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路面平整度测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71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路面平整度测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路基路面平整度测定仪,其包括回型架、颜料箱A、液泵A、颜料箱B、液泵B、活动杆、出料管A和出料管B。液泵A的进料管插入颜料箱A内,液泵A输出端的连接管A连通分流管A,分流管A上设置支管A。液泵B进料管插入颜料箱B,液泵B输出端的连接管B连通分流管B,分流管B上设置支管B。活动杆滑动设置在回型架上,活动杆上设置位移传感器,活动杆底部设置滚轮。出料管A与出料管B均设置在活动杆内,出料管A以及出料管B顶端分别插入对应支管A或支管B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出料管A内设置电磁阀A,出料管B内设置电磁阀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测出路面平整度,还可以对不平整区域进行标记。还可以对不平整区域进行标记。还可以对不平整区域进行标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基路面平整度测定仪


[0001]本技术涉及路面平整度测定
,特别是涉及一种路基路面平整度测定仪。

技术介绍

[0002]路基路面平整度的检测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直接测量法,即测量路基路面纵断面的坡面曲线,再对曲线进行数学的分析,是否达到平整度的指标。另外一种方法就是通过车辆对于路面的反应,车辆在路面通行,测量一下它的力学反应,根据力学反应经过数学的分析,看一下是否在平整度的合理范围之内。现有车辆测量方式主要依靠8轮平整度仪进行测定,需要往复多次进行测量才能获得相对较为准确的数据。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179229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路基路面平整度测定仪,当需要使用该装置时,只需要手提着竖板,即可将装置转移至指定的工作位置,快速测量,效率高,此时将竖板设置在地面上,滚轮与地面接触,横向指示线与竖直刻度对应,能够对竖直方向的位置进行读数,通过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该限位块和定位柱,此时该滚轮在地面上滚动,实现不同位置的数据测量。
[0004]但是该装置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利用该装置进行全路面平整度检测的时候,需要频繁的移动装置的既定位置,再通过驱动滚轮往复滚动,费时费力,并且能耗高,同时该装置无法对不平整点位进行标记。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路基路面平整度测定仪。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路基路面平整度测定仪,包括回型架、颜料箱A、液泵A、颜料箱B、液泵B、活动杆、出料管A和出料管B。回型架的底部对称设置支撑轮,回型架的内侧设置支撑板。颜料箱A和液泵A均设置在支撑板上,液泵A的进料管插入颜料箱A内并位于液面下方,液泵A的输出端设置连接管A,连接管A另一端连通分流管A,分流管A上设置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支管A。颜料箱B和液泵B均设置在支撑板上,液泵B的进料管插入颜料箱B内并位于液面下方,液泵B的输出端设置连接管B,连接管B的另一端连通分流管B,分流管B上设置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支管B。活动杆间隔均匀滑动设置在回型架上,两侧活动杆交错。活动杆上设置位移传感器,且活动杆的底部设置滚轮。出料管A与出料管B均设置在活动杆内,且出料管A与出料管B的出口均朝向对应侧滚轮侧下方,出料管A的顶端插入对应支管A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出料管B的顶端插入对应支管B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出料管A内设置电磁阀A,出料管B内设置电磁阀B。
[0007]优选的,回型架的一端对称设置安装板,安装板的底部设置转动架,转动架的底部转动设置前导轮。
[0008]优选的,安装板上转动设置转轴,转轴上套设连杆,连杆远离转轴的一端设置销
孔。
[0009]优选的,回型架上设置若干组导电支架,各组导电支架分别位于对应活动杆的两侧,两侧导电支架上分别转动设置导电轮A和导电轮B,两侧上行导电板和下行导电板分别与活动杆的对应侧表面滚动连接。活动杆的两侧分别设置上行导电板和下行导电板,上行导电板与对应侧电磁阀A电连接,下行导电板与对应侧电磁阀B电连接。上行导电板和下行导电板的外表面分别与活动杆的对应侧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且上行导电板和下行导电板之间设置高度差。
[0010]优选的,颜料箱A与颜料箱B内颜料颜色互不相同。
[0011]优选的,颜料箱A和颜料箱B上均设置加料管,加料管上设置管盖,管盖上设置气孔。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3]通过设置多组活动杆,在活动杆上设置位移传感器,利用位移传感器测量活动杆上下滑动的距离,多个数据相结合可以在装置移动的过程中得到相对准确的路面平整度数据,同时通过出料管A以及出料管B喷射不同的颜料,对路面凹陷部位或者凸出部位进行不同颜色的标记,方便工作人员后期对对应点位进行修正。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回型架上各部件的连接结构图;
