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加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
[0003]参见图1,在3D打印形成的一些工件100上形成有孔结构,孔结构的孔口处在加工完成后一般存在有毛刺,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孔口毛刺去除。对这些工件100上的孔结构,一般采用人工手持普通的平刮刀进行修模。
[0004]但是,在如图1所示的工件100中,其侧面上端延伸出上延伸部101,同一侧面的下端延伸出下延伸部102,上延伸部101和下延伸部102相对间隔设置,在上延伸部101上贯穿设置有上穿孔1011,在对上穿孔1011的下端孔口进行去毛刺操作时,受限于上延伸部101和下延伸部102之间的操作空间,采用平刮刀不易对上穿孔1011的下端孔口进行操作,导致操作难度大,既影响修模效率,又影响修模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1),所述刀杆(1)的一端设置有刀片回收槽(11);刀片(2),所述刀片(2)可转动设置于所述刀片回收槽(11)内,所述刀片(2)能够相对所述刀杆(1)转动至工作状态或者避让状态,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刀片(2)伸出所述刀片回收槽(11),在所述避让状态,所述刀片(2)至少部分收纳于所述刀片回收槽(11)内,所述刀片(2)上设置有第一切削刃(21),所述刀片(2)位于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切削刃(21)位于所述刀片回收槽(11)外且位于所述刀片(2)的靠近所述刀杆(1)的一侧,所述第一切削刃(21)相对所述刀杆(1)的轴线转动能够形成回转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还包括刀片驱动结构,所述刀片驱动结构包括:推动部(31),套设于所述刀杆(1)内且能够沿所述刀杆(1)的轴线方向往复运动;顶针(32),一端与所述推动部(31)连接,另一端能够延伸至所述刀片回收槽(11),所述推动部(31)能够沿所述刀杆(1)的轴线方向正向运动带动所述顶针(32)朝向所述刀片(2)运动,以使得所述顶针(32)推动所述刀片(2)转动至所述避让状态,所述推动部(31)能够沿所述刀杆(1)的轴线方向反向运动以使得所述顶针(32)脱离所述刀片(2),所述刀片(2)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转动至所述工作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31)包括推杆(311),所述刀杆(1)内设置有推杆滑动通道(13),所述推杆(311)滑动设置于所述推杆滑动通道(13)内且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推杆滑动通道(13)正向运动,所述顶针(32)与所述推杆(311)的靠近所述刀片回收槽(11)的一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3D打印后处理的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杆(1)上设置有与所述推杆滑动通道(13)连通的顶针导向通道(14),所述顶针导向通道(14)的侧面设置有第一顶针导向面(141),所述第一顶针导向面(141)与所述刀杆(1)的轴线呈夹角设置,所述顶针(32)的远离所述推杆(311)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敬龙,张一鹏,白翔宇,岳巍,曹巍岩,罗驰,王海成,张宝坤,崔士华,孙锐,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