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03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包括模仁、浇口套以及顶针。模仁包括具有第一容纳腔的母模仁和具有第二容纳腔的公模仁,母模仁和公模仁闭合形成产品注塑空间;浇口套包括前模浇口套和后模浇口套,前模浇口套和后模浇口套也能够上下闭合形成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与产品注塑空间连通;顶针包括上顶针和下顶针,上顶针可滑动地安装于母模仁,下顶针可滑动地安装于公模仁;当母模仁和公模仁分开脱模时,上顶针的端部能够相对母模仁滑动,下顶针的端部能够相对公模仁滑动,将产品顶出模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的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能够实现产品的快速脱模及顶出,满足自动化注塑生产,自动去除进料嘴废料,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人工成本。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于成型模具,进一步地涉及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模具产品成型后,需要让成型的产品脱离模具,往往会在下模具上装有顶针。当上模具与下模具分开时,顶针自下而上将产品顶起与下模具分离,因自身重力产品与上模具分离,实现产品的脱模。但由于个别产品特殊的结构要求,上模具和下模具分开时,产品会粘贴在上模具,需要手动将产品从上模具上扣下,这样费时费力,又极易破坏产品,因此急需一种能够让产品快速与模具脱模的脱模结构及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解决注塑模具产品成型时,产品脱模困难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包括:
[0005]模仁、浇口套以及顶针;
[0006]所述模仁包括母模仁和公模仁,所述母模仁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公模仁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闭合时,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能够连通形成产品注塑空间;
[0007]所述浇口套包括前模浇口套和后模浇口套,所述前模浇口套安装于所述母模仁的一端,所述后模浇口套安装于所述公模仁的一端,所述前模浇口套和后模浇口套也能够上下闭合形成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与所述产品注塑空间连通;
[0008]所述顶针包括上顶针和下顶针,所述上顶针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母模仁,所述下顶针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公模仁;当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分开脱模时,所述上顶针的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母模仁滑动,并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以将所述产品注塑空间中的产品与所述母模仁分开;所述下顶针的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公模仁滑动,并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以将所述产品注塑空间中的产品与所述公模仁分开。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顶针板和回位杆;所述顶针板包括上顶针板、下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安装于所述母模仁顶部,与所述上顶针远离所述产品注塑空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下顶针板安装于所述公模仁的底部,与所述下顶针远离所述产品注塑空间的一端相连接;
[0010]所述回位杆包括上回位杆和下回位杆;所述上回位杆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母模仁,一端与所述上顶针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公模仁抵接;所述下顶针回位杆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公模仁,一端与所述下顶针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母模仁抵接;
[0011]当所述模仁闭合时,所述回位杆推动所述顶针板远离所述模仁;当所述模仁分离时,能够滑动所述顶针板进而移动所述顶针顶出产品。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模板,所述模板包括母模板和公模板;所述母模板顶部
和底部均具有凹槽,所述母模仁安装于所述母模板的底部凹槽内,所述上顶针板安装于所述母模板的顶部凹槽内;所述公模板顶部和底部也均具有凹槽,所述公模仁安装于所述公模板的顶部凹槽内,所述下顶针板安装于所述公模板的底部凹槽内。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若干导柱、导套、精定位柱以及柱套;
[0014]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母模板的底部并向外沿伸,所述导套设置在所述公模板的相应位置并向内收缩;所述模板闭合时,所述导柱能够插入所述导套固定所述模板;
[0015]所述精定位柱安装于所述公模板的顶部并向外沿伸,位于所述公模仁与所述导套中间;所述柱套安装于所述母模板底部并向内收缩,位于母模仁与所述导柱中间;所述模板闭合时,所述精定位柱能够插入所述柱套固定所述模板。
[00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固定板和复位件;
[0017]所述固定板包括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安装于所述母模板的顶部,所述下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公模板的底部;
[0018]所述复位件包括上顶针板弹簧和下顶针板弹簧;所述上顶针弹簧一端连接上固定板,另一端连接所述上顶针板;所述下顶针弹簧一端连接所述公模板,另一端连接所述下顶针板;当所述模板闭合时,所述回位杆与所述模仁抵接,将所述顶针板向远离产品一端移动并挤压所述复位件;当所述模板分开时,所述复位件反向推动所述顶针板靠近产品,并滑动所述顶针将产品顶出所述模仁。
