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驱动桥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驱动桥通常包括输入轴、第一桥组件和第二桥组件,输入轴将动力分别传递至第一桥组件和第二桥组件,且通过第一桥组件和第二桥组件驱动不同的车轮进行转动,进而可以驱动车辆行驶,但是,相关技术中的驱动桥通常只设有一个传动比,易导致重载时传动比较小而扭矩较小,以及空载时传动比较大而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动桥,该驱动桥具有不同的传动比,具有扭矩大、动力性强和能耗低等优点。
[0004]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驱动桥的车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动桥,包括:输入轴;第一桥组件,所述第一桥组件包括第一减速机构和轴间差速器,所述轴间差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构通过第一输出轴与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第一桥组件,所述第一桥组件包括第一减速机构和轴间差速器,所述轴间差速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构通过第一输出轴与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在第一挡位和第二挡位之间可切换;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轴间差速器传动连接;第二桥组件,所述第二桥组件与所述第一桥组件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且包括第二减速机构,所述第二减速机构与所述传动轴的另一端传动连接且通过第二输出轴与另一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在第三挡位和第四挡位之间可切换;其中,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在所述第一挡位时的传动比和在所述第二挡位时的传动比不相等,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在所述第三挡位时的传动比和在所述第四挡位时的传动比不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挡位时,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处于所述第三挡位,且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挡位时的传动比等于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处于所述第三挡位时的传动比;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处于所述第二挡位时,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处于所述第四挡位,且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处于所述第二挡位时的传动比等于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处于所述第四挡位时的传动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挡位的传动比与所述第二挡位的传动比之比为1.1~1.2;所述第二减速机构处于所述第三挡位的传动比与所述第四挡位的传动比之比为1.1~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间差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输入轴垂直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第一输出轴齿轮,所述第一输出轴齿轮可转动地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传动连接;第二输出轴齿轮,所述第二输出轴齿轮可转动地位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传动轴传动连接;多个第一行星齿轮,多个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可转动地位于所述壳体内且空套于所述转轴,且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轴齿轮和所述第二输出轴齿轮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速机构包括:第一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空套于所述输入轴且与所述第一输出轴齿轮传动连接;第一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啮合;第二主动齿轮,所述第二主动齿轮空套于所述输入轴且与所述第一输出轴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主动齿轮和所述第二主动齿轮沿所述输入轴的轴向间隔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鸿飞,周新华,高明臣,李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福田戴姆勒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