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钢管对中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628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钢管对中支架装置,包括土钉、注浆管和对中支架组,对中支架组围绕土钉的周向壁设置,且对中支架组设有若干组,并沿土钉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排列,位于首端的对中支架组与土钉底端之间的间距为0.5m,位于末端的对中支架组与土钉顶端之间的间距为1.5至2m;注浆管沿土钉的长度方向穿插在对中支架组内,注浆管的顶部与土钉之间采用尼龙绳虚扎连接固定,且注浆管的顶部超出土钉底端的距离为0.2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土钉的周向壁设置对中支架,且注浆管与土钉之间采用尼龙绳虚扎连接固定,注浆同时容易把注浆管拔出;钢筋土钉的粘结锚固受力性能更有保证和改善提高。固受力性能更有保证和改善提高。固受力性能更有保证和改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钢管对中支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岩土工程基坑土钉墙支护
,尤其涉及一种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钢管对中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构造大多采用一根受力钢筋,钢筋土钉在孔内居中普遍采用弧形圆钢对中支架,即沿钢筋周边焊接三个对称的直径为6mm、8mm的HPB300弧形圆钢,平均间距2.0m。由于弧形圆钢对中支架的弧形和尺寸在施工现场靠人工难以加工制作准确和统一,对中支架焊接固定成型后质量普遍很差,外形存在不对称、尺寸有偏差。造成钢筋土钉在孔内偏、歪、斜,土钉难以较好对中、居中,土钉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存在偏大或偏小,对钢筋土钉的粘结锚固性能和受力造成影响。
[0003]采用传统钢筋对中支架的钢筋土钉,注浆管常采用绑扎丝与土钉钢筋绑扎,因土钉所在的注浆孔的长度一般在5至10米,那么注浆后注浆管难以拔出,对钢筋土钉的粘结锚固性能和受力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加工方便、方便注浆管拔出及能提高对中质量的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钢管对中支架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钢管对中支架装置包括土钉、注浆管和对中支架组,所述对中支架组围绕所述土钉的周向壁设置,且所述对中支架组设有若干组,并沿所述土钉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排列,位于首端的所述对中支架组与所述土钉底端之间的间距为0.5m,位于末端的所述对中支架组与所述土钉顶端之间的间距为1.5至2m;所述注浆管沿所述土钉的长度方向穿插在所述对中支架组内,所述注浆管的顶部与所述土钉之间采用尼龙绳虚扎连接固定,且所述注浆管的顶部超出所述土钉底端的距离为0.2m。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土钉的周向壁设置对中支架,且注浆管与土钉之间采用尼龙绳虚扎连接固定,注浆同时容易把注浆管拔出;钢筋土钉的粘结锚固受力性能更有保证和改善提高。
[0007]作为优选,相邻的所述对中支架组之间的间距为1.5至2m;一般土钉的长度在5至10米,且土钉上的对中支架不宜设的过多,会影响受力,因此,这样的间距尺寸设计,不但能使土钉对中质量明显提高,而且也不会对土钉受力产生影响。
[0008]作为优选,所述对中支架组包括三个钢管,三个所述钢管沿所述土钉的周向壁均匀布置并通过焊接方式焊接成型,且相邻所述钢管之间的夹角呈120
°
;三个钢管通过这样的角度分布,使得土钉的对中质量更高,而且受力也更为均匀。
[0009]作为优选,相邻所述对中支架组内的钢管之间的管芯线沿所述土钉的长度方向呈同一直线排布;钢管之间的这样排布,使得注浆管在钢管上的穿插更为方便。
[0010]作为优选,所述注浆管沿所述土钉长度方向依次穿插在所述钢管内,且所述注浆管为PE管;采用PE管成本大大降低,而且也便于在钢管内的穿插。
