持。
[0029]如图1与图2所示,内管4外部套设有外管8,外管8搁置在阻挡架3上、且外管8顶部连接有把手9,外管8底部与内管4底部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电解率的阴极板,包括放置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框体(1)两侧、以及顶部均呈开口设置、且放置框体(1)内腔放置有呈等距分布的阴极板本体(2),所述放置框体(1)顶部设置有阻挡架(3),所述阻挡架(3)顶部设置有与阴极板本体(2)数量对应的内管(4),所述内管(4)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夹持件(5)、以及第二夹持件(6),所述内管(4)上安装有用于调节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移动的调节机构(7);其中,通过调节机构(7)调节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同步向中部移动,通过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可将阴极板本体(2)夹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电解率的阴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7)包括转动连接在内管(4)内的丝杆(71)、以及螺纹连接在丝杆(71)两侧的第一滑块(72)与第二滑块(73),所述第一夹持件(5)与第二夹持件(6)分别连接在第一滑块(72)与第二滑块(73)底部;转动的丝杆(71)通过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金要周建国周启来宋清忠
申请(专利权)人:靖西市鑫源锰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