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窗框架排水系统的密封胶路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86672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窗框架排水系统的密封胶路结构,该密封胶路结构设计通过在胶路的注胶口侧面设置胶路分岔口,使胶路分岔口分别将第一胶路的第一入胶口、第二胶路的第二入胶口连通起来,无论何种输入条件,都可以通过调整注胶口与胶路分岔口之间的距离来满足第一胶路、第二胶路的路径长度相等,能够在任何设计条件下,都可以保证两边密封胶流动长度、截面积、体积完全相等,且不受导轨与前后排水槽的其他限制条件的约束,保证两条胶路溢胶时间点相同,还能有效防止一侧胶路未注满且凝固,而另一侧胶路还在不停溢胶的问题。因此,这种胶路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窗框架排水系统的密封胶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天窗
,尤其涉及一种天窗框架排水系统的密封胶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高端汽车大多配备天窗系统,天窗系统的基本构件中都有框架部件,框架在天窗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顺利排出从车顶与天窗玻璃缝隙中渗入的雨水。框架的基本构件由前排水槽、后排水槽、左右导轨及若干紧固螺钉组成。但是仅靠螺钉固定的前后排水槽与导轨之间难免会有微小缝隙,从车顶渗入的雨水就会从缝隙中侵入汽车顶棚,造成车顶漏水。所以在前后排水槽与导轨之间需要注入密封胶,对水流路径上的微小缝隙进行密封。一般在前排水槽与后排水槽中设计有供密封胶注胶使用的胶路。
[0003]现有技术中前后排水槽密封胶的胶路一般设计如下:天窗框架安装时,前后排水槽在下、左右导轨在上,安装完成后采用螺钉固定。排水槽上的胶路槽与导轨下表面共同形成胶路。在导轨中对应胶路中间位置开圆口作为注胶孔,供注胶机注入加热后处于粘流态的密封胶,注胶孔正下方为两条胶路的注胶口。胶路两端由排水槽与导轨形成的溢胶口,由于导轨与排水槽安装完毕后,胶路不可见,注胶时只能通过左右溢胶口观察注满整条胶路。通过溢胶口确认密封胶注满整条胶路,密封胶冷却转为固态达到密封效果。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两条胶路的入胶口与注胶口重合,密封胶从注胶口分别导入两条胶路,由于两条胶路的路径长度不同以及密封胶存在流动阻力,导致胶路两边导入速度不同,造成一侧胶路未注满并且已经冷却凝固,另一侧胶路还在不停溢胶。此时,需要将导轨与排水槽拆开后清理密封胶,造成清理困难,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窗框架排水系统的密封胶路结构,通过在胶路的注胶口侧面设置胶路分岔口,使胶路分岔口分别将第一胶路的第一入胶口、第二胶路的第二入胶口连通起来,从而使第一胶路、第二胶路的路径长度相等,能够解决两条胶路同时溢胶的技术问题,能够有效防止一侧胶路未注满且凝固,而另一侧胶路还在不停溢胶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天窗框架排水系统的密封胶路结构,包括在排水槽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胶路、第二胶路,所述第一胶路、第二胶路上均设有胶路槽,所述第一胶路、第二胶路两端均设有溢胶口,所述第一胶路、第二胶路连接处设有注胶口,所述第一胶路、第二胶路连接处还设有胶路分岔口,所述胶路分岔口位于注胶口一侧,所述胶路分岔口分别将第一胶路的第一入胶口、第二胶路的第二入胶口连通起来,所述第一胶路、第二胶路的路径长度相等。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胶路的路径长度为密封胶从第一入胶口到溢胶口流过的距离;所述第二胶路的路径长度为密封胶从第二入胶口到溢胶口流过的距离。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入胶口、第二入胶口错位设置。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胶路分岔口位于注胶口的侧下方。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胶路分岔口沿导轨长度方向开设。
[00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注胶口位于导轨上开设的注胶孔的正下方。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该密封胶路结构设计通过在胶路的注胶口侧面设置胶路分岔口,使胶路分岔口分别将第一胶路的第一入胶口、第二胶路的第二入胶口连通起来,无论何种输入条件,都可以通过调整注胶口与胶路分岔口之间的距离来满足第一胶路、第二胶路的路径长度相等,能够在任何设计条件下,都可以保证两边密封胶流动长度、截面积、体积完全相等,且不受导轨与前后排水槽的其他限制条件的约束,保证两条胶路溢胶时间点相同,还能有效防止一侧胶路未注满且凝固,而另一侧胶路还在不停溢胶的问题。因此,这种胶路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技术的密封胶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密封胶路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密封胶在胶路内冷凝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3中第一胶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3中第二胶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天窗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图6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图7的横向截面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前排水槽1,导轨2,后排水槽3,框架4,注胶孔201,第一胶路31,第二胶路32,胶路槽301,溢胶口302,注胶口303,胶路分岔口304,第一入胶口305,第二入胶口306。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7]天窗框架4的总体构造及局部细节如图6至图8所示,天窗框架4安装时,前排水槽1、后排水槽3在下,左右导轨2在上,安装完成后采用螺钉固定。排水槽上的胶路槽301与导轨2的下表面共同形成胶路,因此天窗框架4中共有四处密封胶路,本技术以后排水槽3与右侧导轨2问的胶路设计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6中A处所示,天窗框架4上其他三处胶路设计与此相同。在导轨2中对应胶路中间位置开圆口作为注胶孔201,供注胶机注入加热后处于粘流态的密封胶,注胶孔201正下方为两条胶路的注胶口303。胶路两端由排水槽与导轨2形成的溢胶口302,由于导轨2与排水槽安装完毕后,胶路不可见,注胶时只能通过左右溢胶口302观察注满整条胶路。通过溢胶口302确认密封胶注满整条胶路,密封胶冷却转为固态达到密封效果。
[0028]图7所展示的是导轨2安装到后排水槽3上面并且打紧螺钉后的局部视图,图中导轨2上的注胶孔201与后排水槽3上的注胶口303位置刚好重合。
[0029]图8所展示的是导轨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窗框架排水系统的密封胶路结构,包括在排水槽上相对设置的第一胶路(31)、第二胶路(32),所述第一胶路(31)、第二胶路(32)上均设有胶路槽(301),所述第一胶路(31)、第二胶路(32)两端均设有溢胶口(302),所述第一胶路(31)、第二胶路(32)连接处设有注胶口(30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路(31)、第二胶路(32)连接处还设有胶路分岔口(304),所述胶路分岔口(304)位于注胶口(303)一侧,所述胶路分岔口(304)分别将第一胶路(31)的第一入胶口(305)、第二胶路(32)的第二入胶口(306)连通起来,所述第一胶路(31)、第二胶路(32)的路径长度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框架排水系统的密封胶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胶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铮兆魏寿明
申请(专利权)人:科德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