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立体导航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758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包括:通过感知模块采集3D雷达检测到的车身周围情况;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上传云端;将结合云端信息的影像传输到决策模块,对车辆的导航信息做出最优的路径信息;确定可行性后生成导航信息;根据导航信息生成提示和路径信息展示,最终将导航信息和路径信息展示在显示模块的显示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立体导航方法更加准确、实时,可帮助车辆准确在复杂路段准确的找到自己所处的路段,避免司机迷路,使得司机充分了解周围状态,实时判断道路车流状况;将车与道路之间的信息交流反馈到三维立体导航中,用于监测道路路面状况,引导司机选择最佳行驶路径。路径。路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立体导航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导航
,具体为一种汽车立体导航方法、系统、装置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导航是引导载体从起始点安全、可靠地引导到目的地的过程,利用电、磁、光、力学等科学原理与方法,通过测量与空中飞机、海上舰船、大洋里的潜艇、陆地上的车辆、人流等运动物体每时每刻位置有关的参数,从而实现对运动体的定位,并正确地从出发点沿着预定的路线,安全、准确、经济地引导到目的地,这种技术就叫导航技术。
[0003]导航技术根据其导航信息获取原理的不同,可分为无线电导航、卫星导航、天文导航、惯性导航、地形辅助导航、综合导航与组合导航,以及专门用于飞机等飞行器进行着陆的着陆系统等。如果运动体导航定位的数据仅仅只依靠装在运动体自身上的导航设备就能获取,采用推算原理工作,称自备式导航,或自主式导航,如惯性导航。假若要靠接收地面导航台或空中卫星等所发播的导航信息,才能定出运动体位置的为他备式导航,无线电导航和卫星导航等为典型的他备式导航。对于能够完成一定导航定位任务的所有设备组合的总称就叫导航系统,例如无线电导航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天文导航系统、惯性导航系统、组合导航系统、综合导航系统、地形辅助导航系统,以及着陆引导与港口导航系统等。
[0004]从应用的角度,汽车GPS导航可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汽车拥有独立的GPS导航装置,可以进行自主导航。例如,全球导航系统领先者VDO公司开发的MS6000系统,将音响和导航技术融为一体,采用直观的菜单和易操作的遥控装置,只要输入目的地,并在它提供的最多8条路线中选定一条,就可在导航系统指引下轻松上路。它会通过车载喇叭,播放行驶方向的语音提示,并在大型彩色显示屏上显示导航图像。日本松下公司推出的多用途汽车GPS导航仪,配备了CD驱动器和5.8英寸TFT液晶显示器。第二种方式是公众信息服务性质的车辆定位跟踪、监控系统。它由车载GPS接收部分和监控中心GPS定位导航部分组成,使用专线或公共网络进行通信,为行驶的车辆提供导航信息、跟踪调度、保全防盗、信息查询与救援等项服务。北京的“奥星天网”GPS信息服务系统、南京的110报警巡逻车GPS系统等,统统属于此类之例。
[0005]目前市面上的二维平面导航在复杂路段往往不能准确定位车辆位置的问题;司机不了解路况以及其他车辆的行驶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7]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8]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导航方法存在司机不了解路况以及其他
车辆的行驶情况,以及二维平面导航在复杂路段往往不能准确定位车辆位置的问题的优化问题。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包括:
[0010]通过感知模块采集3D雷达检测到的车身周围情况;
[0011]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上传云端,并通过大数据获取云端信息;
[0012]将结合云端信息的影像传输到决策模块,对车辆的导航信息做出最优的路径信息;
[0013]对路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可行性后生成导航信息;
[0014]根据导航信息生成提示和路径信息展示,最终将导航信息和路径信息展示在显示模块的显示器上。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3D雷达检测到的车身周围情况,包括:经过一阶段微分算子的图像提取,在分析检测之后,再次通过二阶段微分算子的零交叉来获取图像的边缘宽度像素;同时,识别噪声干扰,若感知模块感知到严重影响了遥感图像的质量的疑似噪声因素时,则直接对疑似噪声因素进行分析;
[0016]当噪声描述不符合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分布时,忽略影响因素,将采集到的信息上传云端;
[0017]当噪声描述符合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分布时,判断确定影响因素为噪声干扰;直到所有疑似噪声因素都不符合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分布时,将剔除噪声后的图像信息上传云端;