[0016]图3为活动杆上各部件的连接结构图。
[0017]附图标记:1、回型架;2、支撑轮;3、安装板;4、前导轮;5、连杆;6、支撑板;7、颜料箱A;8、液泵A;9、连接管A;10、分流管A;11、支管A;12、颜料箱B;13、液泵B;14、连接管B;15、分流管B;16、支管B;17、活动杆;18、位移传感器;19、滚轮;20、出料管A;21、电磁阀A;22、出料管B;23、电磁阀B;24、导电轮A;25、导电轮B;26、下行导电板;27、上行导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一
[001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路基路面平整度测定仪,包括回型架1、颜料箱A7、液泵A8、颜料箱B12、液泵B13、活动杆17、出料管A20和出料管B22。
[0020]回型架1的底部对称设置支撑轮2,回型架1的内侧设置支撑板6。颜料箱A7和液泵A8均设置在支撑板6上,液泵A8的进料管插入颜料箱A7内并位于液面下方,液泵A8的输出端设置连接管A9,连接管A9另一端连通分流管A10,分流管A10上设置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支管A11。
[0021]颜料箱B12和液泵B13均设置在支撑板6上,液泵B13的进料管插入颜料箱B12内并位于液面下方,液泵B13的输出端设置连接管B14,连接管B14的另一端连通分流管B15,分流管B15上设置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支管B16。
[0022]活动杆17间隔均匀滑动设置在回型架1上,两侧活动杆17交错。活动杆17上设置位移传感器18,且活动杆17的底部设置滚轮19。出料管A20与出料管B22均设置在活动杆17内,且出料管A20与出料管B22的出口均朝向对应侧滚轮19侧下方,出料管A20的顶端插入对应
支管A1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出料管B22的顶端插入对应支管B16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出料管A20内设置电磁阀A21,出料管B22内设置电磁阀B23。
[0023]本实施例中,本装置内置控制器,将装置连接车辆,车辆沿路面行驶的时候带动装置移动,各活动杆17底部滚轮19在路面平整的情况下处于同一高度,当路面某个部位出现凹坑的时候,对应部位的活动杆17下滑,此时该活动杆17上的位移传感器18出现明显变化,控制器控制对应的出料管A20内电磁阀A21打开,凹坑标记颜料喷向凹点,当出现凸起的时候,对应部位的活动杆17上滑,此时该活动杆17上的位移传感器18出现明显变化,控制器控制对应出料管B22内电磁阀23打开,凸起标记颜料喷向凸点,从而在获得平整度数据的同时对不平整点位进行标记,方便工作人员后期对该区域进行修正。
[0024]实施例二
[0025]如图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路基路面平整度测定仪,相较于实施例一,回型架1上设置若干组导电支架,各组导电支架分别位于对应活动杆17的两侧,两侧导电支架上分别转动设置导电轮A24和导电轮B25,两侧下行导电板26和上行导电板27分别与活动杆1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基路面平整度测定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回型架(1)、颜料箱A(7)、液泵A(8)、颜料箱B(12)、液泵B(13)、活动杆(17)、出料管A(20)和出料管B(22);回型架(1)的底部对称设置支撑轮(2),回型架(1)的内侧设置支撑板(6);颜料箱A(7)和液泵A(8)均设置在支撑板(6)上,液泵A(8)的进料管插入颜料箱A(7)内并位于液面下方,液泵A(8)的输出端设置连接管A(9),连接管A(9)另一端连通分流管A(10),分流管A(10)上设置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支管A(11);颜料箱B(12)和液泵B(13)均设置在支撑板(6)上,液泵B(13)的进料管插入颜料箱B(12)内并位于液面下方,液泵B(13)的输出端设置连接管B(14),连接管B(14)的另一端连通分流管B(15),分流管B(15)上设置若干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支管B(16);活动杆(17)间隔均匀滑动设置在回型架(1)上,两侧活动杆(17)交错;活动杆(17)上设置位移传感器(18),且活动杆(17)的底部设置滚轮(19);出料管A(20)与出料管B(22)均设置在活动杆(17)内,且出料管A(20)与出料管B(22)的出口均朝向对应侧滚轮(19)侧下方,出料管A(20)的顶端插入对应支管A(11)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出料管B(22)的顶端插入对应支管B(16)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出料管A(20)内设置电磁阀A(21),出料管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平涂爱军洪晖考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