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9040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上表面构呈错开的上下双层结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为两条,且在水平面上各自均按前后方向平行设置,两条第二传送带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翻转搭板。该冷却输送线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上下层设置,下层的耐磨衬板散发的热量,反作用传递于上层的耐磨衬板,减缓降温,避免冷却过快导致散热不均的现象发生,同时,输送过程,上层的耐磨衬板在换向滚轴的作用,能够形成自转,使耐磨衬板的四周边沿位置转动改变,使热传递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均匀受热、散热冷却的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

技术介绍

[0002]高铬铸铁耐磨衬板因其耐热耐磨性能好,广泛用于各大钢铁公司的高炉设备,但由于其脆性大,无论在铸造还是在热处理过程中、极易断裂,据我们过去统计,在热处理时,尺寸约在1000毫米
×
500毫米
×
25毫米以下的中小型衬板废品率一般在10

15%,尺寸在此以上的大衬板最高时甚至达到50%左右,由于规格繁多,几何形状多样,生产难度较大,每年的平均废品率一般都在16%左右,走访过一些单位,大家都认为衬板开裂的原因很多,与其铸造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尺寸大小、几何形状、化学成分等多种因素有关,但我们认为主要是热处理加热和冷却条件。
[0003]这种衬板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体积变化特别突出,加热时其体积增大,而冷却时体积缩小,对同一块衬板来说,加热速度过快,体积增大速度上下不一,造成较大应力,导致开裂,开裂最多是在出炉后,衬板在砂箱中以空气风冷时,边缘冷却快,体积大幅度收缩,而中部不易冷却,其红热部分收缩量滞后,中部阻止外部收缩,这时中部承受边缘施加的压应力,而边缘收缩受阻承受很大的拉应力,而衬板的韧性又较低,当拉应力达到一定极限后,外部边缘以开裂形式来释放应力。这时如注意观察会发现,裂纹通常起源于衬板冷得最快的长边中段某处,因为这里的应力聚集最大,开口裂得较宽,裂口端部可达3

4毫米,当中部随时间延长逐渐降温收缩后,边缘与中部的收缩量接近一致,裂口便闭合在一起,然而,很长的裂纹已经产生,甚至断开。
[0004]所以我们认为冷却和加热过程中,在同一块衬板上的温度一致性,是保证衬板不裂的决定性因素,裂因明确后,那么,如何实现逐步的、均匀的冷却,是我们高耐磨衬板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的上表面构呈错开的上下双层结构,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均为两条,且在水平面上各自均按前后方向平行设置,两条第二传送带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翻转搭板,翻转搭板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换向滚轴,换向滚轴远离第二传送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间歇接触齿轮,位于前侧的第二传送带正面转动连接有换向齿轮,耐磨衬板压在翻转搭板上后,间歇接触齿轮与换向齿轮啮合,两个平行的第二传送带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间歇接触齿条,位于第二传送带左端上方固定安装有布料挡板。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各自设置有独立的驱动机构,驱动其循环运转。
[0009]优选地,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以及两条第二传送带之间均预留有一段距离,使下层耐磨衬板可搭放在两条第一传送带上,两个相对设置的翻转搭板向中心处延伸,使上层的耐磨衬板可搭放在翻转搭板上。
[0010]优选地,所述间歇接触齿条包括前齿条和后齿条,前齿条设置在第二传送带前方,第二传送带运转到靠近间歇接触齿条位置时,换向齿轮与前齿条啮合,此时,后侧的间歇接触齿轮同步与后齿条啮合。
[0011]优选地,所述支撑架为上下开口的框形结构,支撑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送风轮,旋转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接触滚轮,接触滚轮与第一传送带上侧段的下表面接触。
[0012]优选地,所述送风轮的数量为若干个,沿第一传送带运转方向呈直线布置在支撑架内,送风轮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放射状的导风板。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通过设置第一传送带和第二传送带,分别放置在其上面的耐磨衬板,形成上下层设置,输送过程,下层的耐磨衬板散发的热量,反作用传递于上层的耐磨衬板,减缓降温,避免冷却过快导致散热不均的现象发生,同时,输送过程,上层的耐磨衬板在换向滚轴的作用,能够形成自转,使耐磨衬板的四周边沿位置转动改变,使热传递更加均匀,从而达到均匀受热、散热冷却的效果。
[0015]2、该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通过设置翻转搭板和换向滚轴,上层耐磨衬板原本横向放置,在输送至最左端后,利用换向滚轴的转动,使之转换呈纵向放置,自动掉落到第一传送带上,利用第一传送带形成反向输送,上层耐磨衬板温度较高,下层经空冷温度降低,利用多个该输送线串联输送耐磨衬板,从始点到终点达到逐步降温冷却的效果。
[0016]3、该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通过在支撑架内设置送风轮,利用第一传送带的运动,同步带动送风轮转动,送风轮吹动空气流通,被高温耐磨衬板加热后的空气循环流动起来,有利热量的扩散,解决了集热难散,冷却速度过慢的问题,第一传送带的运输速度,直接决定送风轮转动带动空气流通的速度,适用不同产品冷却速度要求不同,提高可控、可调节性。
[0017]4、该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通过设置间歇接触齿条带动换向滚轴转动,换向滚轴的转动圈数决定了耐磨衬板的自转角度或圈数,而间歇接触齿条的长度决定了换向滚轴的转动圈数,所以,只有控制好间歇接触齿条的长度,就能够实现对耐磨衬板的换向控制,该设计结构简单,不需要其他复杂自动控制机构,同样能实现自动控制的效果,并减少高温环境输送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翻转搭板俯剖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左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撑架、2第一传送带、3第二传送带、4翻转搭板、5换向滚轴、6间歇接触齿轮、7换向齿轮、8耐磨衬板、9间歇接触齿条、10布料挡板、11前齿条、12后齿条、13旋转轴、14送风轮、15接触滚轮、16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参照图1

4,一种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第一传送带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3,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3的上表面构呈错开的上下双层结构,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3均为两条,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表面设置有第一传送带(2),第一传送带(2)的外侧设置有第二传送带(3),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3)的上表面构呈错开的上下双层结构,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3)均为两条,且在水平面上各自均按前后方向平行设置,两条第二传送带(3)的表面均转动连接有翻转搭板(4),翻转搭板(4)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换向滚轴(5),换向滚轴(5)远离第二传送带(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间歇接触齿轮(6),位于前侧的第二传送带(3)正面转动连接有换向齿轮(7),耐磨衬板(8)压在翻转搭板(4)上后,间歇接触齿轮(6)与换向齿轮(7)啮合,两个平行的第二传送带(3)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间歇接触齿条(9),位于第二传送带(3)左端上方固定安装有布料挡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和第二传送带(3)各自设置有独立的驱动机构,驱动其循环运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耐磨衬板专用的冷却输送线,其特征在于:两条所述第一传送带(2),以及两条第二传送带(3)之间均预留有一段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濮义勇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力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