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CTS公司专利>正文

反馈力可调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902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反馈力可调踏板,包括具有第一转动机构的踏板臂,具有第二转动机构的基座,踏板臂的第一转动机构与基座的第二转动机构耦合并相对转动;弹性件,弹性件用于将自由状态的踏板臂相对于基座固定在第一位置,以及,踏板臂相对于基座转动能够带动弹性件发生弹性形变以对踏板臂施加反馈力;补偿力组件,其包括:位于踏板臂的第一磁性部,位于基座的第二磁性部,第一、第二磁性部相对布置以使得踏板臂相对于基座转动时,第一、第二磁性部之间由于磁相互作用而产生补偿力;以及其中第一、第二磁性部中至少一个的磁场强度可调节。反馈力可调踏板的反馈力调节范围广,减小了部件体积,带来了较高的稳固性。带来了较高的稳固性。带来了较高的稳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馈力可调踏板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馈力可调踏板。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车辆踏板,例如油门踏板,采用的是传统机械结构,包括用于对车辆踏板的压下动作提供反馈力的弹簧件。由于传统机械结构在出厂时必须定型以保证踏板的高耐用性,因此其反馈力取决于弹簧件弹性系数,是固定不可调节的。当出现改变车辆踏板踩踏反馈力的需求时,只能更换车辆踏板总成,其成本较高且不具备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反馈力可调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4]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具有第一转动机构;
[0005]基座,所述基座具有第二转动机构,所述踏板臂的第一转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基座的第二转动机构耦合并相对转动;
[0006]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踏板臂和基座之间以用于将自由状态的所述踏板臂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在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踏板臂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时产生弹性形变以对所述踏板臂施加反馈力;
[0007]补偿力组件,其包括:位于所述踏板臂的第一磁性部,位于所述基座的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一、第二磁性部相对布置以使得所述踏板臂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时,所述第一、第二磁性部之间由于磁相互作用而产生补偿力,所述补偿力和所述反馈力合并作用于所述踏板臂;以及
[0008]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磁性部中至少一个的磁场强度可调节。
[0009]优选地,所述反馈力可调踏板的所述补偿力组件的所述第一磁性部包括永磁铁,所述第二磁性部包括电磁铁。
[0010]优选地,所述反馈力可调踏板还包括电流输出单元,所述电流输出单元通过改变其输出到所述第二磁性部的电磁铁的直流电流方向以使得所述第二磁性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性部的作用力为排斥力和吸引力之一。
[0011]优选地,所述反馈力可调踏板的所述踏板臂的第一转动机构为转动槽,所述基座的第二转动机构为转轴,所述转动槽同心地耦合在所述转轴上以使得所述踏板臂能够围绕所述转轴转动;
[0012]其中,所述踏板臂的第一端连接到踏板端面,所述转动槽布置在所述踏板臂的第二端;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踏板臂的第二端的远离所述第一端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基座。
[0013]优选地,所述反馈力可调踏板的补偿力组件还包括:
[0014]柱状部,其从所述踏板臂突出并向所述基座的所述第二磁性部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磁性部布置在所述柱状部的顶端;
[0015]所述第二磁性部的端面与所述第一磁性部的端面相对地布置以使得所述磁相互作用力最大。
[0016]优选地,所述反馈力可调踏板的所述补偿力组件还包括:
[0017]中空柱状的引导管,其布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从外侧沿着所述柱状部的延伸方向平行地延伸,其中所述引导管将所述柱状部的至少一部分包围,以引导所述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在所述引导管中相对靠近或远离,其中,所述踏板臂相对于所述基座的转轴转动达到最大行程时停止于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一磁性部和所述第二磁性部相对距离最小。
[0018]优选地,所述反馈力可调踏板的所述引导管和所述基座的连接到所述第二磁性部的表面是绝缘的,以形成所述第二磁性部外侧的附加电隔离层。
[0019]优选地,所述反馈力可调踏板的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0020]优选地,所述反馈力可调踏板的所述电流输出单元输出到所述第二磁性部的所述电磁铁的电流大小可变以使得所述补偿力的大小与所述踏板臂下压的实时行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0021]优选地,所述反馈力可调踏板的所述反馈力可调踏板包括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在所述电流输出单元输出的电流超出预定范围时将其切断。
[0022]本技术提供的反馈力可调踏板能够快速配置和调节的响应于踏板压下动作的反馈力的大小,反馈力调节范围广;其还通过结构优化尽可能减小了部件体积,带来了较高的稳固性,保证了踏板部件在车辆驾驶中的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2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其中:
[0024]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反馈力可调踏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所示的反馈力可调踏板的圆形虚线框内部分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所示的反馈力可调踏板沿着箭头A1所指的方向看的平面示意图;
[0027]图4是图3所示的反馈力可调踏板沿着B

