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28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的检测主体以及用于向所述检测主体供热的供热部件;所述检测主体包括用于承载流动介质的介质承载腔以及用于密封所述介质承载腔的盖体;所述介质承载腔内靠近所述供热部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试样的试样安装槽;所述盖体远离所述供热部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检测元件的插入部,以及用于导入或导出流动介质的介质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检测在不同介质中隔热材料的热导率,测试环境更接近真实使用环境,从而检测到隔热材料在真实使用环境中的热导率;热电偶插入试样内不同深度以检测不同位置的温度,从而得到更精确的热导率;冷却部件确保了所述检测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并延长了使用寿命。性并延长了使用寿命。性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隔热材料检测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隔热材料是指能阻滞热流传递的材料,又称热绝缘材料。传统绝热材料有玻璃纤维、石棉、岩棉、硅酸盐等;新型绝热材料有气凝胶毡、真空板等。隔热材料分为多孔材料、热反射材料和真空材料这三类,常常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
[0003]热导率是检测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的重要指标。热导率又称导热系数,是物质导热能力的量度。热导率用来度量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热导率愈高,热量在该材料内的损耗就越少。隔热材料的类型、物质构成、隔热机理、作用环境等因素都会使得热导系数不同。由于航天航空工业对所用隔热材料的重量和体积要求较为苛刻,并且各种飞行器对隔热材料的需要不尽相同,隔热材料的作用环境往往也就不同,因此,检测隔热材料在不同介质环境中的热导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4]传统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操作中,往往是直接在空气中进行,没有设置不同种类介质以及不同量级介质的检测环境,这容易使得检测到的热导率与真实使用环境中的热导率有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可以检测在不同液体介质环境中隔热材料热导率的装置,可以模拟隔热材料的真实使用环境,从而检测出隔热材料真实使用环境中的热导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没有检测液体介质环境下隔热材料热导率的专用装置。本技术针对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操作,提出了一种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装置,以达到检测隔热材料在液体介质环境的热导率,模拟隔热材料的真实使用环境,从而检测出隔热材料在真实使用环境中的热导率的目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的检测主体以及用于向所述检测主体供热的供热部件;所述检测主体包括用于承载流动介质的介质承载腔以及用于密封所述介质承载腔的盖体;所述介质承载腔内靠近所述供热部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试样的试样安装槽;所述盖体远离所述供热部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检测元件的插入部,以及用于导入或导出流动介质的介质通道。
[000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试样安装在所述试样安装槽中,其中靠近所述供热部件的一面称为表面,靠近所述介质承载腔的一面称为背面。所述试样安装槽设置在靠近供热部件的一侧,确保试样的受热面为指定的一面,即试样的表面,排除液体介质对温度的影响,从而使得检测更准确。介质通过所述介质通道导入到所述介质承载腔,并将所述介质承载腔充满,然后又从所述介质通道导出,形成流动的状态,从而模拟隔热材料的工作环境。所述
介质承载腔不仅可以承载不同种类的液体介质,还可以设置同一介质以不同流速在所述介质承载腔中流动,这种结构设置增加了检测的多样性,使得检测环境更接近隔热材料的真实使用环境,从而检测出隔热材料真实使用环境中的热导率。
[0009]当进行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操作时,首先将待检测试样安装在所述试样安装槽,接着通过所述介质通道将介质导入到所述介质承载腔,然后操作所述供热部件使得所述试样的表面温度升高,最后通过所述检测元件检测试样的背面温度,从而完成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更换介质种类并进行上述相同操作,从而完成在不同介质中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
[0010]作为优选方案,还包括与所述检测主体可拆卸连接用于降低所述检测主体温度的冷却部件。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所述供热部件的持续作用,所述检测装置会处于受热状态,从而容易产生受损现象。为了保护所述检测装置不受温度的影响而损坏,本技术设置了通过循环输入冷却液来降低温度的冷却部件。所述冷却部件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确保了所述检测装置的工作稳定性,并且延长了使用寿命。
[00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试样安装槽两端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试样安装槽的密封件。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试样安装在所述试样安装槽内后,会有一定的缝隙产生,因此需要设置所述密封件用来密封所述试样安装槽,以防止流动介质流动到试样的表面,即靠近所述供热部件的一面,从而使得介质不经设置好的通道流动而自由向外界渗透。如果不设置所述密封件会使得检测条件发生不可控变化,从而使得检测到的热导率不准确。所述密封件的设置确保了检测的介质环境的确定性,从而确保了检测的准确性。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密封件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试样安装槽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采用直径范围在1mm

5mm的O型圈。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O型圈是一种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密封圈,因其截面为O型,故称其为O型橡胶密封圈。因为价格便宜,制造简单,功能可靠,并且安装要求简单,O形圈是最常见的密封用机械件。所述密封圈采用所述O型圈在保证硬度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根据缝隙发生弹性形变以密封,这种结构密封可靠。此外,这种密封结构简单小巧,拆卸方便,并且造价便宜,节省了所述检测装置的成本。
[00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插入部设置有可容纳检测元件的通孔;所述检测元件设置为用于插入到试样中不同深度以检测不同位置温度的热电偶。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它可以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然后通过电气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当进行检测操作时,所述热电偶可以通过所述通孔插入到试样中不同深度,从而检测到不同深度的温度,测试隔热材料不同位置的热导率,以提高测量精度。
[001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介质通道包括用于导入流动介质的介质导入通道,以及用于导出流动介质的介质导出通道。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介质导入通道的设置相对于所述介质导出通道来说,所述介质导入通道的通道长度以及通道直径都更大,这种结构的设置可以控制介质的流速,模拟更真实的使用环境,从而检测出真实使用环境中的热导率。
[00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却部件包括用于承载冷却液的冷却箱,还包括与所述冷却
箱固定连接用于输入或输出冷却液的冷却液通道。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采用水作为冷却液,由于所述检测主体与所述冷却部件存在温度差,两者会产生热传导,从而使得所述检测主体的温度降低,因此所述检测装置不会因为过高的温度而发生损坏。
[00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却液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箱靠近地面一侧的进液通道,以及设置在所述冷却箱远离地面一侧的出液通道。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进液通道设置的高度相较于所述出液通道的高度更低,形成冷却液下进上出的状态。这种结构设置是为了使得所述冷却箱整体充满水,从而更好吸收热量。如果所述冷却液通道设置为上进下出,由于冷却液在所述冷却箱内直接自由下落,然后从所述出液通道流出,使得所述冷却箱没有足够的冷却液,从而不能完成冷却作用。这种结构设置简单,可以保证所述检测装置的温度降低而不受到损坏。
[0024]作为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检测的检测主体(100)以及用于向所述检测主体(100)供热的供热部件(200);所述检测主体(100)包括用于承载流动介质的介质承载腔(300)以及用于密封所述介质承载腔(300)的盖体(400);所述介质承载腔(300)内靠近所述供热部件(2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安装试样的试样安装槽(310);所述盖体(400)远离所述供热部件(20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插入检测元件(410)的插入部(420),以及用于导入或导出流动介质的介质通道(4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检测主体(100)可拆卸连接用于降低所述检测主体(100)温度的冷却部件(5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安装槽(310)两端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试样安装槽(310)的密封件(3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热材料热导率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20)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试样安装槽(310)的密封圈(321),所述密封圈(321)采用直径范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燕姚文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航天风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