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永年专利>正文

真空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752 阅读:3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真空玻璃的一种高效制造方法,先把真空玻璃制件整体加热到设定温度,然后将高频线圈通电,使其产生变化的磁场,置于两块玻璃之间的低熔点玻璃粉末及其导磁体的混合物由于电磁感应产生旋涡电流,迅速升温并熔化,待两块玻璃与低熔点玻璃粉末和导磁体的融合物完全熔合后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玻璃边缘加热的一种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玻璃制造工艺中,实现两块玻璃之间的融合一般有三种方法(1)利用辐射和电热膜加热铺于玻璃四周的低熔点玻璃钎焊料使其熔化,从而使两块玻璃的周边密封。(2)用电阻丝加热铺于玻璃四周的低熔点玻璃钎焊料使其熔化,从而使两块玻璃的周边密封。(3)将整块玻璃加热至45(TC使铺于玻璃四周的低熔点玻璃钎焊料熔化,从而实现两块玻璃的密封。方法(1)中,对低熔点玻璃钎焊料进行加热的红外线有很大一部分被玻璃反射掉,并且光线通过反光罩时也有一部分光被反射罩吸收,因而加热效率不高,加热时间较长;方法(2)中,电阻丝加热不仅会在真空玻璃表面留下电阻丝的印痕,并且加热装置比较繁琐,同时电阻丝本身也要消耗一定的热量;方法(3)中,直接将玻璃加热至45(TC的做法能耗大,时间长,效率低,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此种方法加工的玻璃极其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尤其是边缘加热的制作方法,以便可以以较简单的操作步骤和较高的效率来制造高质量、高性能的真空玻璃,从而解决目前真空玻璃制造效率低、能耗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边缘加热技术制造的真空玻璃包括上玻璃和下玻璃,上玻璃上的抽气孔,两块玻璃间的支撑物,焊接物。本专利技术采用边缘加热技术,先把整个玻璃整体加热到设定的温度并保持此温度,然后对其进行抽真空操作,待其真空度达到要求时,控制真空室外的开关电源对高频线圈通以高频电流,下玻璃表面的含有导磁体的焊接物由于电磁感应产生涡旋电流而快速发热,自身熔化完成封边操作。整体冷却后即可完成真空玻璃的制造。本专利技术中抽真空的操作既可与整体加热同步进行也可分别进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通过下列两种方案的步骤实现方案一步骤如下(1) 真空玻璃原板放置步骤两块玻璃(上玻璃和下玻璃)有间隔的放置,并在该两块玻璃间放置支撑物。(2) 整体加热步骤将真空玻璃整体加热到设定温度并保温。(3) 抽真空步骤在真空室中进行抽真空,使其真空度达到一定的要求。(4) 封边步骤下玻璃上涂有焊接物,焊接物留有缺口,通过加热将两块玻璃周边密封。(5) 冷却。方案二步骤如下(1) 真空玻璃原板放置步骤将两块玻璃(上玻璃和下玻璃)有间隔的放置,并在该两块玻璃间放置支撑物。(2) 整体加热和抽真空步骤将真空玻璃整体加热到设定温度并保温,加热的同时进行抽真空操作。(3) 封边步骤下玻璃上涂有焊接物,焊接物留有缺口,通过加热将两块玻璃周边密封。(4) 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真空玻璃制造技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玻璃周边焊接剂的分布示意图图中主要部件的符号说明1真空室气孔 2 高频线圈一3 真空加热室 4 上玻璃 5支撑物 6焊接剂 7下玻璃 8 焊接剂缺口10开关电源一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这些附图及其说明仅仅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他们并非 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真空玻璃的制造方法的基本原理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制造的真空玻璃包括上玻 璃4和下玻璃7,两块玻璃间的支撑物5,焊接物6。上玻璃4和下玻璃7可以是常用的玻璃, 如浮法玻璃、镀膜玻璃等;支撑物5可以是常用的支撑物,如低温釉等;焊接物6是导磁体 与低温玻璃或玻璃粘接剂的混合物,该导磁体可以是铁粉或其他导磁的物质。实施方式一具体步骤如下1. 在下玻璃7上表面的周边涂上焊接物粉末6,在涂有焊接物的周边区域留有缺口 8,目 的是为了抽真空,如图2所示。在下玻璃7上表面中间空白处印刷上支撑物5,支撑物的高 度约为0. 1 0. 2mm。2. 将上玻璃整齐放至下玻璃上,并且将此组合体放至真空加热室3内,如图1所示。真空 加热室3的外部放置有高频线圈2,高频线圈2外接开关电源10。3. 将真空加热室通上电源,对容器内的物体整体加热至30(TC 40(TC (低温釉的熔点约 为30(TC),并保持在此温度不变,目的是使支撑物熔化,将上下玻璃连接为一整体。4. 通过孔1对真空室3内部进行抽真空,待真空室内真空度达到要求时停止抽真空。5. 通过开关电源10对线圈2通上高频电流,此时焊接物中的导磁体将在磁场的作用下产 生涡旋电流而导致其自身快速发热,待焊接物完全熔化时停止加热,此时封边操作完成。6. 冷却。实施方式二具体步骤如下1. 在下玻璃7上表面的周边涂上焊接物粉末6,在涂有焊接物的周边区域留有缺口 8,目 的是为了抽真空,如图2所示。在下玻璃7上表面中间空白处印刷上支撑物5,支撑物的高 度约为0. 1 0. 2mni。2. 将上玻璃整齐放至下玻璃上,并且将此组合体放至真空加热室3内,如图1所示。真空 加热室3的外部放置有高频线圈2,高频线圈2外接开关电源10。3. 将真空加热室通上电源,在对容器内的物体整体加热的同时进行抽真空直至真空度达到 要求,待加热容器内温度加热至300°C 400°C (低温釉的熔点约为30CTC)时停止加热并保 持此温度。4. 通过开关电源10对线圈2通上高频电流,此时焊接物中的导磁体将在磁场的作用下产 生涡旋电流而导致其自身快速发热,待焊接物完全熔化时停止加热,此时封边操作完成。5. 冷却。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玻璃边缘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低熔点玻璃粉及其低熔点的导磁体粉的混合物放置在真空玻璃四周,该混合物既是焊接物又是加热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玻璃边缘加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放置在真空玻璃四周的焊接物区域开缺口,用于抽真空。将真空玻璃整体加热到30(TC并对其进行保温处理。然后对真空室内进行抽真空。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玻璃边缘加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对低熔点玻璃粉和低熔点的导磁体进行加热,直至低熔点玻璃粉和低熔点导磁体熔化并粘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两块真空玻璃周边的密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真空玻璃的一种高效制造方法,先把真空玻璃制件整体加热到设定温度,然后将高频线圈通电,使其产生变化的磁场,置于两块玻璃之间的低熔点玻璃粉末及其导磁体的混合物由于电磁感应产生旋涡电流,迅速升温并熔化,待两块玻璃与低熔点玻璃粉末和导磁体的融合物完全熔合后进行降温。文档编号C03B23/203GK101638292SQ200810022899公开日2010年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王永年 申请人:王永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玻璃边缘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低熔点玻璃粉及其低熔点的导磁体粉的混合物放置在真空玻璃四周,该混合物既是焊接物又是加热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年
申请(专利权)人:王永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