B剖面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反馈力可调踏板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反馈力可调踏板10包括踏板臂11、基座12、用于在踏板臂11和基座12之间产生反馈力的弹性件(图1未示出)和补偿力组件13。踏板臂11具有位于第一端的踏板端面111,延伸的臂状主体112。踏板臂11的第二端还具有转动槽(在图1中被基座12遮挡),转动槽连接到基座12并且相对于基座12可旋转。基座12具有壳体121和转轴122,基座12通常被固定在汽车驾驶舱内部以保持踏板臂11,踏板臂11通过转动槽围绕基座12的转轴122转动。图1示出了当不受到外部踩踏力时,踏板臂11及其第一端的踏板端面111受到弹性部件在踏板臂11和基座12之间施加的弹性力而停止在第一位置处。图1的圆形虚线框内示出了补偿力组件13。
[0030]图2是图1所示的反馈力可调踏板10的补偿力组件13的放大立体示意图。图2所示
的补偿力组件13包括连接在踏板臂11上的柱状部131,连接在基座12上并且高出于基座表面的引导管132,其中柱状部131的外直径略小于引导管132的内壁直径,由此在第一位置处或者在踏板臂11进一步相对于基座12靠近(该靠近通常由踏板端面111受到驾驶员踩踏所引起)的行程中,柱状部131始终被保持在引导管132的内壁之内以对其相对位移进行引导。在图2所示的引导管132内部,还包括柱状部131上的永磁铁和基座12表面的电磁铁,两者的配合关系将结合图4进行描述。
[0031]图3是图1所示的反馈力可调踏板10沿着箭头A1所指的方向看的平面示意图。如图3所示,踏板臂11的踏板端面111和基座12的壳体121均沿着箭头A2所指的方向上延伸,但臂状主体112并非完全沿着该方向延伸,而是与其偏离一定角度,以使得踏板端面111和基座12的壳体121在该方向上的延伸轴线相互平行但不对齐。
[0032]图4是图3所示的反馈力可调踏板10沿着B

B剖面的局部剖视图。图4详细示出了踏板臂11、基座12和补偿力组件13的内部结构。如图4所示,踏板臂11的转动槽113为圆形槽,基座12的转轴122贴合地套嵌在转动槽113内以使得所述踏板臂11围绕所述基座12转动。踏板臂11远离所述踏板端面111的第二端114连接到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馈力可调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踏板臂,所述踏板臂具有第一转动机构;基座,所述基座具有第二转动机构,所述踏板臂的第一转动机构被配置为能够与所述基座的第二转动机构耦合并相对转动;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踏板臂和基座之间以用于将自由状态的所述踏板臂相对于所述基座保持在第一位置,以及在所述踏板臂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时产生弹性形变以对所述踏板臂施加反馈力;补偿力组件,其包括:位于所述踏板臂的第一磁性部,位于所述基座的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一、第二磁性部相对布置以使得所述踏板臂相对于所述基座转动时,所述第一、第二磁性部之间由于磁相互作用而产生补偿力,所述补偿力和所述反馈力合并作用于所述踏板臂;以及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磁性部中至少一个的磁场强度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馈力可调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力组件的所述第一磁性部包括永磁铁,所述第二磁性部包括电磁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馈力可调踏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流输出单元,所述电流输出单元通过改变其输出到所述第二磁性部的电磁铁的直流电流方向以使得所述第二磁性部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性部的作用力为排斥力和吸引力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馈力可调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臂的第一转动机构为转动槽,所述基座的第二转动机构为转轴,所述转动槽同心地耦合在所述转轴上以使得所述踏板臂能够围绕所述转轴转动;其中,所述踏板臂的第一端连接到踏板端面,所述转动槽布置在所述踏板臂的第二端;所述弹性件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踏板臂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润广陈海林成巨文
申请(专利权)人:CTS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