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822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在侧门中抑制重量增加并且抑制侧面碰撞时的向车室内的侵入的侧门。侧门(2)具备:外板(10);以及内板(20),其配置于外板(10)的车宽方向内侧,内板(20)具有:板状的内板主体构件(21);以及板状的下部构件(25),其以与内板主体构件(21)的车高方向的下侧相接的方式配置,且比内板主体构件(21)的板厚厚、或者具有与内板主体构件相比相对高的抗拉强度。强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侧门。

技术介绍

[0002]对车辆的侧门要求在车辆侧面碰撞时吸收碰撞载荷。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在侧门的与车身骨架构件相接的部位、即外周部配置有加强构件的侧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21

017200号公报
[0006]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侧门构造中,即使对侧门负载了碰撞载荷,也通过加强构件抑制侧门的外周部的压曲变形,碰撞载荷能够向车身骨架构件分散而传递。换言之,在加强构件的作用下,能够增大负载于侧门的碰撞载荷中的向车身骨架构件传递的载荷。因此,侧门的碰撞载荷的吸收量能够增加。
[0007]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侧门中,关于提高侧门自身相对于碰撞载荷的强度并抑制变形,没有特殊的启示。因此,在侧面碰撞时侧门有可能侵入车室内。另外,由于对内板追加了加强构件,因此侧门的重量有可能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门,其中,所述侧门具备:外板;以及内板,其配置于所述外板的车宽方向内侧,所述内板具有:板状的内板主体构件;以及板状的下部构件,其以与所述内板主体构件的车高方向的下侧相接的方式配置,且比所述内板主体构件的板厚厚、或者具有与所述内板主体构件相比相对高的抗拉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门,其中,所述下部构件与所述内板主体构件分体,且所述下部构件相对于所述内板主体构件在所述车宽方向上重叠地配置,所述内板具有将所述内板主体构件与所述下部构件接合的接合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门,其中,在所述下部构件,以从所述车宽方向观察时呈环状的方式设置有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门,其中,所述内板具备在所述外板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冈典恭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