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可靠雷达转台的双驱动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510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可靠雷达转台的双驱动单元,涉及双驱动单元技术领域。所述双驱动单元包括:底座、转盘、齿轮箱、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驱动单元切换组件;转盘与底座转动连接;底座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与转盘传动连接,输出轴外花键套接有输出齿轮;驱动单元切换组件弹性夹持输出齿轮,双驱动单元通过拨叉弹性夹持输出齿轮,拨叉与输出齿轮线接触,在不影响输出齿轮旋转的情况下还能够稳定调整输出齿轮的位置,以此实现输出齿轮与第一驱动单元和/或第二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无需持续通电,且规避了输出齿轮打滑的情况,使得雷达转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能够得到保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能够得到保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能够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可靠雷达转台的双驱动单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驱动单元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可靠雷达转台的双驱动单元。

技术介绍

[0002]远程控制雷达一般布置在无人员值守的特殊地区,对雷达转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雷达转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转台驱动单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目前,双驱动单元互为备份的冗余设计是提高驱动单元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0003]双驱动单元的冗余备份是基于离合器的设计方式,一般为电磁离合器,但电磁离合器需要持续通电保持闭合或开启状态,降低了转台驱动单元的可靠性;并且,电磁离合器在传递大扭矩负载或者冲击负载时,容易出现打滑现象,降低了转台驱动单元的稳定性。
[0004]因此,目前的双驱动单元无法满足雷达转台运行对于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可靠雷达转台的双驱动单元,解决了雷达转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欠佳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一种用于高可靠雷达转台的双驱动单元,所述双驱动单元包括:底座、转盘、齿轮箱、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驱动单元切换组件;
[0010]所述转盘与底座转动连接;
[0011]所述底座设置有齿轮箱;
[0012]所述齿轮箱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与转盘传动连接,输出轴外花键套接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沿输出轴自由滑动;
[0013]所述驱动单元切换组件包括:推拉杆、支架、拨叉和拉簧;
[0014]所述支架固定在推拉杆上,支架的四角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有拨叉,支架与拨叉之间还设置有拉簧,使得拨叉弹性夹持输出齿轮,推拉杆通过推拉动作驱动输出齿轮沿输出轴滑动,调整输出齿轮的位置实现其与第一驱动单元和/或第二驱动单元传动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转盘与底座通过回转支承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底座与回转支承的内圈固定连接,转盘与回转支承的外圈固定连接,外圈设置为齿圈,输出轴的一端设置有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外圈啮合。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的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单元的第二驱动轴平行设置,且均通过轴承安装在齿轮箱内。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轴上设置的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二驱动轴上设置的第二驱动齿轮在轴向上交错设置;所述输出齿轮与第一驱动齿轮和/或第二驱动齿轮啮合。
[0019](三)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可靠雷达转台的双驱动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双驱动单元包括:底座、转盘、齿轮箱、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驱动单元切换组件;转盘与底座转动连接;底座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与转盘传动连接,输出轴外花键套接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沿输出轴自由滑动;驱动单元切换组件包括:推拉杆、支架、拨叉和拉簧;支架固定在推拉杆上,支架的四角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有拨叉,支架与拨叉之间还设置有拉簧,使得拨叉弹性夹持输出齿轮,推拉杆通过推拉动作驱动输出齿轮沿输出轴滑动,调整输出齿轮的位置实现其与第一驱动单元和/或第二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双驱动单元通过拨叉弹性夹持输出齿轮,拨叉与输出齿轮线接触,在不影响输出齿轮旋转的情况下还能够稳定调整输出齿轮的位置,以此实现输出齿轮与第一驱动单元和/或第二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无需持续通电,且规避了输出齿轮打滑的情况,使得雷达转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能够得到保障。
[0022]且驱动单元切换过程中,拉簧作为弹性缓冲单元,既能缓解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瞬间的运动冲击,又能消除输出齿轮旋转运动的端面跳动不平稳性,进一步提升了雷达转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双驱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单独驱动状态下的双驱动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二驱动单元双驱动状态下的双驱动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单元单独驱动状态下的双驱动单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驱动单元切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支架与拨叉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高可靠雷达转台的双驱动单元,解决了雷达转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欠佳的问题。
[0032]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双驱动单元包括:底座、转盘、齿轮箱、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和驱动单元切换组件;转盘与底座转动连接;底座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与转盘传动连接,输出轴外花键套接有输出齿轮,输出齿轮沿输出轴自由滑动;驱动单元切换组件包括:推拉杆、支架、拨叉和拉簧;支架固定在推拉杆上,支架的四角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有拨叉,支架与拨叉之间还设置有拉簧,使得拨叉弹性夹持输出齿轮,推拉杆通过推拉动作驱动输出齿轮沿输出轴滑动,调整输出齿轮的位置实现其与第一驱动单元和/或第二驱动单元传动连接;双驱动单元通过拨叉弹性夹持输出齿轮,拨叉与输出齿轮线接触,在不影响输出齿轮旋转的情况下还能够稳定调整输出齿轮的位置,以此实现输出齿轮与第一驱动单元和/或第二驱动单元传动连接,无需持续通电,且规避了输出齿轮打滑的情况,使得雷达转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都能够得到保障。
[0034]且驱动单元切换过程中,拉簧作为弹性缓冲单元,既能缓解输出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瞬间的运动冲击,又能消除输出齿轮旋转运动的端面跳动不平稳性,进一步提升了雷达转台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0035]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6]实施例:
[0037]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可靠雷达转台的双驱动单元,所述双驱动单元包括:底座10、转盘20、齿轮箱30、第一驱动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可靠雷达转台的双驱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驱动单元包括:底座(10)、转盘(20)、齿轮箱(30)、第一驱动单元(40)、第二驱动单元(50)和驱动单元切换组件;所述转盘(20)与底座(10)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0)设置有齿轮箱(30);所述齿轮箱(30)内通过轴承安装有输出轴(60),输出轴(60)与转盘(20)传动连接,输出轴(60)外花键套接有输出齿轮(61),输出齿轮(61)沿输出轴(60)自由滑动;所述驱动单元切换组件包括:推拉杆(70)、支架(71)、拨叉(72)和拉簧(73);所述支架(71)固定在推拉杆(70)上,支架(71)的四角通过水平轴转动连接有拨叉(72),支架(71)与拨叉(72)之间还设置有拉簧(73),使得拨叉(72)弹性夹持输出齿轮(61),推拉杆(70)通过推拉动作驱动输出齿轮(61)沿输出轴(60)滑动,调整输出齿轮(61)的位置实现其与第一驱动单元(40)和/或第二驱动单元(50)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文杰郑传荣邱坤滨钱海涛宣翔李彪胡志伟孔卫东余澍民秦继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