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票卡过闸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8526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交通票卡过闸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属于交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乘客用于通过相应进出站闸机的当前所持票卡的当前票卡信息;根据当前票卡信息,以及乘客预先注册的实名账户中预留的预留票卡信息对当前所持票卡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分析判断;对持有符合规定的当前所持票卡的乘客发出进出站放行指示,并根据进出站放行指示得到乘客的本次行程过闸记录;以及,根据本次行程过闸记录计算乘客本次行程的费用,并向实名账户中预留的支付账户发起扣费;其中本次行程过闸记录包括进出站闸机的位置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避免一卡多用,提高过闸效率,提高乘客出行便利。客出行便利。客出行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票卡过闸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
,尤其涉及一种交通票卡过闸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交通出行通过闸机检票的现有收费方式中,大多采用匿名制的方式进行购票、充值以及过闸。但是同一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票卡介质的过闸方式。例如使用单程票、储值票、区域一卡通、金融IC卡、乘车码以及生物特征等多种票卡介质的过闸方式。当乘客进站后,若出现票卡遗失、票卡损坏、超乘或余额不足的情况时将导致乘客无法出闸,只能通过客服购买出站票的方式才能出站,从而导致乘客出行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票卡过闸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能够通过建立统一的预留有票卡信息和支付账户信息的实名账户,实现多张票卡混用,使得出行更加便利,提高过闸效率,并能够防止一卡多用。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票卡过闸方法,包括:从进出站闸机端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通讯通道,获取乘客用于通过相应进出站闸机的当前所持票卡的当前票卡信息;根据当前票卡信息,以及乘客预先注册的实名账户中预留的预留票卡信息对当前所持票卡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分析判断;对持有符合规定的当前所持票卡的乘客,通过数据通讯通道向进出站闸机端发出进出站放行指示,并根据进出站放行指示得到乘客的本次行程过闸记录;以及,根据本次行程过闸记录计算乘客本次行程的费用,并向实名账户中预留的支付账户发起扣费;其中本次行程过闸记录包括进出站闸机的位置信息。
[000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票卡过闸装置,包括:监控模块,用于从进出站闸机端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通讯通道,获取乘客用于通过相应进出站闸机的当前所持票卡的当前票卡信息;分析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当前票卡信息,以及乘客预先注册的实名账户中预留的预留票卡信息对当前所持票卡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分析判断;放行记录模块,用于对持有符合规定的当前所持票卡的乘客,通过数据通讯通道向进出站闸机端发出进出站放行指示,并根据进出站放行指示得到乘客的本次行程过闸记录;以及,费用计扣模块,用于根据本次行程过闸记录计算乘客本次行程的费用,并向实名账户中预留的支付账户发起扣费;其中本次行程过闸记录包括进出站闸机的位置信息。
[000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交通票卡过闸系统,其进出站闸机、交互服务装置以及交通票卡过闸装置;其中,交通票卡过闸装置用于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的通票卡过闸方法;交互服务装置用于为乘客提供实名账户注册以及注销服务、实名账户中预留票卡信息新增以及删除服务、实名账户中支付账户新增以及删除服务、以及多种票卡混用方式开启以及关停服务;进出站闸机用于对乘客用于通过进出站闸机的当前所持票卡的当前票卡信息进行识别,并将当前票卡信息发送至交通票卡过闸装置,以及根据交通过
闸装置的放行或者拒绝放行指示,允许或拒绝乘客通过进出站闸机。
[0007]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交通票卡过闸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建立统一的预留有票卡信息和支付账户信息的实名账户,实现多张多种票卡的混用,不再以票卡为维度进行进出闸,而是将票卡作为人的过闸凭证,可防止一卡多用的情况,同时结合实名的方式可以对乘客的出行行为进行快速识别和跟踪定位,产生更多的数据效益。乘客过闸开门判断不再进行终端判断,终端设备可实时访问后台快速判断乘客的过闸状态,避免人工服务以提供乘客的票卡混用时的过闸效率。乘客的乘资不再以票卡进行扣费,而是直接从乘客的统一的支付账户进行扣除,解决乘客进站后超程补票、余额不足、票卡遗失以及损坏等客服问题,以提高乘客出行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票卡过闸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0010]图2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票卡过闸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0011]图3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票卡过闸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0012]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票卡过闸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13]图5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票卡过闸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票卡过闸系统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0015]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17]交通出行通过闸机检票的现有收费方式中,例如轨道交通的地跌售检票收费系统,大多采用匿名制的方式进行购票、充值以及过闸。