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裂口圈结构及液压胀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压胀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裂口圈结构及液压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电石化领域蒸汽发生器及换热器产品中有大量管子
‑
管板需进行液压胀接,液压胀接是通过液体压力使管子产生塑性变形、管板产生弹性变形来达到管子与管板紧密连接的一种机械连接方法。通过液压胀接可以消除管子与管板的间隙,防止液体渗入对管子外壁产生腐蚀,以及由于管束振动在管子
‑
管板焊缝上产生交变应力而引起焊缝失效,同时也增加了管子
‑
管板连接的机械强度。
[0003]胀接采用的设备为液压胀设备及胀枪,其中裂口圈是液压胀接的关键部件。裂口圈的结构尺寸直接影响管子
‑
管板胀接后的质量。例如,蒸汽发生器产品管子
‑
管板密封焊焊后需对管孔进行液压胀胀接,液压胀胀接压力≥3100bar,管子壁厚1.35mm,管孔内径φ12.3mm,管子
‑
管板密封焊后管口内径为φ12.1mm,由于管子壁厚较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裂口圈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套设于芯轴(3)外壁,且位于管子(7)内,包括裂口圈(1),所述裂口圈(1)具有第一外径和第二外径,所述第一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外径,所述裂口圈(1)在所述第二外径处用于与所述管子(7)密封配合,所述裂口圈(1)在所述第一外径处与所述管子(7)之间具有配合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口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裂口圈(1)包括第一裂口圈部、第二裂口圈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裂口圈部和所述第二裂口圈部的过渡结构,所述第一裂口圈部的外径为所述第一外径,所述第二裂口圈部的外径为所述第二外径,所述过渡结构为变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裂口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径为11.3mm,所述第二外径为11.7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裂口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裂口圈部的内径与所述第二裂口圈部的内径相等,所述第一裂口圈部的壁厚小于所述第二裂口圈部的壁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裂口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裂口圈的壁厚为1.3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琼,赵晓玲,王鹏春,李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