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及迎宾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迎宾机器人
,特别涉及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及迎宾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迎宾机器人是集语音识别技术和智能运动技术于一身的高科技展品,该机器人为仿人型,身高、体形、表情等都力争逼真,亲切、可爱、美丽、大方、栩栩如生,给人以真切之感,体现人性化。
[0003]而部分办公区域的门口会设置有门槛,并且迎宾机器人需要乘坐电梯下楼迎接宾客,在电梯与地面之间会存在缝隙,受到机器人体型的影响,一般的机器人移动组件的行走轮较小,这就导致机器人只能在平整的地面移动,无法通过门槛及电梯口位置,若使用较大的行走轮在机器人经过门槛区域以及电梯口处,容易导致机器人失衡发生倾倒。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及迎宾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及迎宾方法,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迎宾机器人在使用的时候容易卡在门槛和电梯入口处并且容易发生倾倒的问题。
[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躯干(2),躯干(2)的上方转动设置有头部(3),底座(1)的一侧安装有展示模块(4),躯干(2)的两侧设置有悬挂组件(5),其特征在于:头部(3)上设置有人机对话模块(31),人机对话模块(31)用于迎宾对话,展示模块(4)用于路线指引以及进行可进行定制化输入议程相关需求及内容等,底座(1)的内部下方设置有越障机构(11)、升降机构(12)、转向机构(13)、移动机构(14)和平衡检测机构(15),越障机构(11)上下滑动设置在底座(1)的内部四角处,且位于底座(1)前方两组所述的越障机构(11)呈斜向设置,升降机构(12)设置在越障机构(11)的上方,用于上下调整越障机构(11)的位置,转向机构(13)和移动机构(14)设置在前后相对应的越障机构(11)之间,平衡检测机构(15)用于实时检测机器人整体的倾斜角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越障机构(11)包括框架(111),框架(1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2),越障机构(11)的内部两侧分别通过第一转轴(1141)和第二转轴(1151)转动连接有传动轮(114)和主动轮(1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越障机构(11)的内部中间转动连接有传动杆(117),框架(111)的外壁上设置有传动部(113),且传动杆(117)与驱动电机(112)之间通过传动部(113)传动,传动杆(117)与主动轮(115)上均固定连接有传动盘(118),两组所述的传动盘(118)之间安装有传动带(11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传动轮(114)和主动轮(115)之间套装有皮带(116),皮带(116)的外部安装有齿带(1161)。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12)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1)内的伸缩气缸(121),伸缩气缸(12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22),固定架(12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活动轴(12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升降机构(1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框架(111)顶部的第一连接杆(125),第一连接杆(125)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板(124),导向板(124)呈斜向设置,导向板(124)上设有与活动轴(123)相对应的导向槽(124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转向机构(13)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1)内部下方的第一驱动部(131),第一驱动部(131)下方设置有用于转向的转向轮(132),移动机构(14)包括固定设置在底座(1)内部的第二驱动部(141),第二驱动部(141)的两端通过轴固定连接有用于移动的驱动轮(143)。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办公楼用智能迎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平衡检测机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吴伟,杜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仁正友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