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浆预应力方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448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浆预应力方桩,涉及到方桩技术领域,包括方桩本体,方桩本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环形槽,且多个环形槽呈等间距分布,方桩本体的正面底端贯穿开设有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直孔和多个环形槽的设置,在桩孔浇筑水泥之后,多个环形槽能够增加方桩本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并且直孔的设置,能够对方桩限位,有利于提高方桩本体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方桩本体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方桩本体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浆预应力方桩


[0001]本技术涉及方桩
,特别涉及一种注浆预应力方桩。

技术介绍

[0002]桩基础施工是一种常见的复合地基加固方法,按照桩基础的制作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预制方桩是预制桩的一种,也就是截面为矩形的桩体,在道路桥梁等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003]但是现有的方桩一般表面平滑,在使用时,与桩孔之间的接触面积有限,稳定性较差,容易歪斜晃动。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注浆预应力方桩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浆预应力方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注浆预应力方桩,包括方桩本体,所述方桩本体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环形槽,且多个环形槽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方桩本体的正面底端贯穿开设有直孔。
[0007]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内侧壁呈弧形设置,所述直孔呈“S”型设置。
[000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09]本技术通过直孔和多个环形槽的设置,在桩孔浇筑水泥之后,多个环形槽能够增加方桩本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并且直孔的设置,能够对方桩限位,有利于提高方桩本体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1、方桩本体;2、环形槽;3、直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注浆预应力方桩,包括方桩本体1,所述方桩本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环形槽2,且多个环形槽2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方桩本体1的正面底端贯穿开设有直孔3,所述环形槽2的内侧壁呈弧形设置,所述直孔3呈“S”型设置,通过直孔3和多个环形槽2的设置,在桩孔浇筑水泥之后,多个环形槽2能够增加方桩本体1的接触
面积,提高稳定性,并且直孔3的设置,能够对方桩限位,有利于提高方桩本体1的稳定性。
[0014]本技术工作原理:
[0015]使用时,通过直孔3和多个环形槽2的设置,在桩孔浇筑水泥之后,多个环形槽2能够增加方桩本体1的接触面积,提高稳定性,并且直孔3的设置,能够对方桩限位,有利于提高方桩本体1的稳定性。
[001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浆预应力方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方桩本体(1),所述方桩本体(1)的外侧壁开设有多个环形槽(2),且多个环形槽(2)呈等间距分布,所述方桩本体(1)的正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佳飞代艳荣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汇强桩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