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DMS环境光干扰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驾驶员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DMS环境光干扰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DMS(Driver Monitering System,驾驶员监控系统)是基于车内视觉系统获取驾驶员实时图像以对驾驶员的面部特征、手部特征以及身体特征进行处理来研究驾驶员身心状况的实时系统。DMS可以用于监测驾驶员走神、疲劳、打瞌睡、打电话、双手离开方向盘或者与乘客争吵打架等影响驾驶员正常驾驶或者或者导致驾驶员无法继续驾驶的负面状态或危险行为,例如可以通过驾驶员的面部图像提取驾驶员的五官特征以及运动特征来识别驾驶员的眼睑闭合、眨眼、凝视方向、打哈欠以及头部运动等行为,进而判断驾驶员是否处于走神、疲劳或者打瞌睡等状态。因此,DMS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觉系统从驾驶员实时图像中提取面部特征、手部特征以及身体特征等的准确性。在行车过程中,车内光线强度受环境光的影响往往会发生非常频繁的变化,且车内光线强度经常出现在短时间内的大幅度变化,车内光线强度的频繁且大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DMS环境光干扰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拍摄驾驶员图像的第一摄像单元、若干个用于拍摄进光区域图像的第二摄像单元以及用于根据所述进光区域图像对所述驾驶员图像进行处理的图像处理单元,所述图像处理单元被配置为实现以下方法:以预设的点阵密度在汽车驾驶舱的多个进光面上构建模拟光源矩阵,所述进光面为用于使环境光线进入所述汽车驾驶舱的窗口对应的平面或曲面,所述模拟光源矩阵由分布在所述进光面上的多个虚拟点光源构成;通过设置在所述汽车驾驶舱内的第二摄像单元拍摄得到对应每一个所述进光面的进光面图像;从所述进光面图像上获取对应每个虚拟点光源位置的亮度;根据所述进光面图像上对应每个虚拟点光源位置的亮度计算每个所述虚拟点光源的幅射强度;分别计算所述虚拟点光源的幅射强度中的背景幅射强度和干扰光幅射强度,所述虚拟点光源的幅射强度为所述背景幅射强度和所述干扰光幅射强度之和,所述背景幅射强度向所述汽车驾驶舱内提供的亮度等同于在当前环境光线下没有太阳直射或其它外部光源照射的情况下的车内亮度;通过设置在所述汽车驾驶舱内的第一摄像单元拍摄得到驾驶员图像;计算所述模拟光源矩阵中的虚拟点光源的幅射强度为所述干扰光幅射强度时,照射到所述驾驶员身上的干扰亮度值;根据所述干扰亮度值对所述驾驶员图像进行处理;输出处理后的驾驶员图像。2.一种用于DMS环境光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预设的点阵密度在汽车驾驶舱的多个进光面上构建模拟光源矩阵,所述进光面为用于使环境光线进入所述汽车驾驶舱的窗口对应的平面或曲面,所述模拟光源矩阵由分布在所述进光面上的多个虚拟点光源构成;通过设置在所述汽车驾驶舱内的第二摄像单元拍摄得到对应每一个所述进光面的进光面图像;从所述进光面图像上获取对应每个虚拟点光源位置的亮度;根据所述进光面图像上对应每个虚拟点光源位置的亮度计算每个所述虚拟点光源的幅射强度;分别计算所述虚拟点光源的幅射强度中的背景幅射强度和干扰光幅射强度,所述虚拟点光源的幅射强度为所述背景幅射强度和所述干扰光幅射强度之和,所述背景幅射强度向所述汽车驾驶舱内提供的亮度等同于在当前环境光线下没有太阳直射或其它外部光源照射的情况下的车内亮度;通过设置在所述汽车驾驶舱内的第一摄像单元拍摄得到驾驶员图像;计算所述模拟光源矩阵中的虚拟点光源的幅射强度为所述干扰光幅射强度时,照射到所述驾驶员身上的干扰亮度值;根据所述干扰亮度值对所述驾驶员图像进行处理;输出处理后的驾驶员图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DMS环境光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以预设的点阵密度在汽车驾驶舱的多个进光面上构建模拟光源矩阵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进光面图像确定所述进光面的形状;根据所述进光面的形状获取所述进光面的最大水平宽度和最大纵向高度;确定沿着进光面表面跨越最大水平宽度的水平线段,以及沿着进光面表面跨越最大纵向高度的纵向线段;将所述水平线段和所述纵向线段在所述进光面上的交点确定为中心点;获取对应所述点阵密度的点间距;以所述中心点为原点、以所述点间距为间距在所述进光面的边缘线内部配置所述模拟光源矩阵的虚拟点光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DMS环境光干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进光面图像确定所述进光面的形状包括获取所述进光面的边缘线,根据所述进光面的形状获取所述进光面的最大水平宽度和最大纵向高度具体包括:在所述进光面图像上建立图像平面的二维坐标系,所述二维坐标系的横轴为所述进光面图像的水平方向,所述二维坐标系的纵轴为所述进光面图像上垂直于所述水平方向的纵向方向;在所述进光面的边缘线上确定一个纵轴坐标最小的第一初始化坐标点;确定一条经过所述第一初始化坐标点的水平线;以预设步长向下移动所述水平线;每移动一步后记录当前纵轴坐标下所述水平线与所述边缘线的交点;将所述水平线与所述边缘线的交点中相互距离最大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确定为对应当前纵轴坐标的水平宽度值;将所记录的水平宽度值中的最大值确定为所述最大水平宽度;根据所述最大水平宽度对应的纵轴坐标确定所述水平线段。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亮,舒耀增,张如,罗浩菱,王勇,
申请(专利权)人:钧捷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