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酸酐-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8898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领域,公开了一种马来酸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共轭二烯烃如异戊二烯易与马来酸酐发生Diels

Alder反应,所以给两者的共聚合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马来酸酐异戊二烯共聚物可经过自由基聚合得到,在环己酮及二氧六环等极性溶剂中进行反应,得到含有顺式烯烃结构单元的聚合物。
[0003]现有技术中,制备异戊二烯马来酸酐聚合物需用到结构较为复杂的催化剂及烷基铝等易燃性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原料,或者会采用乙酸异戊酯等酯类溶剂,因聚合物与酯类溶剂特殊的相互作用,以及酯类溶剂的特殊气味,导致材料即使含少量残留酯类溶剂也会带有气味,且需要用到特殊溶剂进行聚合及反应终止、聚合物洗涤等工艺过程,工艺过程安全性和环保性较差。
[0004]传统的分散剂为分子量较小的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加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挥发性,不利于环境的保护,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在聚合物中添加的有机小分子分散剂会迁移到聚合物表面,特定场合会影响聚合物的美观和使用。目前现有技术中未见异戊二烯

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可作为分散剂使用。
[0005]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具有分散稳定性的可以作为聚合物分散剂的共轭二烯烃

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且制备工艺合理简单且安全环保,扩大共轭二烯烃

马来酸酐共聚物微球的应用范围。r/>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存在共轭二烯烃与马来酸酐聚合中使用危险烷基金属化合物及工艺过程冗繁及产品环保性差,以及现有的小分子分散剂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在环保混合溶剂的存在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得到,聚合过程安全性高,工艺过程简单环保、能耗低。同时,制备所得的聚合物可作为分散剂在聚丙烯中的使用,不同于传统的小分子分散剂,此微球聚合物作为分散剂在聚丙烯中的分散剂不迁移不析出。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保护气氛中,将聚合单体、引发剂溶解于反应介质中,形成均相溶液并将其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共聚物乳状悬浮液经分离得到所述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
[0008]其中,所述聚合单体为马来酸酐和共轭二烯烃;以所述聚合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马来酸酐的用量为35

80wt%,所述共轭二烯烃的用量为20

65wt%;
[0009]所述反应介质为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烷烃的混合物;
[0010][0011]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到6的烷基。
[0012]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由上述方法制得。
[0013]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上述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和/或马来酸酐

异戊二烯共聚物微球作为分散剂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获得以下有益的效果:
[0015]反应过程中无需烷基金属化合物,反应安全性提高;
[0016]反应过程中不使用沸点较高的溶剂及有刺激性气味的溶剂,过程环保;
[0017]制备得到的聚合物不需经洗涤及纯化就具有高的洁净性和低气味;
[0018]制备所得的聚合物可作为分散剂在聚丙烯中的分散剂使用,不同于传统的小分子分散剂,此微球聚合物作为分散剂在聚丙烯中的分散剂不迁移不析出。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实施例1的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的扫描电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文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21]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保护气氛中,将聚合单体、引发剂溶解于反应介质中,形成均相溶液并将其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共聚物乳状悬浮液经分离得到所述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
[0022]其中,所述聚合单体为马来酸酐和共轭二烯烃;以所述聚合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马来酸酐的用量为35

80wt%,所述共轭二烯烃的用量为20

65wt%;
[0023]所述反应介质为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烷烃的混合物;
[0024][0025]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到6的烷基。
[0026]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共聚的方式,将马来酸酐单体与共轭二烯烃以特定的配比进行共聚,使得制得的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表面洁净、粒径均匀,且无气味,在聚合物中具有稳定的分散性。
[0027]进一步地,以所述聚合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马来酸酐的用量为40

70wt%,
所述共轭二烯烃的用量为30

60wt%。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共轭二烯烃为异戊二烯和/或丁二烯。
[0029]根据本专利技术,以所述均相溶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聚合单体的总质量浓度为2.5

30wt%,优选为10

18wt%,所述引发剂的质量浓度为0.05

0.5wt%,优选为0.08

0.1wt%。
[0030]本专利技术中,当所述马来酸酐的用量、共轭二烯烃的用量、聚合单体的质量浓度和引发剂浓度均满足上述范围时,制备得到的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的分散稳定性更佳。
[003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和/或偶氮化合物。
[0032]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过氧化物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特丁基、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基酯和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中的至少一种。
[0033]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偶氮化合物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和/或偶氮二异庚腈。
[0034]根据本专利技术,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保护气氛中,将聚合单体、引发剂溶解于反应介质中,形成均相溶液并将其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共聚物乳状悬浮液经分离得到所述马来酸酐

共轭二烯烃共聚物微球;其中,所述聚合单体为马来酸酐和共轭二烯烃;以所述聚合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马来酸酐的用量为35

80wt%,所述共轭二烯烃的用量为20

65wt%;所述反应介质为式(1)所示的化合物与烷烃的混合物;其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到6的烷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所述聚合单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马来酸酐的用量为40

70wt%,所述共轭二烯烃的用量为30

60wt%。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所述均相溶液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聚合单体的总质量浓度为2.5

30wt%,优选为10

18wt%,所述引发剂的质量浓度为0.05

0.5wt%,优选为0.08

0.1wt%。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引发剂选自有机过氧化物和/或偶氮化合物;优选地,所述有机过氧化物选自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特丁基、过氧化十二酰、过氧化苯甲酸特丁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基酯和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偶氮化合物选自偶氮二异丁腈和/或偶氮二异庚腈。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式(1)中,R1和R2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到4的烷基,优选为甲基或乙基。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烷烃为碳原子数为6到12的烷烃;优选地,所述烷烃选自己烷、庚烷和辛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庚烷。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中,以反应介质的总体积为基准,所述烷烃的用量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刘振杰袁浩邵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