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8031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线路板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保护膜,线路板本体上设置有接线脚。线路板本体封装在壳体内,接线脚延伸出壳体之外。保护膜具有绝缘、保护线路板的作用,由于线路板本体先封装在壳体内,再安装到新能源汽车的传感系统中,受到壳体的保护,能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和震动,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可靠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线路板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

技术介绍

[0002]线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线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线路板按层数来分的话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线路板三个大的分类。线路板按特性来分的话分为软板(FPC),硬板(PCB),软硬结合板(FPCB)。FPC柔性线路板主要用于和其他电路板的连接,因此,广泛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由于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常会遭受巨大的冲击或震动,FPC柔性线路板很容易损坏,甚至断裂,造成线路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损坏,甚至断裂,造成线路故障的问题。
[0004]为此,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线路板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保护膜,线路板本体上设置有接线脚。
[0005]优选的,线路板本体采用纯铜制作。
[0006]优选的,保护膜采用PET制作。
[0007]优选的,线路板本体封装在壳体内,接线脚延伸出壳体之外。
[0008]优选的,壳体内壁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轴向下与第一转轴上端连接,第一转轴上设置有散热扇。
[0009]优选的,第一转轴下端与水平方向的转块的中间处连接,转块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壁顶部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空腔内壁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输出轴与水平方向的螺杆一端连接,螺杆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块并与空腔内壁转动连接,螺杆与第一滑块螺纹连接,转块下方设置有传动箱,传动箱两侧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传动箱连接,连接杆另一端与第二滑块连接,壳体内壁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二滑轨,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连杆一端与第一滑块底端铰接,连杆另一端与竖直方向的第二转轴上端铰接,第二转轴下端延伸至传动箱内与第一锥齿轮连接,第二转轴与传动箱顶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一端与第二锥齿轮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三转轴另一端延伸出传动箱之外与扫尘刷连接,第三转轴与传动箱侧壁转动连接,扫尘刷与保护膜接触。
[0011]优选的,壳体内壁上设置有散热口,散热口上设置有过滤网,壳体内壁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处理器,温度传感器与处理器电性连接,处理器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用户终端无线通讯,壳体底端设置有安装座。
[0012]优选的,壳体内设置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输出轴与曲柄一端连接,曲柄另一端与
连动杆一端转动连接,壳体内壁上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两个第三滑轨,壳体内壁上设置有L形滑槽,L形滑槽位于两个第三滑轨之间,两个第三滑轨之间滑动连接有滑板,滑板上设置有斜滑槽,L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连动杆另一端与滑板左端铰接,第一连接柱一端与第三滑块连接,第一连接柱另一端穿过斜滑槽与第二连接柱一端垂直连接,第二连接柱另一端与扫刷。
[0013]优选的,扫刷下方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壳体内壁连接,固定块左端设置有喷嘴,喷嘴朝向保护膜,固定块右端设置有储液箱,固定块顶端设置有缸体,缸体内设置有活塞,活塞能在缸体内左右移动,推杆一端与活塞连接,推杆另一端延伸出缸体朝向扫刷,第一输液管一端与储液箱连通,第一输液管另一端与缸体右端连通,第一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输液管一端与缸体右端连通,第二输液管另一端与喷嘴连通,第二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
[001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包括线路板本体,线路板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保护膜,线路板本体上设置有接线脚。线路板本体封装在壳体内,接线脚延伸出壳体之外。保护膜具有绝缘、保护线路板的作用,由于线路板本体先封装在壳体内,再安装到新能源汽车的传感系统中,受到壳体的保护,能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和震动,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可靠性。
[0015]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发的封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传动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第三滑块及第一连接柱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过滤网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

线路板本体,2

保护膜,3

接线脚,4

壳体,5

第一电机,6

第一转轴,7

散热扇,8

转块,9

空腔,10

第一滑轨,11

第一滑块,12

第二电机,13

螺杆,14

连接杆,15

第二滑块,16

第二滑轨,17

连杆,18

第二转轴,19

第一锥齿轮,20

第二锥齿轮,21

扫尘刷,22

散热口,23

过滤网,24

温度传感器,25

处理器,26

传动箱,27

第三转轴,28

安装座,29

第三电机,30

曲柄,31

连动杆,32

第三滑轨,33

L形滑槽,34

滑板,35

斜滑槽,36

第三滑块,37

第一连接柱,38

第二连接柱,39

扫刷,40

固定块,41

喷嘴,42

储液箱,43

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线路板本体(1),线路板本体(1)两侧分别设置有保护膜(2),线路板本体(1)上设置有接线脚(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线路板本体(1)采用纯铜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保护膜(2)采用PET制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线路板本体(1)封装在壳体(4)内,接线脚(3)延伸出壳体(4)之外。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壳体(4)内壁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输出轴向下与第一转轴(6)上端连接,第一转轴(6)上设置有散热扇(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转轴(6)下端与水平方向的转块(8)的中间处连接,转块(8)内设置有空腔(9),空腔(9)内壁顶部设置有水平方向的第一滑轨(10),第一滑轨(10)上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1),空腔(9)内壁设置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输出轴与水平方向的螺杆(13)一端连接,螺杆(13)另一端穿过第一滑块(11)并与空腔(9)内壁转动连接,螺杆(13)与第一滑块(11)螺纹连接,转块(8)下方设置有传动箱(26),传动箱(26)两侧设置有水平方向的连接杆(14),连接杆(14)一端与传动箱(26)连接,连接杆(14)另一端与第二滑块(15)连接,壳体(4)内壁上设置有竖直方向的第二滑轨(16),第二滑块(15)与第二滑轨(16)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传感系统的FPC柔性线路板,其特征在于,连杆(17)一端与第一滑块(11)底端铰接,连杆(17)另一端与竖直方向的第二转轴(18)上端铰接,第二转轴(18)下端延伸至传动箱(26)内与第一锥齿轮(19)连接,第二转轴(18)与传动箱(26)顶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27)一端与第二锥齿轮(20)连接,第一锥齿轮(19)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第三转轴(27)另一端延伸出传动箱(26)之外与扫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晖曹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瀚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