[0011]作为优选,所述钢管的长度为30mm,所述钢管的内径为所述注浆管外径的2至2.5倍;所设的钢管长度不但便于钢管与土钉之间的焊接,而且不浪费材料,钢管与注浆管的管径比例,使得注浆管穿插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对中支架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

A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土钉;2、注浆管;3、对中支架组;31、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土钉1、注浆管2和对中支架组3,对中支架组3围绕土钉1的周向壁设置,且对中支架组3设有若干组,并沿土钉1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排列,相邻的对中支架组3之间的间距为1.5至2m;位于首端的对中支架组3与土钉1底端之间的间距为0.5m,位于末端的对中支架组3与土钉1顶端之间的间距为1.5至2m;注浆管2沿土钉1的长度方向穿插在对中支架组3内,注浆管2的顶部与土钉1之间采用尼龙绳虚扎连接固定,且注浆管2的顶部超出土钉1底端的距离为0.2m,边注浆同时边缓慢拔出注浆管2,注浆过程中注浆管2的管口始终应埋在浆体表面以下。
[0016]钢管对中支架构造由于采用成品、标准的脚手架钢管,对称性有绝对保证,使土钉对中质量明显提高,解决传统弧形圆钢对中支架不对称、居中定位差和成型质量差的问题;且只需对钢管进行切割和焊接,操作简单,避免了传统弧形圆钢对中支架钢筋下料、弧形加工制作的难度和人工操作量;对中支架作为临时对中构造,可充分利用废弃的旧钢管,切取较好段使用,做到节材降本增效,而传统弧形圆钢对中支架需使用HPB300圆钢存在浪费和增加成本;注浆管从钢管中穿过,注浆同时容易把注浆管拔出;土钉的粘结锚固受力性能更有保证和改善提高。
[0017]对中支架组3包括三个钢管31,三个钢管31沿土钉1的周向壁均匀布置并通过焊接方式焊接成型,且相邻钢管31之间的夹角呈120
°
,形成一组钢管对中支架;因为只起临时对中作用,不参与受力,钢管31与土钉1间的焊接采用常规焊条电弧焊进行单面焊即可,双面焊更佳,焊缝质量等级三级,焊缝连续饱满,焊缝适宜,焊接电流不宜过大,避免对土钉和钢管的咬边、电弧擦伤和形成表面夹渣。
[0018]相邻对中支架组3内的钢管31之间的管芯线沿土钉1的长度方向呈同一直线排布,可以理解为:相邻的对中支架组3,其中一组对中支架组3内的其中一个钢管与另一组对中支架组3内的其中一个钢管,该两钢管31之间的管芯线沿土钉1的长度方向呈同一直线排布。注浆管2沿土钉1长度方向依次穿插在钢管31内,且注浆管2为PE管。
[0019]钢管31的长度为30mm,钢管31的内径为注浆管2外径的2至2.5倍。采用用施工现场普遍使用的脚手架的钢管,或根据成孔直径和土钉钢筋直径的大小,选用其他型号的钢管,可充分利用废弃不用或严重变形的烂旧钢管,使用切割机对其切割选用质量较好的可利用段,再切割成小段钢管圈,长度30mm为宜,长度不宜过小,否则影响与钢筋土钉间的
焊接连接质量,长度过大则浪费材料。
[0020]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钢管对中支架装置,包括土钉(1)、注浆管(2)和对中支架组(3),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支架组(3)围绕所述土钉(1)的周向壁设置,且所述对中支架组(3)设有若干组,并沿所述土钉(1)的长度方向呈等间距排列,位于首端的所述对中支架组(3)与所述土钉(1)底端之间的间距为0.5m,位于末端的所述对中支架组(3)与所述土钉(1)顶端之间的间距为1.5至2m;所述注浆管(2)沿所述土钉(1)的长度方向穿插在所述对中支架组(3)内,所述注浆管(2)的顶部与所述土钉(1)之间采用尼龙绳虚扎连接固定,且所述注浆管(2)的顶部超出所述土钉(1)底端的距离为0.2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孔注浆型钢筋土钉钢管对中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对中支架组(3)之间的间距为1.5至2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孔注浆型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春喻汪桃韩可凡黄槺余伟成钱惠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政工程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