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1312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护理装置,包括:基材组件和粘贴组件。基材组件包括第一底盘,粘贴组件包括第二底盘和粘结层,第二底盘背向第一底盘的一侧设置有粘结层。至少部分第二底盘可拆卸地与第一底盘连接,至少部分粘结层可拆卸地与第二底盘连接。通过基材组件与粘贴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基材组件与粘贴组件安装在一起时,第二底盘通过粘结层贴附在创口周围的皮肤上,粘贴组件拆除后,第一底盘贴附在创口周围的皮肤上,避免了粘结层带来的不适感,护理装置可以实现两种工作模式,方便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一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对术后创口的护理尤为重要,尤其是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或呼吸系统引起的,手术后的创口需要长期护理,患者需要长期佩戴护理装置。目前,市场上现有的的创口护理装置多采用粘结层粘附在创口周围的皮肤上,由于佩戴时间较长,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或者瘙痒等,给患者额外增加痛苦。
[0003]如中国专利CN213250220U,公开日2021年5月25日,一种透气腰带型造口袋,包括:造口袋、造口袋造口,还包括固定带、腰带、出液口、海绵圈、接液环,固定带数量为两个,固定带固设于造口袋的两侧,腰带两端分别贯穿固定带,出液口一体设于造口袋的下端,海绵圈粘贴设于造口袋造口外侧,接液环固设于海绵圈的外侧,造口袋造口外侧还粘贴设有医用热敏胶,医用热敏胶上设有粘胶保护贴。该专利公开的透气腰带型造口袋,使用人员可在使用时,先将粘胶保护贴撕除,通过医用热敏胶将造口袋与患者造口位置贴合;当排泄物较多时,则需要用腰带加强固定;当排泄物过多时,可将造口袋下端的出液口与外界接尿袋连接,将排泄物排出。该专利只公开了粘贴式底盘和腰带的组合使用,未避免粘结层使患者皮肤过敏或者瘙痒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护理装置,通过基材组件与粘贴组件可拆卸的连接,护理装置可以实现两种工作模式,方便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
[0005]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护理装置,包括:
[0007]基材组件,包括第一底盘;
[0008]粘贴组件,包括第二底盘和粘结层,所述第二底盘背向所述第一底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粘结层;
[0009]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粘贴组件可拆卸地与所述基材组件连接;和/或,至少部分粘结层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底盘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基材组件还包括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具有开口,所述第一底盘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收集单元的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底盘的所述第一通孔对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底盘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粘贴组件还包括具有第三通孔的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底盘朝向所述第一底盘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并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底盘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可拆卸地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
[0012]优选地,所述护理装置还包括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张紧带,所述张紧带上设置有第四通孔和固定件,所述第一底盘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四通孔周围并可拆卸地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
[0013]优选地,所述张紧带为弹性材质,所述张紧带上设置有魔术贴,或者,所述张紧带上设置有张紧带锁扣和长度调节扣。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底盘朝向所述第二底盘的一侧设置有凹陷部。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呈喇叭状,靠近所述收集单元一侧的孔径大于靠近所述第二底盘一侧的孔径。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底盘上设置有多个同心布置的指示环,所述指示环上设有直径刻度,和/或,所述第二底盘上设置有第二通孔。
[0017]优选地,所述收集单元为收集袋或空气过滤器。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底盘是柔性材料制成。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20]本技术的护理装置,通过基材组件与粘贴组件可拆卸的连接,基材组件与粘贴组件安装在一起时,第二底盘通过粘结层贴附在创口周围的皮肤上,粘贴组件拆除后,第一底盘贴附在创口周围的皮肤上,避免了粘结层带来的不适感,护理装置可以实现两种工作模式,方便在不同应用场景下使用,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护理装置的剖面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底盘的剖面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粘贴组件的剖面图。
[0024]图中:10、基材组件;11、第一底盘;111、第一通孔;112、第一凸起;113、第一卡槽;114、凹陷部;12、收集单元;20、粘贴组件;21、第二底盘;211、第二通孔;22、粘结层;23、离型层;24、固定支架;241、第三通孔;242、第二卡槽;25、热熔胶膜;30、张紧组件;31、张紧带;3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26]本技术中所描述的表达位置与方向的词,均是以附图为例进行的说明,但根据需要也可以做出改变,所做改变均包含在本技术保护范围内。
[0027]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的护理装置包括:基材组件10和粘贴组件20,基材组件10与粘贴组件20连接,还可以包括张紧组件30,张紧组件30与基材组件10连接。
[0028]基材组件10包括第一底盘11,第一底盘11优选为柔性材质制成,柔性材质可以是纺织材质或非纺织材质,当柔性材质是纺织材质时,护理装置可以设计成创口贴或可粘贴膏药以及类似物。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材质是非纺织材质,柔性材质可以是硅胶材质或塑胶材质等。柔性材质的第一底盘11,一方面方便与其他部件安装,另一方面提高患者佩戴时的舒适度。作为优选方式,第一底盘11朝向第二底盘21的一侧还可以设置有凹陷部114,凹陷部114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凹陷部114可以呈波浪形或者其他形状。凹陷部114一方
面可以加强第一底盘11的强度,防止第一底盘11变形;另一方面,当第一底盘11贴附在患者的创口处时,凹陷部114可以减少第一底盘11接触患者皮肤的面积,从而可以使患者的皮肤接触空气,避免了患者的皮肤因得不到透气而导致皮肤产生不适感,甚至患上皮肤病。凹陷部114同时还可以减少第一底盘11与人体骨骼之间的干涉,提高患者佩戴时的舒适度。
[0029]粘贴组件20包括第二底盘21和粘结层22,第二底盘21背向第一底盘11的一侧设置有粘结层22,粘结层22具有粘结力,粘结层22用于将护理装置固定于患者的创口处。粘结层22优选医用胶黏剂,减小粘结层22对患者皮肤的不良影响。粘结层22还可以包含药材层(未示出),使粘结层22不仅具有黏结作用,还可以对患者的创口处和创口周围产生治疗效果,例如是活血、舒筋、通络、止痛的功效,以改善局部的循环,进而使损伤组织得到恢复,减轻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相关的症状。粘贴组件20还可以包括离型层23,离型层23贴在粘结层22的外表面,离型层23例如是离型膜,离型层23对粘结层22起到隔离和保护作用,离型层23可以防止异物黏结到粘接层上而影响粘接层的粘结力。使用时,先将离型层23从粘接层上去除,再将护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组件,包括第一底盘;粘贴组件,包括第二底盘和粘结层,所述第二底盘背向所述第一底盘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粘结层;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粘贴组件可拆卸地与所述基材组件连接;和/或,至少部分粘结层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底盘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组件还包括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具有开口,所述第一底盘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收集单元的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底盘的所述第一通孔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盘上设置有第一凸起,所述粘贴组件还包括具有第三通孔的固定支架,所述第二底盘朝向所述第一底盘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支架连接并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底盘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可拆卸地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装置还包括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张紧带,所述张紧带上设置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春曹恒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本立道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