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NG燃气车及其LNG气瓶框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LNG燃气车
,特别涉及一种LNG燃气车及其LNG气瓶框架。
技术介绍
[0002]“轻量化”一直是汽车行业关注的话题,改用轻量化车型的目的是在车货总重不超限的情况下实现装载货物的最大化,提高运输效率。其中,天然气车使用的LNG供气系统中的框架的轻量化设计受到LNG气瓶厂家的关注。
[0003]燃气车采用的碳钢冲压框架降重已遇“瓶颈”,因此,密度只有碳钢1/3的铝合金材料受到众多青睐。然而,铝合金材料的牌号众多,每个牌号又有多种状态,在硬度、强度、耐腐蚀性、加工性、焊接性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选择符合性能要求、使用环境、加工过程等条件的铝合金材料是轻量化的前提。
[0004]目前,市场上铝合金框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铝合金焊接框架,比如6082
‑
T6铝合金焊接框架,由于铝合金因焊接工艺带来的应力集中、变形量大、外观效果差、制造成本高、易开裂等问题,使铝合金焊接框架运用存在诸多诟病。第二类是铝合金冲压框架,比如5083 />‑
H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NG气瓶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鞍座总成,平行间隔设置;两连接件,平行间隔设置,且各所述连接件连接于两所述鞍座总成之间;各所述连接件均包括沿竖向平行间隔设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两加强件,与两所述鞍座总成一一对应,各所述加强件位于对应的所述鞍座总成的内侧;所述鞍座总成和所述连接件均采用O态的6082铝合金进行冲压成型并热处理得到,且热处理后的所述鞍座总成和所述连接件均为呈T6态的6082铝合金,所述加强件的材质为碳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气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总成包括:主鞍座,其底部水平延伸并用于与车架贴合,顶部呈与气瓶的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副鞍座,设置于所述主鞍座的外侧,其顶部呈与气瓶的形状相适配的弧形,底部与所述主鞍座的底部之间具有高度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气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包括贴合于对应的所述鞍座总成内侧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所述鞍座总成通过螺栓实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NG气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加强板内侧的补强板;所述补强板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连接件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NG气瓶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包括横梁主体、位于所述横梁主体底部的折边以及位于所述折边两端的翻边,所述翻边与所述折边连接,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岗,龚伟,吕井超,王鑫东,杨帆,秦海兵,曹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安瑞科投资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