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642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属于缆线测量技术领域,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固定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组件,两夹持组件之间留有夹持间隙,该夹持间隙可调,且至少其中一夹持组件上设有振荡组件;检测机构包括至少两相对设置的压力检测组件,两压力检测组件的检测端面之间留有穿设间隙。本申请通过分立设置固定机构与检测机构,利用振荡组件完成除水工作,同时分开设置的固定机构与检测机构能够降低振荡组件对检测机构的干扰,在完成除水的同时确保压力检测组件对缆线外径检测的准确性。对缆线外径检测的准确性。对缆线外径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缆线外径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缆线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缆线外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国内外市场对光缆的需求也逐渐旺盛。光缆作为信号传输的主要工具,光缆的质量决定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0003]在光缆制备过程中,光缆的外护套通常采用挤出机挤出成型,挤出机挤出的外护套通常通过冷却水槽内的流水进行冷却,冷却定型后的外护套才能够对光缆内部光纤的光纤进行保护。在外护套冷却成型后,通常需要采用红外线直径探测仪等检测光缆的外径,以判断光缆外径尺寸是否符合制造要求。而由于外护套经过冷却水槽冷却后,其表面会留存水珠,水珠会造成红外线直径探测仪检测出错,导致红外线直径探测仪检测到的光缆外径过高或过低,当红外线直径探测仪检测到光缆尺寸过高或过低时均会产生误报警,影响光缆外径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缆线外径检测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直径检测装置在外护套表面有水珠时检测不准确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组件,两所述夹持组件之间留有夹持间隙,两所述夹持组件之间的夹持间隙可调,且至少其中一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振荡组件,所述振荡组件振荡方向与所述夹持间隙调整方向相同;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至少两相对设置的压力检测组件,两所述压力检测组件的检测端面之间留有穿设间隙,所述穿设间隙与所述夹持间隙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重合。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轮,所述夹持轮的轮廓外周向轴心凹陷形成弧形凹槽;所述夹持轮的轴向中心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振荡组件设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背离所述夹持间隙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有第一弹簧。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动轴沿夹持间隙调整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一端滑动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其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背离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有滚珠。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传感器朝向所述滚珠设有第二导向杆,所述
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二导向杆上;所述第二导向杆一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其另一端朝向所述滚珠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杆朝向所述滚珠一端与所述滚珠之间留有调整间隙。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壳体,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穿设间隙、所述夹持间隙和所述第二通孔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重合;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压力检测组件通过调节螺母与所述壳体相连。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压力检测组件和第二压力检测组件,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与所述第二压力检测组件沿第一方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压力检测组件的穿设间隙与所述第二压力检测组件的穿设间隙大小不同。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弹簧和所述滚珠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形成倾角。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多对相对设置的压力检测组件,且多个所述压力检测组件的检测端面合围形成圆形穿设间隙。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机构成对设置,两所述固定机构分设于所述检测机构的两侧。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气吹组件,所述穿设间隙和所述夹持间隙形成的路径与所述气吹组件的出气方向至少部分重合。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内衬,所述内衬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内衬上开设有供所述压力检测组件穿过的第三通孔。
[0017]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8]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专利技术的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与检测机构,利用固定机构对缆线进行夹持传输,使得缆线处于基本稳定传输状态,同时设置振荡组件,通过快速抖动将缆线表面水珠去除,完成缆线表面除水工作;同时,通过设置压力检测组件,利用压力检测组件检测缆线表面的压力变化,以感知缆线外径是否变粗或变细,进而判断缆线外径尺寸是否符合制造要求;同时,本申请将除水的振荡组件设置在固定机构上,通过将固定机构与检测机构分设的形式,降低振荡组件除水时对压力检测组件的检测影响,在完成除水的同时确保压力检测组件对缆线外径检测的准确性。
[0019](2)本专利技术的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通过将夹持组件设置为夹持轮,并在夹持轮的转动轴上设置第一弹簧,通过第一弹簧连接固定板,使得夹持组件在夹持不同直径的缆线时,缆线可压迫夹持轮,夹持轮下压第一弹簧,使得夹持组件可将不同直径尺寸的缆线夹紧;同时振荡组件设置在转动轴上,振荡组件直接作用于转动轴,使得振荡组件可直接带动夹持轮高频拍击缆线外周,以将缆线外周水珠去除,确保振荡组件的除水效果。
[0020](3)本专利技术的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通过将压力检测组件设置为压力传感器、第二弹簧和滚珠结构,利用滚珠结构在缆线表面的滚动精确感知缆线外径变化,以感知缆线外表面的鼓包和凹陷,解决现有传感器的传感端面过大,无法精确感知缆线表面鼓包与凹陷
的问题;同时,本申请中的压力检测组件成对设置,使得振荡组件在带动缆线振动时,两压力检测组件所感知的压力分别增大或减小,通过将二者平均即可得到缆线的实际尺寸,避免了振荡组件振荡带来的压力传感器对缆线直径感知偏差的问题。
[0021](4)本专利技术的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通过设置壳体与调节螺母,并分别设置第一压力检测组件和第二压力检测组件,通过调节螺母调整其中一组第二压力检测组件,使得两压力检测组件对缆线的压力不同,对缆线压力较大的压力检测组件能够较好地感知缆线表面的凹陷,使得该缆线外径检测装置能够更精确感知缆线外周的鼓包或凹陷。
[0022](5)本专利技术的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通过将压力检测组件与第一方向呈倾角设置,使得缆线自重不会直接竖向传递至压力检测组件,避免缆线重力带来的压力检测组件感知缆线外径偏差。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缆线外径检测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压力检测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夹持组件;2、第一压力检测组件;3、第二压力检测组件;4、振荡组件;5、壳体;6、气吹组件;7、内衬;8、缆线;101、夹持轮;102、转动轴;103、固定板;104、第一弹簧;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固定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夹持组件,两所述夹持组件之间留有夹持间隙,两所述夹持组件之间的夹持间隙可调,且至少其中一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振荡组件,所述振荡组件振荡方向与所述夹持间隙调整方向相同;所述检测机构包括至少两相对设置的压力检测组件,两所述压力检测组件的检测端面之间留有穿设间隙,所述穿设间隙与所述夹持间隙沿第一方向至少部分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夹持轮,所述夹持轮的轮廓外周向轴心凹陷形成弧形凹槽;所述夹持轮的轴向中心连接有转动轴,所述振荡组件设于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背离所述夹持间隙一侧设有固定板,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板之间连有第一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沿夹持间隙调整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穿设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一端滑动穿设所述第一通孔,其另一端连接所述固定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背离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连接有滚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缆线外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朝向所述滚珠设有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第二导向杆上;所述第二导向杆一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其另一端朝向所述滚珠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杆朝向所述滚珠一端与所述滚珠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时恒熊伟王博李灵通刘国峰胡雪峰王勇刘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飞光纤光缆兰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