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的缸体及发动机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的缸体及发动机。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缸体是发动机最重要的零件,其作用是提供各发动机及其部件的安装、支承和保证活塞、连杆、曲轴等运动部件工作时的准确位置以及保证发动机的冷却和润滑。随着发动机轻量化设计及低成本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动机缸体的设计,需尽可能减少加工内容、减少缸体的轮廓外型设计、以及减少辅料使用,以降低缸体的开发成本及重量。
[0003]传统发动机缸体的高压油路一般是将竖直和水平贯通的高压油管通过机加工的方式打通,并安装在发动机缸体上。并且机加工过程中会在各段高压油管上形成泄漏点,故需要在各段高压油管的泄漏点上设置堵头,以保证高压油路的密封性能。但是,此种设置方式会导致发动机缸体额外的加工需求,且其布置空间不够灵活,同时由于增加了堵头以进行泄漏点的封堵,会导致整个发动机物料成本的上升。另外,各段高压油管的泄漏点也会导致缸体的泄漏风险上升。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缸体的高压油路设计存在加工较为复杂以及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的缸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本体,所述缸体本体内一体成型有高压油道,所述高压油道用于连通发动机的机油泵的出口端和所述发动机的机油冷却器的入口端;沿所述缸体本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机油泵的出口端位于所述缸体本体的底部,且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入口端位置高于所述机油泵的出口端位置;沿所述缸体本体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入口端位置比所述机油泵的出口端位置更靠近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排气侧;沿所述缸体本体的横向上,所述缸体本体在所述机油泵的出口端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入口端之间的位置处设置有回油腔道;并且,所述发动机的连杆工作的连杆包络区域位于所述机油泵的出口端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入口端之间;所述高压油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连杆包络避让通道、第一连接辅助通道、回油腔避让通道、第二连接辅助通道、第二连杆包络避让通道以及第三连接辅助通道;其中所述第一连杆包络避让通道的入口端与所述机油泵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包络避让通道的出口端在所述缸体本体的高度方向上朝靠近所述机油冷却器的方向斜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连接辅助通道的入口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连杆包络避让通道与所述连杆包络区域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一连接辅助通道的出口端沿所述缸体本体的厚度方向朝靠近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排气侧方向延伸、且与所述回油腔避让通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回油腔避让通道的出口端沿所述缸体本体的横向朝靠近所述机油冷却器的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连接辅助通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辅助通道的出口端沿所述缸体本体的厚度方向朝远离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排气侧方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连杆包络避让通道的入口端连接,使得所述回油腔避让通道绕过所述回油腔道;所述第二连杆包络避让通道的出口端在所述缸体本体的高度方向朝靠近所述机油冷却器的方向斜向延伸,且通过所述第三连接辅助通道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入口端连接,并且所述第二连杆包络避让通道与所述连杆包络区域之间存在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辅助通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辅助支管道和第二辅助支管道;其中所述第一辅助支管道的入口端与所述第二连杆包络避让通道的所述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辅助支管道的出口端在所述缸体本体的高度方向朝靠近所述机油冷却器的方向斜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辅助支管道的入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支管道的出口端沿所述缸体本体的厚度方向朝靠近所述发动机的缸体的排气侧方向延伸、且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的入口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的缸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支管道的出口端与所述机油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民,郭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