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端面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728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双端面磨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端面磨床,包括机座、进给装置、料盒、夹紧装置、复位弹性件和夹紧弹性件,进给装置和复位弹性件均设置在机座上,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杆,料盒和夹紧装置均设置在进给杆上,复位弹性件设置在夹紧装置上,夹紧弹性件设置在机座上,夹紧力方向与复位力方向相反,在夹紧弹性件与夹紧装置抵接后,夹紧弹性件所提供的夹紧力逐渐抵消复位弹性件所提供的复位力并在磨削前使夹紧装置夹紧料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双端面磨床能够减少双端面磨床的驱动件数量、降低成本、确保工件的进给和夹紧的同步性,并兼顾工件的进给效率和磨削加工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端面磨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双端面磨床
,尤其是一种双端面磨床。

技术介绍

[0002]双端面磨床能够对工件的两个端面同时进行磨削,通常,双端面磨床设置有进给装置和夹紧装置,进给装置包括进给状态和复位状态,进给状态下的进给装置用于将待磨削工件送入到双端面磨床的磨削位置,复位状态下的进给装置用于将磨削后的工件从磨削位置取出;夹紧装置则包括夹紧状态和复位状态,夹紧状态下的夹紧装置用于夹紧待磨削的工件,复位状态下的夹紧装置用于松开磨削后的工件;进给装置的进给状态与夹紧装置的夹紧状态相对应,进给装置的复位状态与夹紧装置的复位状态相对应,从而确保工件的上料、磨削和下料过程的顺利进行。
[0003]现有技术中,双端面磨床的进给装置和夹紧装置通常分别由两个驱动件进行驱动,这不但增加了驱动件的数量,提高成本,还存在有同步性不足的缺陷,另外,进给装置的进给过程通常为匀速过程,难以兼顾工件的进给效率以及磨削加工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双端面磨床的驱动件数量、降低成本、确保工件的进给和夹紧的同步性,并兼顾工件的进给效率和磨削加工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端面磨床。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双端面磨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端面磨床,包括机座、进给装置、料盒、夹紧装置、复位弹性件和夹紧弹性件,所述进给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进给装置包括进给杆,所述料盒和所述夹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进给杆上;所述复位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夹紧装置上,所述复位弹性件为所述夹紧装置提供复位力;所述夹紧弹性件设置在机座上,所述夹紧弹性件用于抵接所述夹紧装置并为所述夹紧装置提供夹紧力;所述夹紧弹性件的夹紧力施力方向与所述复位弹性件的复位力施力方向相反,在所述夹紧弹性件与所述夹紧装置抵接后,所述夹紧弹性件所提供的夹紧力逐渐抵消所述复位弹性件所提供的复位力并在磨削前使所述夹紧装置夹紧所述料盒。
[0007]优选的,所述夹紧装置包括桥架、控制杆、压板,所述桥架纵跨所述料盒,所述料盒的顶部开设料槽,所述控制杆沿纵向穿过所述桥架,所述控制杆的移动受所述复位弹性件的复位力和所述夹紧弹性件的夹紧力控制,所述压板的一面与所述控制杆活动连接有连杆而另一面连接有用于活动插接在所述料盒上的导柱,所述控制杆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导柱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0008]所述复位弹性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所述控制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控制杆的前端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桥架的前端,无外力作用下的所述第一弹簧控制所述压板向上离开所述料盒;
[0009]所述夹紧弹性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弹簧和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
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活动板通过所述第二弹簧与所述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控制杆连接有抵接板;在进给过程中,所述抵接板可抵压所述第一活动板使所述第二弹簧控制所述压板向下压紧所述料盒。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弹簧为弹簧组,所述第二弹簧包括a弹簧、b弹簧和c弹簧且相邻弹簧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中间板和第二中间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设置有第一导杆,所述第一活动板、所述第一中间板和所述第二中间板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
[0011]优选的,所述a弹簧的外径小于所述b弹簧的外径,所述b弹簧的外径小于所述c弹簧的外径。
[0012]优选的,所述夹紧弹性件内的相邻板块之间均设置有第一保护柱。
[0013]优选的,所述桥架包括上下分布的架杆和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进给杆上,所述架杆供所述控制杆穿过,所述架杆的后端设置有旋转部,所述底座的后端设置有固定部,所述旋转部与所述固定部水平转动地连接;所述料盒的一侧开设有供所述导柱转出的避让槽;所述架杆与所述机座之间设置有控制所述架杆的旋转部转动的齿动组件。
[0014]优选的,还包括料盒定位装置,所述料盒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机座上并位于所述料盒的上料位置;所述料盒定位装置包括升降板和第一定位板,所述升降板竖向活动设置在所述机座上,所述第一定位板水平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所述第一定位板相对所述进给杆活动。
