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814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苯酐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水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可翻转的脱水器,脱水器包括一进料仓,进料仓下通过数个直管分别可拆卸连通数个内部中空的梭状承料管,直管上设有电磁阀,梭状承料管长度方向与进料仓下底面呈梭状承料管中段和下部均为可拆卸的结构,梭状承料管的长度方向与进料仓下表面呈钝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使三苯甲酸甘油酯溶液固液分离。使三苯甲酸甘油酯溶液固液分离。使三苯甲酸甘油酯溶液固液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水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增塑剂加工
,具体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氯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具有良好的耐冲性、阻燃性、耐腐蚀性、耐磨性和绝缘性及加工成本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我们生产加工中,增塑剂是生产聚氯乙烯塑料不可或缺的化学助剂,可以有效促进树脂分子进行粘合,目前应用较多的固体增塑剂为三苯甲酸甘油酯,甘油三苯甲酸酯是由甘油和苯甲酸在催化剂下通过酯化反应合成,在三苯甲酸甘油酯增塑剂的精制过程中需要将多余的水分脱离,传统使用的脱水方式是蒸馏的方式,将水分蒸发掉,但是蒸发后的水汽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会污染空气,而且收集和重新利用较为繁琐,而且蒸馏过程中使用的温度过高,还会影响产品质量,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使三苯甲酸甘油酯溶液固液分离的增塑剂生产用脱水装置。
[0004]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水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可翻转的脱水器,脱水器包括一进料仓,进料仓下通过数个直管分别可拆卸连通数个内部中空的梭状承料管,直管上设有电磁阀,梭状承料管长度方向与进料仓下底面呈梭状承料管中段和下部均为可拆卸的结构,梭状承料管的长度方向与进料仓下表面呈钝角。
[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梭状承料管中段凸出位置处设有第一接缝,第一接缝与梭状承料管下端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接缝,第一接缝处的梭状承料管上下部分之间通过内部设置螺纹连接,第二接缝处的梭状承料管上下部分之间通过内部设置螺纹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接缝与第二接缝之间还设有第一观察窗口,电磁阀与第一接缝之间设有第二观察窗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架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两个竖杆,两个竖杆上端通过横板连接,横板的一端通过第一电机与竖杆上端转动连接,横板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竖杆上端转动连接,横板中段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端朝下连接进料仓。
[0008]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仓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进料仓上设有进出料口。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数个内部中空的梭状承料管沿进料仓下表面圆形边沿均匀等间距排布。
[0010]进一步的,所述的钝角为135
°

[0011]本技术设置梭状承料管中间直径大,可以保证三苯甲酸甘油酯溶液的大容量,并且通过转动将固液分离,然后使用时,还可以通过翻转脱水器排出分离后的液体,然后通过拆卸承料管取出产品,分离的速度快,增加工作效率,而且还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进料仓和承料管的位置关系图;
[0014]图3为承料管和直管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水装置,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有可翻转的脱水器2,脱水器2包括一进料仓21,进料仓21下通过数个直管22分别可拆卸连通数个内部中空的梭状承料管23,直管22上设有电磁阀3,梭状承料管23长度方向与进料仓21下底面呈梭状承料管23中段和下部均为可拆卸的结构,梭状承料管23的长度方向与进料仓21下表面呈钝角。所述的梭状承料管23中段凸出位置处设有第一接缝231,第一接缝231与梭状承料管23下端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接缝232,第一接缝231处的梭状承料管23上下部分之间通过内部设置螺纹连接,形成可拆卸结构,第二接缝232处的梭状承料管上下部分之间通过内部设置螺纹连接,形成可拆卸结构。所述的第一接缝231与第二接缝232之间还设有第一观察窗口24,电磁阀3与第一接缝231之间设有第二观察窗口25。所述的支架1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设有两个竖杆12,两个竖杆12上端通过横板13连接,横板13的一端通过第一电机14与竖杆12上端转动连接,第一电机14底座设置在竖杆12上端,第一电机12输出端连接横板13一端,横板13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6与竖杆12上端转动连接,横板13中段设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底座固定在横板13板面上,第二电机15输出端朝下连接进料仓21上表面。所述的进料仓21呈内部中空的圆柱状,进料仓21上设有进出料口25。所述的数个内部中空的梭状承料管23沿进料仓21下表面圆形边沿均匀等间距排布。所述的钝角为135
°

[0018]使用时,打开进出料口25和电磁阀3,当含水的产品溶液进入承料管中,关闭电磁阀3,打开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开始转动,快速转动后,产品由于离心力稳定沉入承料管下端,固液分离,然后打开第一电机14,进出料口25朝下,液体排出,通过第一观察窗口24和第二观察窗口25观察固体的含量,从第一接缝231或者第二接缝232中将承料管拆开,取出产品,如果产品脱水后的含量很少,可以直接加入另外需要脱水的溶液,再次转动承料管,将内液体分离后,积攒部分固体产品后,再一同取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塑剂生产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支架上设有可翻转的脱水器,脱水器包括一进料仓,进料仓下通过数个直管分别可拆卸连通数个内部中空的梭状承料管,直管上设有电磁阀,梭状承料管长度方向与进料仓下底面呈梭状承料管中段和下部均为可拆卸的结构,梭状承料管的长度方向与进料仓下表面呈钝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塑剂生产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梭状承料管中段凸出位置处设有第一接缝,第一接缝与梭状承料管下端部中间位置设有第二接缝,第一接缝处的梭状承料管上下部分之间通过内部设置螺纹连接,第二接缝处的梭状承料管上下部分之间通过内部设置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增塑剂生产用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缝与第二接缝之间还设有第一观察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宁李俊华穆浩冉杨振刘兵兵郑磊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庆安化工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