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71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本体和顶套,所述混凝土桩本体的上方外壁安装有顶套,且顶套的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顶套通过多个第一螺栓与混凝土桩本体螺纹相连,所述混凝土桩本体的下方外壁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上方安装有抗压装置。根据混凝土桩本体的长度和打入地下不同深度来选择桩节的数量,不需要进行切断等工作,从而实际使用效果更好,同时由于第一沉入端、第二沉入端和桩节为锥面,并组成的是塔式,这样土壤在锥面挤压密实后可以对其产生竖向力作用,从而显著提高桩身的抗压性能和抗拔性能,进而提高了建筑安全性和减少基桩的使用数量。数量。数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桩
,具体为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成为当前建设的主导,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工程中某些结构,桩基既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竖向压力,又要承受因为地下水带来的浮力,以及建筑的风阻导致的摇摆对于桩基的拉力,即预应力混凝土桩基不仅需要抗压力,还同时需要一定的抗拔力。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5252809U的及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主筋有多根且位于桩身内部,均匀竖向排布。本技术可提高桩身的抗压性能或抗压性能,从而提高建筑安全性或减少基桩的使用数量,上述的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其主要由第一沉入端、第二沉入端和若干的桩节组成,但是,由于第一沉入端、第二沉入端和若干的桩节之间为一体的,桩节的节数在加工时便已经确定了,这样如果需要将预应力混凝土桩打入不同深度时,如果第一沉入端、第二沉入端和若干的桩节组成的预应力混凝土桩过短,便会降低最终的的抗压抗拔性能,如果组成的预应力混凝土桩过长,还需要进行切断等工作,从而实际使用效果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专利中的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第一沉入端、第二沉入端和若干的桩节之间为一体的,不方便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长度的改变,而提出的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0006]设计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本体和顶套,所述混凝土桩本体的上方外壁安装有顶套,且顶套的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顶套通过多个第一螺栓与混凝土桩本体螺纹相连,所述混凝土桩本体的下方外壁安装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上方安装有抗压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底套,所述底套的内部与混凝土桩本体的下方外壁相固接,所述底套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沉入端,且第一沉入端的内部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沉入端的下方通过多个第二螺杆与底套螺纹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底套的上表面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挡杆。
[0009]优选的,所述抗压装置包括桩节,多个所述桩节的内部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桩节的上下方外壁分别固接有多个第二挡杆和第三挡杆。
[0010]优选的,所述桩节的上下方外壁均安装有挡圈,且挡圈的内部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的外壁间隙配合,中间多个所述挡圈的上下方圆形槽处内壁分别与第三挡杆和第二挡杆的外壁间隙配合,上方所述挡圈的下表面圆形槽处内壁与相邻的第二挡杆外壁间隙配合,
下方所述挡圈的下表面圆形槽处内壁与第一挡杆外壁间隙配合。
[0011]优选的,上方所述挡圈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沉入端,且第二沉入端的内部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沉入端的上表面与顶套的下表面相贴合。
[00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在混凝土桩本体的下方外壁设置底套,之后将第一沉入端安装到混凝土桩本体上,并通过第二螺栓将第一沉入端与底套固定,再根据混凝土桩本体的实际长度选择桩节的数量,将桩节安装到混凝土桩本体上,并且在桩节的两端均安装有挡圈,这样第一沉入端通过第一挡杆可以对最下方的挡圈起限位作用,挡圈再通过第二挡杆和第三挡杆可以对桩节起限位作用,之后再将第二沉入端和顶套依次安装到混凝土桩本体上,并通过第一螺栓将顶套与混凝土桩本体固定,从而通过顶套便可以将下方的第二沉入端、桩节和第一沉入端固定,这样根据混凝土桩本体的长度和打入地下不同深度来选择桩节的数量,不需要进行切断等工作,从而实际使用效果更好,同时由于第一沉入端、第二沉入端和桩节为锥面,并组成的是塔式,这样土壤在锥面挤压密实后可以对其产生竖向力作用,从而显著提高桩身的抗压性能和抗拔性能,进而提高了建筑安全性和减少基桩的使用数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的局部爆炸图;
[0015]图3为图1中的平面剖视图;
[0016]图4为图3中混凝土桩本体、第一沉入端和第二螺栓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3中桩节、第二挡杆和第三挡杆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混凝土桩本体,2、顶套,3、连接装置,301、底套,302、第一沉入端,303、第二螺栓,4、抗压装置,401、桩节,402、第二挡杆,403、第三挡杆,5、第一螺栓,6、第一挡杆,7、挡圈,8、第二沉入端,9、第四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参照附图1

5,本实施例中,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本体1和顶套2,混凝土桩本体1的上方外壁安装有顶套2,且顶套2的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1的外壁间隙配合,顶套2通过多个第一螺栓5与混凝土桩本体1螺纹相连,混凝土桩本体1的下方外壁安装有连接装置3,连接装置3的上方安装有抗压装置4。
[0022]参照附图1

4,连接装置3包括底套301、第一沉入端302和第二螺栓303,底套301的内部与混凝土桩本体1的下方外壁相固接,底套30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沉入端302,且第一沉入端302的内部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1的外壁间隙配合,第一沉入端302的下方通过多个第二螺杆303与底套301螺纹相连,底套30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挡杆6;
[0023]可以在混凝土桩本体1的下方外壁设置底套301,之后将第一沉入端302安装到混凝土桩本体1上,并通过第二螺栓303将第一沉入端302与底套301固定。
[0024]参照附图1

5,抗压装置4包括桩节401、第二挡杆402和第三挡杆403,多个桩节401
的内部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1的外壁间隙配合,桩节401的上下方外壁分别固接有多个第二挡杆402和第三挡杆403,桩节401的上下方外壁均安装有挡圈7,且挡圈7的内部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1的外壁间隙配合,中间多个挡圈7的上下方圆形槽处内壁分别与第三挡杆403和第二挡杆402的外壁间隙配合,上方挡圈7的下表面圆形槽处内壁与相邻的第二挡杆402外壁间隙配合,下方挡圈7的下表面圆形槽处内壁与第一挡杆6外壁间隙配合,上方挡圈7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沉入端8,且第二沉入端8的内部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1的外壁间隙配合,第二沉入端8的上表面与顶套2的下表面相贴合;
[0025]据混凝土桩本体1的实际长度选择桩节401的数量,将桩节401安装到混凝土桩本体1上,并且在桩节401的两端均安装有挡圈7,这样第一沉入端302通过第一挡杆6可以对最下方的挡圈7起限位作用,挡圈7再通过第二挡杆402和第三挡杆403可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包括混凝土桩本体(1)和顶套(2),所述混凝土桩本体(1)的上方外壁安装有顶套(2),且顶套(2)的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1)的外壁间隙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套(2)通过多个第一螺栓(5)与混凝土桩本体(1)螺纹相连,所述混凝土桩本体(1)的下方外壁安装有连接装置(3),所述连接装置(3)的上方安装有抗压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3)包括底套(301),所述底套(301)的内部与混凝土桩本体(1)的下方外壁相固接,所述底套(301)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沉入端(302),且第一沉入端(302)的内部内壁与混凝土桩本体(1)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沉入端(302)的下方通过多个第二螺杆(303)与底套(301)螺纹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预应力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套(301)的上表面两端均固接有第一挡杆(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抗拔的塔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瑞根李恒章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强阳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