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086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两组分离机构,壳体的两侧均开有出料口,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两组分离机构对称且可活动的设于壳体内;分离机构包括夹持组件、连接组件和驱动组件,连接组件设于壳体内,夹持组件设于连接组件的顶端,并位于壳体内,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连接组件的底端转动连接,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使用两个夹持组件分别将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尾固定住,再通过两个驱动组件分别推动对应的连接组件,从而使两个夹持组件分别朝向出料口方向转动,进而使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尾分离,该方法更接近手工分离的虾头和虾尾,能够减少虾尾被拉断的情况。拉断的情况。拉断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小龙虾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小龙虾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小龙虾的使用方法很多,其中香辣虾尾是当下较为受欢迎的吃法,在加工小龙虾尾时需要将虾头与虾尾进行分离。现有的小龙虾头尾分离方法以人工进行分离居多,但是小龙虾的外壳坚硬且具有尖刺,分离时可能会刺伤工人,且工人的工作环境较为潮湿,刺伤后伤口容易出现感染;而在现有技术的小龙虾头尾快速分离装置的夹持结构较为复杂,且通常采用水平方向拉动将小龙虾分离,这种方式容易将小龙虾尾拉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包括壳体和两组分离机构,所述壳体的两侧均开有出料口,所述壳体的顶端设有进料口,两组所述分离机构对称且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壳体内;
[0006]所述分离机构包括夹持组件、连接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两端与所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设于所述连接组件的顶端,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侧壁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轴杆和曲轴,所述轴杆水平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其两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曲轴通过轴承与所述轴杆转动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组件包括L型板、活动板和电动缸,所述L型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其底端设于所述曲轴顶端,所述L型板的底端开有多个通槽,每个所述通槽内均设有一根光轴,所述活动板竖直设于所述L型板上,且其底端设于所述通槽内,并与所述光轴滑动连接,所述电动缸内嵌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且其活塞杆朝向所述活动板设置,所述活动板远离所述L型板的侧壁上开有弧形的滑槽,所述电动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L型板的侧壁与所述活动板的侧壁上均设有凸起。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转动连接件和转动连接座,所述转动连接件与所述曲轴的底端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端
部连接,所述转动连接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所述气缸的缸筒转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个所述出料口内均设置有一块斜板,所述斜板朝外的一端较低。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使用两个夹持组件分别将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尾固定住,再通过两个驱动组件分别推动对应的连接组件,从而使两个夹持组件分别朝向出料口方向转动,进而使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尾分离,该方法更接近手工分离的虾头和虾尾,能够减少虾尾被拉断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仰视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5是本技术的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0]图中:1、壳体;2、分离机构;3、夹持组件;31、L型板;32、活动板;33、电动缸;34、通槽;35、光轴;36、滑槽;37、凸起;4、连接组件;41、轴杆;42、曲轴;5、驱动组件;51、气缸;52、转动连接件;53、转动连接座;6、出料口;7、进料口;8、斜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其中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全部指的是相同的部件。
[0023]如图1

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包括壳体1和两组分离机构2,壳体1的两侧均开有出料口6,壳体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7,两组分离机构2对称且可活动的设于壳体1内;
[0024]分离机构2包括夹持组件3、连接组件4和驱动组件5,连接组件4设于壳体1内,且其两端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夹持组件3设于连接组件4的顶端,并位于壳体1内,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与连接组件4的底端转动连接,驱动组件5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
[0025]本实施例中,从壳体1顶端开设的进料口7处将小龙虾放置在两组分离机构2上,且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尾分别位于不同的分离机构2的夹持组件3上;两个夹持组件3分别将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尾固定,并由对应的驱动组件5推动连接组件4,从而使对应的夹持组件3分别向其临近的出料口6方向移动,两个夹持组件3相互远离,从而将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尾分离。
[0026]进一步的,连接组件4包括轴杆41和曲轴42,轴杆41水平设于壳体1内,且其两端与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曲轴42通过轴承与轴杆41转动连接。
[0027]本实施例中,轴杆41的两端与壳体1的内壁连接,曲轴4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轴杆
41的中部,曲轴42的顶端设有夹持组件3,其底端设有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朝壳体1中心方向推动曲轴42的底端,使顶端的驱动组件5朝出料口6方向沿轴杆41的轴线为圆心摆动,该运动轨迹呈弧形,能够模拟手工分离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尾的情况,使小龙虾的虾头和虾尾更好的分离,防止小龙虾的虾尾被拉断。
[0028]进一步的,夹持组件3包括L型板31、活动板32和电动缸33,L型板31设于壳体1内,且其底端设于曲轴42顶端,L型板31的底端开有多个通槽34,每个通槽34内均设有一根光轴35,活动板32竖直设于L型板31上,且其底端设于通槽34内,并与光轴35滑动连接,电动缸33内嵌于壳体1的侧壁上,且其活塞杆朝向活动板32设置,活动板32远离L型板31的侧壁上开有弧形的滑槽36,电动缸33的活塞杆与滑槽36内滑动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L型板31设于曲轴42的顶端,能够跟随曲轴42摆动,活动板32的底端与L型板31底端的通槽34内的光轴35滑动连接,内嵌于壳体1上的电动缸33能够推动活动板32靠近或远离L型板31,电动缸33的活塞杆与活动板32上的弧形的滑槽36滑动连接,以便于活动板32跟随L型板31摆动。
[0030]进一步的,L型板31的侧壁与活动板32的侧壁上均设有凸起37。
[0031]本实施例中,设置凸起37能够更好的夹持小龙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两组分离机构(2),所述壳体(1)的两侧均开有出料口(6),所述壳体(1)的顶端设有进料口(7),两组所述分离机构(2)对称且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分离机构(2)包括夹持组件(3)、连接组件(4)和驱动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4)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其两端与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夹持组件(3)设于所述连接组件(4)的顶端,并位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驱动组件(5)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组件(4)的底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轴杆(41)和曲轴(42),所述轴杆(41)水平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其两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曲轴(42)通过轴承与所述轴杆(4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龙虾头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L型板(31)、活动板(32)和电动缸(33),所述L型板(31)设于所述壳体(1)内,且其底端设于所述曲轴(42)顶端,所述L型板(31)的底端开有多个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英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钟氏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