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差分式电容装置与差分式电容校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差分式电容装置与差分式电容校准方法,特别是关于一种调整校正电容及/或校正电压的差分式电容装置与差分式电容校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容感测元件因应性能要求,现阶段多采用差分式电容结构,以达到高性能设计。然而,电容感测元件的制造与组装存在非理想性,因此导致电容感测元件的电容产生非对称(mismatch)误差。这样的问题除了积极提升制造的精准度之外,最有效益的作法为电容感测元件耦接一放大或读取电路,确认电容感测元件输出端的误差数值(即偏移值)后进行校准,使得偏移值至一定规格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差分式电容装置与差分式电容校准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态样提供了一种差分式电容装置,包括:一差分式电容感测元件,具有一第一差分式电容以及一第二差分式电容,该第一差分式电容的一端及该第二差分式电容的一侧相耦接形成用以接收一输入电压的一共点端,该第一差分式电容的另一端为一第一非共点端,且该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分式电容装置,包括:一差分式电容感测元件,具有一第一差分式电容以及一第二差分式电容,该第一差分式电容的一端及该第二差分式电容的一侧相耦接形成用以接收一输入电压的一共点端,该第一差分式电容的另一端为一第一非共点端,且该第二差分式电容的另一端为一第二非共点端;一校正电容组件,具有一第一校正电容及一第二校正电容,该第一校正电容的一端耦接于该第一非共点端,该第二校正电容的一端耦接于该第二非共点端,该第一校正电容的另一端为一第一校正电压输入端,该第二校正电容的另一端为一第二校正电压输入端,该第一校正电压输入端及该第二校正电压输入端用以接收一组校正电压;以及二输出端,分别耦接于该第一非共点端及该第二非共点端,且该二输出端用以输出一第一信号及一第二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式电容装置,其中进一步包含:一电荷电压转换电路,耦接于该校正电容组件及该二输出端之间,该电荷电压转换电路用以放大及转换信号输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式电容装置,其中该校正电容组件为一第一校正电容组件,该差分式电容装置另包含一第二校正电容组件耦接于该第一校正电容组件及该二输出端之间,该第二校正电容组件具有一第三校正电容及一第四校正电容,该第三校正电容的一端耦接于该第一非共点端,该第四校正电容的一端耦接于该第二非共点端,该第三校正电容的另一端耦接于一第三校正电压输入端,该第四校正电容的另一端耦接于一第四校正电压输入端,该第三校正电压输入端及该第四校正电压输入端用以接收另一组校正电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式电容装置,其中该校正电容组件进一步包含:一第一辅助电容,该第一辅助电容的一端耦接于该第一校正电容,且该第一辅助电容的另一端耦接于该第一校正电压输入端或该第一非共点端;以及一第二辅助电容,该第二辅助电容的一端耦接于该第二校正电容,且该第二辅助电容的另一端耦接于该第二校正电压输入端或该第二非共点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式电容装置,其中该第一校正电容及该第二校正电容均各为一可编程电容阵列。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差分式电容装置,其中该校正电容组件进一步包含:一电容调控元件,耦接于该第一校正电容及该第二校正电容,用以调整该第一校正电容及该第二校正电容的电容数值。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分式电容装置,其中进一步包含:一控制器,该控制器耦接于该第一校正电压输入端、该第二校正电压输入端、该第一校正电容以及该第二校正电容,用以产生该第一校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律普,郭秦辅,刘良颍,林育圣,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