[00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上固定板的横截面长度超过所述母模板;所述下固定板的横截面长度超过所述公模板,能够更快更省力分开所述模板。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安装于所述下顶针板靠近所述公模板的一端,当所述复位件推动所述下顶针板和所述下顶针向上活动到预设数值,所述限位柱一端与所述公模板抵接。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若干穿过所述模板和所述模仁的管道,所述管道内能够循环流入冷却液体为模具降温。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公模仁的四角向下沿伸形成限位凸起,所述母模仁的相应位置向内收缩形成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能够插入所述限位凹槽;
[0023]所述注塑空间为四个,所述注塑空间成四角排布。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超声波切料头装置,所述超声波切料头装置安装于所述注塑空间于所述注塑通道的连接处,当产品注胶完成后,超声波切料头装置发出超射波声波,自动切除注塑废料。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双顶针脱模模具用简单的结构实现产品的上下脱模及顶出,模具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作稳定,安全可靠,使用便利,满足自动化注塑生产;
[0027]2.双顶针脱模模具使用上下双顶针的设计,能够将产品的上下一起顶出,避免产品粘贴模具;
[0028]3.模具实现自动去除进料嘴废料,降低人工成本,即保证产品质量,又提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0029]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0030]图1是双顶针脱模模具的整体视图A;
[0031]图2是双顶针脱模模具的整体视图B;
[0032]图3是双顶针脱模模具的整体视图C;
[0033]图4是母模仁结构图;
[0034]图5是母模板内部结构图;
[0035]图6是公模仁结构图;
[0036]图7是双顶针脱模模具的上部结构图;
[0037]图8是双顶针脱模模具的下部结构图;
[0038]图9是公模板内部结构图。
[0039]附图标号说明:
[0040]模仁1,母模仁11,限位凸起111,公模仁12,限位凹槽121,超声波切料头装置13,浇口套2,前模浇口套21,后模浇口套22,顶针3,上顶针31,下顶针32,顶针板4,上顶针板41,下顶针板42,回位杆5,上回位杆51,下回位杆52,模板6,母模板61,公模板62,导柱63,导套64,精定位柱65,柱套66,限位柱67,固定板7,上固定板71,下固定板72,复位件8,上顶针板弹簧81,下顶针板弹簧82,冷却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仁,包括母模仁和公模仁,所述母模仁具有第一容纳腔,所述公模仁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闭合时,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能够连通形成产品注塑空间;浇口套,包括前模浇口套和后模浇口套,所述前模浇口套安装于所述母模仁的一端,所述后模浇口套安装于所述公模仁的一端,所述前模浇口套和后模浇口套也能够上下闭合形成注塑通道,所述注塑通道与所述产品注塑空间连通;顶针,包括上顶针和下顶针,所述上顶针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母模仁,所述下顶针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公模仁;当所述母模仁和所述公模仁分开脱模时,所述上顶针的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母模仁滑动,并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以将所述产品注塑空间中的产品与所述母模仁分开;所述下顶针的端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公模仁滑动,并进入所述第二容纳腔,以将所述产品注塑空间中的产品与所述公模仁分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针板和回位杆;所述顶针板包括上顶针板、下顶针板,所述上顶针板安装于所述母模仁顶部,与所述上顶针远离所述产品注塑空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下顶针板安装于所述公模仁的底部,与所述下顶针远离所述产品注塑空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回位杆包括上回位杆和下回位杆;所述上回位杆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母模仁,一端与所述上顶针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公模仁抵接;所述下顶针回位杆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公模仁,一端与所述下顶针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母模仁抵接;当所述模仁闭合时,所述回位杆推动所述顶针板远离所述模仁;当所述模仁分离时,能够滑动所述顶针板进而移动所述顶针顶出产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板,所述模板包括母模板和公模板;所述母模板顶部和底部均具有凹槽,所述母模仁安装于所述母模板的底部凹槽内,所述上顶针板安装于所述母模板的顶部凹槽内;所述公模板顶部和底部也均具有凹槽,所述公模仁安装于所述公模板的顶部凹槽内,所述下顶针板安装于所述公模板的底部凹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顶针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导柱、导套、精定位柱以及柱套;所述导柱设置在所述母模板的底部并向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照山林东峰陈明朱读滨李德奇严刘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为彪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