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悬索端部锚固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锚固系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悬索端部锚固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对渔光互补、农光共生或譬如污水厂光伏等特定参数要求的光伏发电系统,无论是采取传统多桩基支架形式,还是门式钢结构,都对共生系统或者互补能源带来诸多不便与影响。多桩基支架既增加了桩基的浪费,又压缩了渔农业空间。经济跨距以及造价制约了门式钢结构支架推广,污水厂光伏等特定辐照、跨距、高度以及原有结构等要求的光伏发电系统也不利于门式钢结构支架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目前多桩基支架形式和门式钢结构存在的支架的桩基无法生根或生根成本极大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柔性悬索端部锚固系统,能够通过扩孔式聚酯缆系泊安装实现柔性悬索端部锚固系统开发,极大的降低了地质结构要求和提升了支架跨距、高度适应性,聚酯缆的轻质性能、抗腐蚀性和耐久性为光伏≥25年的设计周期要求提供了保障,扩孔形式的锚固设计为后续运营更替链缆提供了便利。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悬索端部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系统主体包括:若干桩基(1),所述桩基(1)上固定有第一锚固链(2);若干支架竖杆(8),通过线性结构与所述桩基(1)连接,所述支架竖杆(8)上固定有第二锚固链(7);连杆(9),连接所述若干支架竖杆(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悬索端部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结构包括:第一锚固链(2)、首链(3)、衔接件(4)、聚酯链(5)、尾链(6)以及第二锚固链(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悬索端部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基(1)通过依次设置的第一锚固链(2)、首链(3)、衔接件(4)、聚酯链(5)、衔接件(4)、尾链(6)、第二锚固链(7)连接所述支架竖杆(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悬索端部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链(5)由多股成品索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悬索端部锚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锚固链(2)设有第一外延锚栓(25)、第一卡盘(23)以及第一垫片(21),所述桩基(1)上预设有锚栓孔(24),所述第一锚固链(2)一端通过第一外延锚栓(25)设置于锚栓孔(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阳,孙寰勇,姚君,施蒋娟,吴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