[0015]优选的,所述料盒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设置有第二定位板,所述压板与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板之间设置有连动机构,所述压板下降控制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板向下移动,所述压板上升控制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板向上移动,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板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同时相向移动,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板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同时相离移动。
[0016]优选的,所述连动机构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连动机构分别设置在压板和所述料盒的前后两端;每组所述连动机构包括滑板、导向块和两根第二导杆,所述滑板竖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料盒的端部,所述滑板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使所述滑板具有向上滑动的趋势,所述导向块设置在所述料盒的端部且其左右两侧对称地设有两呈V型的导向斜面,两根所述第二导杆水平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板外端且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导向块的左右两侧,两根所述第二导杆均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使所述第二导杆的内端自动水平抵紧所述导向斜面;两块所述第二定位板分别与两根所述第二导杆的外端连接;所述连动机构还包括压杆,所述压杆连接在所述压板的端部,所述压杆与所述滑板抵接配合。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8]1、通过复位弹性件和夹紧弹性件的设置,使得在进给装置的进给过程中,夹紧弹性件位为夹紧装置提供夹紧力,在进给装置的复位过程中,复位弹性件为夹紧装置提供复位力,从而仅需在进给装置上设置驱动件而无需在夹紧装置上设置驱动件,便能使进给装置的进给状态与夹紧装置的夹紧状态相对应,使进给装置的复位状态与夹紧装置的复位状态相对应,以达到减少驱动件、降低成本、确保工件的进给和夹紧的同步性的效果,另外,进给装置在进给过程的前期在未受到夹紧弹性件的反作用力下,进给速度较快,进给装置在进给过程的后期受到夹紧弹性件的反作用力,使进给速度较慢,从而兼顾工件的进给效率和磨削加工的安全性;
[0019]2、在进给杆复位后,桥架的架杆前端摆动远离其底座前端,从而使料盒的上方腾
出空间,便于取放工件或取放料盒。
[0020]3、由于在进给过程的前期,压板未对料盒的工件进行压紧,因此工件此时可能出现移动的情况,并且为了使工件能够被顺利磨削,工件的左右两端需伸出料盒的料槽外,通过两块第二定位板的设置,两块第二定位板在向上移动并相离移动后,能够对工件进行前期定位,待压板向下压紧工件后,两块第二定位板通过向下移动且相向移动后,第二定位板能够收纳到工件的左右两端下方,从而避免阻碍工件的左右两端进行磨削。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双端面磨床在进给完成后的正面视角的部分结构图;
[0022]图2是双端面磨床在进给完成后的夹紧装置及其周围结构的正面视角的结构图;
[0023]图3是双端面磨床在进给完成后的压板及料盒的背面视角的结构图;
[0024]图4是双端面磨床在进给完成后的压板及料盒的纵向视角的结构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进给装置(2)、料盒(3)、夹紧装置(4)、复位弹性件(5)和夹紧弹性件(6),所述进给装置(2)设置在所述机座(1)上,所述进给装置(2)包括进给杆(23),所述料盒(3)和所述夹紧装置(4)均设置在所述进给杆(23)上;所述复位弹性件(5)设置在所述夹紧装置(4)上,所述复位弹性件(5)为所述夹紧装置(4)提供复位力;所述夹紧弹性件(6)设置在机座(1)上,所述夹紧弹性件(6)用于抵接所述夹紧装置(4)并为所述夹紧装置(4)提供夹紧力;所述夹紧弹性件(6)的夹紧力施力方向与所述复位弹性件(5)的复位力施力方向相反,在所述夹紧弹性件(6)与所述夹紧装置(4)抵接后,所述夹紧弹性件(6)所提供的夹紧力逐渐抵消所述复位弹性件(5)所提供的复位力并在磨削前使所述夹紧装置(4)夹紧所述料盒(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4)包括桥架(41)、控制杆(42)、压板(43),所述桥架(41)纵跨所述料盒(3),所述料盒(3)的顶部开设料槽(31),所述控制杆(42)沿纵向穿过所述桥架(41),所述控制杆(42)的移动受所述复位弹性件(5)的复位力和所述夹紧弹性件(6)的夹紧力控制,所述压板(43)的一面与所述控制杆(42)活动连接有连杆(431)而另一面连接有用于活动插接在所述料盒(3)上的导柱(432),所述控制杆(42)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导柱(432)的移动方向相垂直;所述复位弹性件(5)为第一弹簧(51),所述第一弹簧(51)套设在所述控制杆(42)上,所述第一弹簧(5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控制杆(42)的前端而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桥架(41)的前端,无外力作用下的所述第一弹簧(51)控制所述压板(43)向上离开所述料盒(3);所述夹紧弹性件(6)包括第一固定板(64)、第二弹簧(65)和第一活动板(61),所述第一固定板(64)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座(1)上,所述第一活动板(61)通过所述第二弹簧(65)与所述第一固定板(64)连接;所述控制杆(42)连接有抵接板(421);在进给过程中,所述抵接板(421)可抵压所述第一活动板(61)使所述第二弹簧(65)控制所述压板(43)向下压紧所述料盒(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65)为弹簧组,所述第二弹簧(65)包括a弹簧(651)、b弹簧(652)和c弹簧(653)且相邻弹簧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一中间板(62)和第二中间板(63),所述第一固定板(64)设置有第一导杆(66),所述第一活动板(61)、所述第一中间板(62)和所述第二中间板(63)均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66)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a弹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辉汪润节孔祥坚汪龙飞何宁勇徐德根周志荣梁国洋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高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