但是同一乘客在出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多种票卡介质的过闸方式。例如使用单程票、储值票、区域一卡通、金融IC卡、乘车码以及生物特征等多种票卡介质的过闸方式。当乘客进站后,若出现票卡遗失、票卡损坏、超乘或余额不足的情况时将导致乘客无法出闸,只能通过客服购买出站票的方式才能出站,从而导致乘客出行的不方便。因为票卡遗失无法预知乘客实际的进站站点,客服人员在处理时需询问乘客进站的站点才能进行计费操作,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地铁一定的收益损失。
[001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交通票卡过闸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通过建立统一的预留有票卡信息和支付账户信息的实名账户,实现多张多种票卡的混用,不再以票卡为维度进行进出闸,而是将票卡作为人的过闸凭证,可防止一卡多用的情况,同时结合实名的方式可以对乘客的出行行为进行快速识别和跟踪定位,产生更多的数据效益。乘客过闸开门判断不再进行终端判断,将乘客的过闸数据的行业数据进行后台缓存化管理,车站终端设备实时访问后台快速判断乘客的过闸状态以提供乘客的票卡混用时的过闸效率。乘客的乘资不再以票卡进行扣费,而是直接从乘客的统一的支付账户进行扣除,解决乘客进
站后超程补票、余额不足、票卡遗失以及损坏等客服问题,以提高乘客出行的便利性。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票卡过闸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交通票卡过闸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比如可以是计算机、服务器等。以下实施例将以该装置集成在电子设备中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1,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0020]步骤101,从进出站闸机端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通讯通道,获取乘客用于通过相应进出站闸机的当前所持票卡的当前票卡信息。
[0021]示例地,上述预先建立的数据通讯通道,为采用TCP底层传输协议,通过长链接的方式建立的数据通道。
[002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和后台之间采用TCP底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票卡过闸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进出站闸机端通过预先建立的数据通讯通道,获取乘客用于通过相应进出站闸机的当前所持票卡的当前票卡信息;根据所述当前票卡信息,以及所述乘客预先注册的实名账户中预留的预留票卡信息对所述当前所持票卡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分析判断;对持有符合规定的所述当前所持票卡的所述乘客,通过所述数据通讯通道向所述进出站闸机端发出进出站放行指示,并根据所述进出站放行指示得到所述乘客的本次行程过闸记录;以及根据所述本次行程过闸记录计算所述乘客本次行程的费用,并向所述实名账户中预留的支付账户发起扣费;其中所述本次行程过闸记录包括所述进出站闸机的位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票卡过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建立的数据通讯通道,为采用TCP底层传输协议,通过长链接的方式建立的数据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票卡过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根据所述进出站放行指示得到所述乘客的本次行程过闸记录之后,对所述乘客的本次行程过闸记录相关数据,采用分布式高速缓存的方式进行实时缓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票卡过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持有不符合规定的所述当前所持票卡的所述乘客拒绝放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票卡过闸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所述乘客本次行程的行程订单以及扣费提醒,并将所述行程订单以及扣费提醒实时推送至相应乘客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票卡过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票卡信息,以及所述乘客预先注册的实名账户中预留的预留票卡信息对所述当前所持票卡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包括:对所述当前所持票卡进行合法性分析、风控分析以及防重复判断,并根据合法性分析结果,风控分析结果以及防重复判断结果对所述当前所持票卡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判断。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树军李冠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佳软件有限公司广东华之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广州佳都城轨智慧运维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