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适用海况下的车辆过驳跳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8587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适用海况下的车辆过驳跳板,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包括大跳板和小跳板,所述小跳板固定安装于大船上,所述大跳板与所述小跳板之间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大跳板远离所述小跳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础板,所述础板固定安装于小船上,所述小跳板与所述础板之间同样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大跳板与小船之间设置有方便车辆通过的搭接机构以及用于所述大跳板升降的拉升机构,所述搭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大跳板端部的第二边跳板以及固定焊接于小船上的支板;它可以通过将过驳跳板在大船、小船的连接均采用铰接方式,避免跳板自由端的跳动影响通载,降低了车辆在过驳跳板通过的安全风险,能满足车辆的通过性。能满足车辆的通过性。能满足车辆的通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适用海况下的车辆过驳跳板


[0001]本技术涉及船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适用海况下的车辆过驳跳板。

技术介绍

[0002]在船舶行驶过程中,当两艘吨位相差较大的船只相互靠泊时,通常是将其过驳跳板的铰接端固定在大船上,自由端则搭载在小船上,这主要是避免海浪作用下,两船干舷变化影响跳板自由端跳动进而影响跳板通行。
[0003]但在实际作业过程中,有时需将跳板安装在小船上,并利用小船自身的靠泊能力,顶靠大船并将跳板自由端需搭载在大船上,这样设置在海浪作用下,跳板自由端容易发生跳动,从而影响过驳跳板的通过性,增大了车辆在过驳跳板通过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适用海况下的车辆过驳跳板,它可以通过将过驳跳板在大船、小船的连接均采用铰接方式,避免跳板自由端的跳动影响通载,降低了车辆在过驳跳板通过的安全风险,能满足车辆的通过性。
[0006]2.技术方案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在适用海况下的车辆过驳跳板,包括大跳板和小跳板,所述小跳板固定安装于大船上,所述大跳板与所述小跳板之间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大跳板远离所述小跳板一端转动连接有础板,所述础板固定安装于小船上,所述小跳板与所述础板之间同样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大跳板与小船之间设置有方便车辆通过的搭接机构以及用于所述大跳板升降的拉升机构。
>[0009]进一步的,所述搭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大跳板端部的第二边跳板以及固定焊接于小船上的支板,所述第二边跳板远离所述大跳板一端搭接于所述支板顶端,所述支板顶端开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边跳板进行限位的搭接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支板远离所述第二边跳板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边跳板,所述第一边跳板远离所述支板一端搭接于小船顶面。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跳板与所述支板以及所述大跳板和所述第二边跳板之间同样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拉升机构在所述大跳板两侧对称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拉升机构包括升降支柱、滑轮、钢索以及收卷辊,所述升降支柱固定安装于小船顶面两侧,所述升降支柱顶端转动安装有滑轮,所述收卷辊与所述升降支柱匹配设置,所述钢索其中一端栓接于所述大跳板侧边,另一端栓接于所述收卷辊上,所述钢索中部搭接于所述滑轮上。
[0014]3.有益效果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6](1)本方案将大跳板和小跳板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将其进行连接,可在受海浪作用下,通过铰接旋转实现大跳板的角度变化,进而避免大跳板自由端的跳动影响通载,进而实现车辆在跳板上的通过性。
[0017](2)本方案设置有搭接机构,通过对第一边跳板和第二边跳板的人工调整,可实现与大跳板的角度一致性,降低了车辆在过驳跳板通过的安全风险,能满足车辆的通过性。
[0018](3)本方案设置有拉伸机构,可在船只停泊过程中,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收卷辊收卷或者放松钢索来调节大跳板相对于础板的旋转角度,便于将大跳板与小跳板进行搭接,使得大跳板搭接调节方便,同时搭接更加迅速。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图1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号说明:
[0023]1、大跳板;2、小跳板;3、础板;4、支板;5、第一边跳板;6、第二边跳板;7、升降支柱;8、滑轮;9、钢索;10、收卷辊;11、大船;12、小船。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

3,一种在适用海况下的车辆过驳跳板,包括大跳板1和小跳板2,小跳板2固定安装于大船11上,大跳板1与小跳板2之间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利用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可在受海浪作用时,小船12相对大船11位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化可通过铰接旋转实现大跳板1的角度变化,进而避免大跳板1自由端的跳动影响通载,大跳板1远离小跳板2一端转动连接有础板3,础板3固定安装于小船12上,小跳板2与础板3之间同样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大跳板1与小船12之间设置有方便车辆通过的搭接机构以及用于大跳板1升降的拉升机构。
[0026]参阅图1和图3,搭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大跳板1端部的第二边跳板6以及固定焊接于小船12上的支板4,第二边跳板6远离大跳板1一端搭接于支板4顶端,支板4顶端开设有用于对第二边跳板6进行限位的搭接槽;
[0027]其中,支板4远离第二边跳板6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边跳板5,第一边跳板5远离支板4一端搭接于小船12顶面;同时第一边跳板5与支板4以及大跳板1和第二边跳板6之间同样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
[0028]这样设置,可在使用时通过人工调节第一边跳板5和第二边跳板6,使其与大跳板1的角度一致性,进而实现车辆在跳板上的通过性,同时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降低了海
浪对其的影响,通过性更好。
[0029]参阅图1和图2,拉升机构在大跳板1两侧对称设置;拉升机构包括升降支柱7、滑轮8、钢索9以及收卷辊10,升降支柱7固定安装于小船12顶面两侧,升降支柱7顶端转动安装有滑轮8,收卷辊10与升降支柱7匹配设置,钢索9其中一端栓接于大跳板1侧边,另一端栓接于收卷辊10上,钢索9中部搭接于滑轮8上,小船12上还安装有用于收卷辊10驱动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可以是伺服电机等装置,在启动后,可驱动收卷辊10收卷或者放松钢索9,从而实现对大跳板1的调节,使其与小跳板2搭接更加方便。
[0030]在使用时:首先,在大船11和小船12靠近的过程中可通过收卷辊10收卷或者放松钢索9来调节大跳板1相对于础板3的旋转角度,便于将大跳板1与小跳板2进行搭接,搭接之后,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将其进行连接,紧接着调节第二边跳板6相对于础板3的转动角度,将其搭接于支板4的顶端,连同第一边跳板5形成一个倾斜平台;
[0031]其次,车辆通过时,通过将大跳板1和小跳板2采用铰接方式进行连接,当船只停泊后,受海浪作用下,小船12相对大船11位垂直方向的位移变化可通过铰接旋转实现大跳板1的角度变化,进而避免大跳板1自由端的跳动影响通载,同时通过对第一边跳板5和第二边跳板6的人工调整,可实现与大跳板1的角度一致性,进而实现车辆在跳板上的通过性。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适用海况下的车辆过驳跳板,包括大跳板(1)和小跳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跳板(2)固定安装于大船(11)上,所述大跳板(1)与所述小跳板(2)之间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大跳板(1)远离所述小跳板(2)一端转动连接有础板(3),所述础板(3)固定安装于小船(12)上,所述小跳板(2)与所述础板(3)之间同样通过单双耳铰接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大跳板(1)与小船(12)之间设置有方便车辆通过的搭接机构以及用于所述大跳板(1)升降的拉升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适用海况下的车辆过驳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大跳板(1)端部的第二边跳板(6)以及固定焊接于小船(12)上的支板(4),所述第二边跳板(6)远离所述大跳板(1)一端搭接于所述支板(4)顶端,所述支板(4)顶端开设有用于对所述第二边跳板(6)进行限位的搭接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适用海况下的车辆过驳跳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旭何宾峰史生凤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