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6380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5 2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包括连接端子,连接端子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渡板,第一过渡板为弯曲板,且第一过渡板弯曲角度为90度,连接端子另一侧进行倒角处理,且第一过渡板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且第一压线端子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渡板,第二过渡板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线端子,第二压线端子右侧为圆弧状,且圆弧弯曲曲率与安装电线外皮曲率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和第二压线端子,其中第一压线端子内部设置的第二横板和第一横板相互挤压,从而增加了连接部位的摩擦力,提高了导线的连接效果,而此时第二压线端子对导线的外皮进行固定,从而对连接部位进行二次固定。适合广泛推广和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


[0001]本技术属于端子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

技术介绍

[0002]在电气领域,存在两种主要类型的连接端子,一种是通过热压即通过大电流电焊的方式与电缆连接的端子,另一种则是通过外力籍由压线钳、压接机等压线装置与电缆连接的端子,通常称为冷压端子。冷压端子是实现电气连接的配件,包括用于固定电缆的接线部以及用于连接紧固件的固定部。
[0003]而上述的端子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平底的端子,一种为折弯端子,其中折弯端子主要使用与角度比较刁钻的连接位置,但是现如今的折弯端子发现,当折弯端子进行连接的时候,首先将导线放在压线端子表面,此时通过外力进行按压,从而使得导线被挤压从而完成固定,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随着使用时间过长,连接部位经常收到拉扯,而与导线固定的压线端子表面是光滑的,随着拉扯时间过长,容易导致导线脱落,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6]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包括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渡板,所述第一过渡板为弯曲板,且第一过渡板弯曲角度为90度,所述连接端子另一侧进行倒角处理,且第一过渡板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且第一压线端子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渡板,所述第二过渡板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线端子,所述第二压线端子右侧为圆弧状,且圆弧弯曲曲率与安装电线外皮曲率适配,所述第一压线端子右侧为一个竖直平面。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端子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尺寸为5mm,且安装孔中心位置到连接端子外沿边界的最短距离大于10mm。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线端子右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压板,且一对所述第一压板呈对称分布,一对所述第一压板对称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横板,且第一横板之间间距为1mm。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线端子右侧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之间间距为1mm,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空间上相互交错排列。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压线端子右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压板,且一对第二压板呈对称分布,且第二压板表面呈圆弧状。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端子、第一过渡板、第一压线端子、第二过渡板和第二压线端子均为一体铸造而成。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和第二压线端子,其中第一压线端子内部设置的第二横板和第一横板相互挤压,从而增加了连接部位的摩擦力,提高了导线的连接效果,而此时第二压线端子对导线的外皮进行固定,从而对连接部位进行二次固定。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的三维机构示意图(一);
[0017]图2为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的三维机构示意图(二);
[0018]图3为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的俯视图。
[0019]图中:1、连接端子;2、安装孔;3、第一过渡板;4、第一压线端子;5、第二过渡板;6、第二压线端子;7、第二压板;8、第一压板;9、第一横板;10、第二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包括连接端子1,连接端子1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渡板3,第一过渡板3为弯曲板,且第一过渡板3弯曲角度为90度,连接端子1另一侧进行倒角处理,且第一过渡板3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4,且第一压线端子4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渡板5,第二过渡板5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线端子6,第二压线端子6右侧为圆弧状,且圆弧弯曲曲率与安装电线外皮曲率适配,第一压线端子4右侧为一个竖直平面。通过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4和第二压线端子6,其中第一压线端子4内部设置的第二横板10和第一横板9相互挤压,从而增加了连接部位的摩擦力,提高了导线的连接效果,而此时第二压线端子6对导线的外皮进行固定,从而对连接部位进行二次固定。
[0022]如图1至图3所示,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1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2,安装孔2尺寸为5mm,且安装孔2中心位置到连接端子1外沿边界的最短距离大于10mm。第一压线端子4右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一压板8,且一对第一压板8呈对称分布,一对第一压板8对称表面竖直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横板9,且第一横板9之间间距为1mm,由于安装孔2中心位置到连接端子1外沿边界的最短距离大于10mm,此时连接端子1整体的结构强度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化,提高了连接端子1的结构强度。
[0023]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的,第一压线端子4右侧中心位置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横板10,第二横板10之间间距为1mm,第一横板9和第二横板10空间上相互交错排列。第二压线端子6右侧表面固定设置有一对第二压板7,且一对第二压板7呈对称分布,且第二压板7表面呈圆弧状。连接端子1、第一过渡板3、第一压线端子4、第二过渡板5和第二压线端子6均为一体铸造而成,压力机对第一压板8进行按压,此时第一压板8开始旋转,从而使得第一压板8将与导线的铜丝进行接触,并且挤压,且此时导线的铜丝被固定,并且此时第一横板9和第二横板10相互错开连接,提高了导线的铜丝连接处的摩擦力,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并且由于连接端子1、第一过渡板3、第一压线端子4、第二过渡板5和第二压线端子6均为一体铸
造而成使得此时的结构强度稳定。
[0024]本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的实施原理如下:首先需要通过安装孔2将连接端子1固定所要连接的器件表面,由于安装孔2中心位置到连接端子1外沿边界的最短距离大于10mm,此时连接端子1整体的结构强度不会发生过大的变化,提高了连接端子1的结构强度,接着是对导线进行连接,首先操作者需要将导线的铜丝放置在第一压线端子4,并且此时通过外部压力机对第一压板8进行按压,此时第一压板8开始旋转,从而使得第一压板8将与导线的铜丝进行接触,并且挤压,且此时导线的铜丝被固定,并且此时第一横板9和第二横板10相互错开连接,提高了导线的铜丝连接处的摩擦力,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而此时接着按压第二压板7,随着第二压板7的弯折,此时第二压板7将对导线的外皮进行固定,通过两种方式保证了连接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包括连接端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1)其中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一过渡板(3),所述第一过渡板(3)为弯曲板,且第一过渡板(3)弯曲角度为90度,所述连接端子(1)另一侧进行倒角处理,且第一过渡板(3)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一压线端子(4),且第一压线端子(4)上方固定设置有第二过渡板(5),所述第二过渡板(5)末端固定设置有第二压线端子(6),所述第二压线端子(6)右侧为圆弧状,且圆弧弯曲曲率与安装电线外皮曲率适配,所述第一压线端子(4)右侧为一个竖直平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1)中心位置开设有安装孔(2),所述安装孔(2)尺寸为5mm,且安装孔(2)中心位置到连接端子(1)外沿边界的最短距离大于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体式折弯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小团肖菊梅张群林郑华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喜利来精密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