[0018]若感知模块未感知到严重影响了遥感图像的质量的疑似噪声因素时,则将图像信息直接上传云端。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大数据获取云端信息包括:将感知模块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上传云端的同时,获取采集图像的GPS定位信息,实现车与云平台、车与车、车与路等全方位网络链接;
[0020]若位置信息上传延迟,则根据路径和车速对位置信息进行更正;
[0021]若位置信息上传没有延迟或已对位置信息进行更正,则在云端锁定其他数据源获取的图像信息;
[0022]当其他数据源获取的信息的时间与本次获取的时间间隔在此路段平均间隔范围内,则利用其他数据源获取的信息对该场景的导航信息进行预测;
[0023]当其他数据源获取的信息的时间与本次获取的时间间隔不在此路段平均间隔范围内,则根据与其他数据源获取的信息的时间间隔,在对导航信息预测时做出未知因素提示。
[002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云端信息还包括:在获取数据源平面位置时,同时获取高度信息,从而匹配到三维立体位置;同时根据行驶方向判断具体的位置;
[0025]若获取的高度和行驶方向对应的实际路况与对应的三维定位不符合,则重新执行三维定位;
[0026]若获取的高度和行驶方向对应的实际路况与三维定位相符合,则认可三维定位的准确性。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结合云端信息的影像传输到决策模块,包括:对图像信息进一步筛选后,确认路径;
[0028]若云端信息中出现对行车安全无影响的因素,则忽略此因素;
[0029]若云端信息中出现对行车安全有影响的因素,则结合影响和因素对导航路径进行模拟。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径的确认还包括:当存在对行车安全有影响的因素时,则根据对安全的影响程度判断选择路径;
[0031]若判断原行驶路径中对行车安全影响不严重时,则描述影响因素;
[0032]当用户选择规避该因素,则排除所有此类影响路段,模拟出不含此类影响的路径;
[0033]当用户选择忽略该因素,则决策模块在本次使用中将此类因素视为正常,模拟最优路径;
[0034]当用户未选择是否规避时,则默认选择忽略该因素;
[0035]若判断原行驶路径中对行车安全有严重影响时,自动更换到其他优先路径,直到对行车安全影响不严重为止,并生成更换路径原因。
[0036]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导航信息和路径信息展示在显示模块,对决策模块模拟的路径进行动态模拟以获得高分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感知模块采集3D雷达检测到的车身周围情况;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上传云端,并通过大数据获取云端信息;将结合云端信息的影像传输到决策模块,对车辆的导航信息做出最优的路径信息;对路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可行性后生成导航信息;根据导航信息生成提示和路径信息展示,最终将导航信息和路径信息展示在显示模块的显示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3D雷达检测到的车身周围情况,包括:经过一阶段微分算子的图像提取,在分析检测之后,再次通过二阶段微分算子的零交叉来获取图像的边缘宽度像素;同时,识别噪声干扰,若感知模块感知到严重影响了遥感图像的质量的疑似噪声因素时,则直接对疑似噪声因素进行分析;当噪声描述不符合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分布时,忽略影响因素,将采集到的信息上传云端;当噪声描述符合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分布时,判断确定影响因素为噪声干扰;直到所有疑似噪声因素都不符合概率分布和概率密度分布时,将剔除噪声后的图像信息上传云端;若感知模块未感知到严重影响了遥感图像的质量的疑似噪声因素时,则将图像信息直接上传云端。3.如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大数据获取云端信息包括:将感知模块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上传云端的同时,获取采集图像的GPS定位信息,实现车与云平台、车与车、车与路等全方位网络链接;若位置信息上传延迟,则根据路径和车速对位置信息进行更正;若位置信息上传没有延迟或已对位置信息进行更正,则在云端锁定其他数据源获取的图像信息;当其他数据源获取的信息的时间与本次获取的时间间隔在此路段平均间隔范围内,则利用其他数据源获取的信息对该场景的导航信息进行预测;当其他数据源获取的信息的时间与本次获取的时间间隔不在此路段平均间隔范围内,则根据与其他数据源获取的信息的时间间隔,在对导航信息预测时做出未知因素提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立体导航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云端信息还包括:在获取数据源平面位置时,同时获取高度信息,从而匹配到三维立体位置;同时根据行驶方向判断具体的位置;若获取的高度和行驶方向对应的实际路况与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鹏飞谭倚靖韦通明苏万德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