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补光装置及识别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生物识别
,特别涉及一种补光装置及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便捷支付在日常生活中渗透越来越深,各种生物识别技术也越来越多的进入身份识别的领域。掌纹及掌静脉采集识别技术也在现在这个阶段逐渐成为一个被大家持续关注的生物识别技术。掌纹及掌静脉的采集需要图像采集模块(相机)和光学补偿模块(白光&红外补光系统)的共同配合实现。
[0003]为了能让图像采集系统可以拍到清晰的图像用于后续的识别,需要对光学补偿系统进行系统性设计,实现大的视场角补光以及较大的照度要求。
[0004]相关技术中普遍采用发光二极管(Light
‑
Emitting Diode,LED)进行光学补偿,但是由于LED的视场角特性和偏振后光效率过低的问题,使得这种光学补偿系统无法满足掌纹及掌静脉采集的补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补光装置及识别设备,能够解决LED无法满足掌纹及掌静脉采集的补光需求的问题。
[000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光装置包括激光光源(1)、偏转模块(2)和面光源转化模块(3);所述面光源转化模块(3)包括第一转化区域(301)和第二转化区域(302),所述第一转化区域(301)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转化区域(302)的面积;所述补光装置被配置为,所述激光光源(1)朝向所述偏转模块(2)发射激光束,所述偏转模块(2)能够将所述激光束导入至所述第一转化区域(301)或所述第二转化区域(302),所述第一转化区域(301)和所述第二转化区域(302)分别将所述激光束的点状光源转化为面状光源后向外发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化区域(301)位于所述第二转化区域(302)内,所述第一转化区域(301)和所述第二转化区域(302)分别为矩形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光源转化模块(3)包括均光膜(31)、全反射壳(32),所述全反射壳(32)的出光侧敞开,所述均光膜(31)覆设于所述全反射壳(32)的出光侧,所述全反射壳(32)的内壁为全反射面;所述激光束射入所述全反射壳(32)后,在所述全反射壳(32)内多次反射后通过所述均光膜(31)向外均匀发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反射壳(32)的内壁为非平面的漫反射面,所述激光束射入所述全反射壳(32)后,在所述全反射壳(32)内多次漫反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彪,夏凯,郭润增,龚辉,肖昌泽,莫槟诚,
申请(专利权)人: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