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569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涉及桥涵施工技术领域,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差速组件,所述差速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的表面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蜗杆,两个所述蜗杆的表面均传动连接有蜗轮,两个所述蜗轮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本实用通过设置差速组件起到了方便进行高度调节的作用,利用转柄一经过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带动传动壳内部两个锥齿轮三随着传动壳公转,两个锥齿轮三带动两个锥齿轮四经过传动轴带动蜗轮蜗杆机构驱动两个驱动轴同步转动带动两个螺杆在升降杆的螺纹槽中传动,从而带动升降杆升降,方便进行高度调节,使用灵活。使用灵活。使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


[0001]本技术属于桥涵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桥涵属于一种工程术语,就是指桥和涵洞的统称,是工程上的习惯叫法,具体应该为桥和涵洞,桥涵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支架的支撑桥涵,保证桥涵可以稳固成型。
[0003]现有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15107348U的专利,提供了一种连续梁施工支架,属于建筑施工
,包括基础底座、固定桩、支撑立柱、第一紧固件以及平板结构,固定桩呈矩形固设于基础底座上,各支撑立柱固设于固定桩上,支撑立柱的上端设有支撑垫板,支撑垫板上设有多个支撑块,平板结构设于四个支撑立柱的上方,且下端支撑于多个支撑块上;平板结构的上端用于支撑连续梁浇筑模板;本技术提供的连续梁施工支架,借助基础底座和固定桩稳固地连接于地面上,再由第一紧固件和第一紧固块体将多个支撑立柱固定为一体,最后通过平板结构将连续梁浇筑模板连接支撑,提高了连续梁浇筑模板的支撑稳定性,降低了安装隐患的发生概率。
[0004]上述的文献中,借助基础底座和固定桩稳固地连接于地面上,增强稳定性,但是,在使用的时候,对桥涵支撑时会对支架采用螺钉等结构进行固定,不方便适应不同高度的桥涵进行调节使用,使用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桥涵施工支架包括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进行差速平衡调节的差速组件;所述差速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的表面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蜗杆;两个所述蜗杆的表面均传动连接有蜗轮,两个所述蜗轮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两个所述驱动轴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方便二次移动的移动组件。
[0008]进一步地,所述差速组件包括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通过转杆转动连接于底座内部的中部,所述锥齿轮一的左侧啮合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壳,所述传动壳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锥齿轮三,两个所述锥齿轮三的两侧均啮合有锥齿轮四,两个所述锥齿轮四的轴心处均与传动轴固定连接,具有差速调节平衡,自适应不同高度支撑的作用。
[0009]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与转杆相适配的转孔,所述传动壳的右侧开设有与传动轴相适配的传动孔,所述锥齿轮二的中部开设有与传动轴相适配的穿孔,所述转
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柄一,便于操作。
[0010]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螺杆的表面与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顶块,减少升降杆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0011]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中部活动贯穿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底座的顶部,具有升降杆导向效果。
[0012]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一侧,所述固定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底部设置有移动轮,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活动贯穿有定位杆,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底端分别与升降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柄二,起到了方便二次移动的作用,利用转柄二带动丝杆在固定板上转动,丝杆带动升降板竖直向下移动,使升降板底部的移动轮接地,底座离地,即可推动装置移动位置,方便二次移动使用,反转转柄二即可对移动轮收起,具有移动轮收起功能,增强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通过设置差速组件起到了方便进行高度调节的作用,利用转柄一经过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带动传动壳内部两个锥齿轮三随着传动壳公转,两个锥齿轮三带动两个锥齿轮四经过传动轴带动蜗轮蜗杆机构驱动两个驱动轴同步转动带动两个螺杆在升降杆的螺纹槽中传动,从而带动升降杆升降,方便进行高度调节,使用灵活。
[0015]2、该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通过差速组件进行差速平衡,当其中一个升降杆顶端顶块支撑到位时,靠近该侧升降杆的锥齿轮四受限停止转动,两个锥齿轮三绕着该锥齿轮四转动并带动另一个锥齿轮四继续转动,使得另一个升降杆可以继续移动,直到另一个升降杆顶端的顶块支撑到位,具有差速调节平衡的作用,可以对不同高度进行自适应支撑,支架使用更加灵活,并且蜗杆和蜗轮的组成蜗轮蜗杆机构对驱动轴自锁,对于支架高度进行自锁,增强稳定性。
[0016]3、该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通过设置移动组件起到了方便二次移动的作用,利用转柄二带动丝杆在固定板上转动,丝杆带动升降板竖直向下移动,使升降板底部的移动轮接地,底座离地,即可推动装置移动位置,方便二次移动使用,反转转柄二即可对移动轮收起,具有移动轮收起功能,增强装置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剖面图;
[0018]图2是本技术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差速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调节组件;11、底座;12、差速组件;121、锥齿轮一;122、锥齿轮二;123、传动壳;124、锥齿轮三;125、锥齿轮四;126、转杆;127、转柄一;13、传动轴;14、蜗杆;15、蜗轮;16、驱动轴;2、螺杆;3、升降杆;31、螺纹槽;4、顶块;5、导向块;6、导向杆;7、移动组件;71、固定板;72、丝杆;73、升降板;74、移动轮;75、定位杆;76、转柄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如图1

图3所示的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包括调节组件1,所述调节组件1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的内部设置有差速组件12,所述差速组件12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轴13,两个所述传动轴13的表面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蜗杆14,两个所述蜗杆14的表面均传动连接有蜗轮15,两个所述蜗轮15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16,两个所述驱动轴16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2,两个所述螺杆2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升降杆3,所述底座11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组件7,所述差速组件12包括锥齿轮一121,所述锥齿轮一121通过转杆126转动连接于底座11内部的中部,所述锥齿轮一121的左侧啮合有锥齿轮二122,所述锥齿轮二12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壳12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桥涵施工支架包括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底座的内部设置有进行差速平衡调节的差速组件;所述差速组件的两端均设置有传动轴,两个所述传动轴的表面相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蜗杆;两个所述蜗杆的表面均传动连接有蜗轮,两个所述蜗轮的轴心处均固定连接有驱动轴,两个所述驱动轴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螺杆,两个所述螺杆的表面均螺纹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底座的两侧均设置有方便二次移动的移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组件包括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通过转杆转动连接于底座内部的中部,所述锥齿轮一的左侧啮合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壳,所述传动壳内部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连接有锥齿轮三,两个所述锥齿轮三的两侧均啮合有锥齿轮四,两个所述锥齿轮四的轴心处均与传动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二次移动的桥涵施工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巍张玉见郝文义赵书林高永健赵小大王媛媛史亚南关锋刘海涛王晓川张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