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76430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包括:业务系统向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数字身份码,并请求电子证照和验证数字身份码;数字身份码平台验证数字身份码;验证通过后,数字身份码平台向政务服务平台发送电子证照请求;政务服务平台转发电子证照请求至电子证照系统;电子证照系统制作电子证照并返回至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生成第一身份标识,发送电子证照和第一身份标识至数字身份码平台;数字身份码平台存有第一身份标识和第二身份标识的关联关系;数字身份码平台查询数字身份码中第二身份标识关联的第一身份标识,若接收到的第一身份标识与查询得到的第一身份标识一致,则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电子证照至业务系统验码端。务系统验码端。务系统验码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设备,属于电子证照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证照,指由各单位依法出具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各类证照、证明、批文、鉴定报告、办事结果等文件,比如有身份证、结婚证、银行还款流水证明、营业执照等。随着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电子证照的种类不断丰富,逐渐形成了由原实体证件签发机构建立并管理的电子证照库。这些电子证照库一般会提供用户下载接口,个人用户扫描包含下载接口的二维码获取电子证照,再通过手机屏幕或打印成纸质材料向证件验证方出示,操作较为繁琐。因此,需要一种能简化操作流程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
[0003]专利CN109309573B《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电子证照授权与共享应用方法》通过二维码扫码的模式,让证照持证有者对电子证照的使用进行主观授权,各需要使用电子证照的业务系统得到授权后能够获取电子证照副本。但该方法将二维码作为入口需要用户扫描二维码并手动进行手续操作,操作流程有待进一步简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设备,通过数字身份码获取电子凭证,用户只需出示自身的数字身份码,可以无感进行电子证照获取,简化操作。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业务系统获取数字身份码,数字身份码包括第二身份标识;
[0008]业务系统向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数字身份码,并请求电子证照和验证数字身份码;
[0009]数字身份码平台验证数字身份码;验证通过后,数字身份码平台向政务服务平台发送电子证照请求;
[0010]政务服务平台转发电子证照请求至电子证照系统;电子证照系统制作电子证照加注件并返回至政务服务平台;
[0011]政务服务平台生成第一身份标识,发送电子证照和第一身份标识至数字身份码平台;
[0012]数字身份码平台存有第一身份标识和第二身份标识的关联关系;数字身份码平台查询数字身份码中第二身份标识关联的第一身份标识,判断接收到的第一身份标识与查询得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电子证照至业务系统。
[0013]进一步的,还包括:
[0014]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获取网络身份凭证,所述网络身份凭证包括实名身份标识;数字身份码移动端向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网络身份凭证并请求申领数字身份码、请求开通政
务服务;
[0015]数字身份码平台向政务服务平台发送网络身份凭证并请求身份认证;政务服务平台转发网络身份凭证至电子证照系统并请求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系统根据网络身份凭证进行身份认证,并将身份认证结果和实名身份标识返回至政务服务平台;
[0016]若身份认证结果为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根据实名身份标识经过分散算法生成该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并返回第一身份标识和政务服务开通成功的提示至数字身份码平台;
[0017]数字身份码平台预先获取用户身份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生成第二身份标识,并保存第二身份标识与第一身份标识的关联关系;数字身份码平台根据第二身份标识和业务数据,生成数字身份码;数字身份码平台返回数字身份码和政务服务开通成功的提示至数字身份码移动端。
[0018]进一步的,所述数字身份码包括R段数据、A段数据、B段数据和S段数据;
[0019]所述R段数据包括数字身份码信息;所述A段数据包括实名身份标识、第一身份标识;所述B段数据包括第二身份标识和业务数据;所述S段数据包括根据R+A+B数据生成的校验值。
[0020]进一步的,还包括:数字身份码平台验证数字身份码后,通过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请求用户授权使用电子证照;用户确认授权后,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获取网络身份凭证并上送至电子证照系统;电子证照系统根据网络身份凭证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后,电子证照系统返回电子证照加注件和实名身份标识至政务服务平台。
[0021]进一步的,数字身份码平台验证数字身份码后,通过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请求用户授权使用电子证照加注件。用户确认授权后,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获取网络身份凭证并上送至数字身份码平台。数字身份码平台向政务服务平台请求电子证照。
[0022]进一步的,电子证照系统对电子证照加注,返回电子证照加注件至数字身份码平台。
[0023]技术方案二
[0024]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执行如下步骤:
[0025]业务系统获取数字身份码,数字身份码包括第二身份标识;
[0026]业务系统向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数字身份码,并请求电子证照和验证数字身份码;
[0027]数字身份码平台验证数字身份码;验证通过后,数字身份码平台向政务服务平台发送电子证照请求;
[0028]政务服务平台转发电子证照请求至电子证照系统;电子证照系统制作电子证照加注件并返回至政务服务平台;
[0029]政务服务平台生成第一身份标识,发送电子证照和第一身份标识至数字身份码平台;
[0030]数字身份码平台存有第一身份标识和第二身份标识的关联关系;数字身份码平台查询数字身份码中第二身份标识关联的第一身份标识,判断接收到的第一身份标识与查询得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电子证照至业务系统。
[0031]进一步的,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获取网络身份凭证,所述网络身份凭证包括实名身份标识;数字身份码移动端向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网络身份凭证并请求申领数字身份码、请求开通政务服务;
[0032]数字身份码平台向政务服务平台发送网络身份凭证并请求身份认证;政务服务平台转发网络身份凭证至电子证照系统并请求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系统根据网络身份凭证进行身份认证,并将身份认证结果和实名身份标识返回至政务服务平台;
[0033]若身份认证结果为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根据实名身份标识经过分散算法生成该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并返回第一身份标识和政务服务开通成功的提示至数字身份码平台;
[0034]数字身份码平台预先获取用户身份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生成第二身份标识,并保存第二身份标识与第一身份标识的关联关系;数字身份码平台根据第二身份标识和业务数据,生成数字身份码;数字身份码平台返回数字身份码和政务服务开通成功的提示至数字身份码移动端。
[0035]进一步的,所述数字身份码包括R段数据、A段数据、B段数据和S段数据;
[0036]所述R段数据包括数字身份码信息;所述A段数据包括实名身份标识、第一身份标识;所述B段数据包括第二身份标识和业务数据;所述S段数据包括根据R+A+B数据生成的校验值。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业务系统获取数字身份码,数字身份码包括第二身份标识;业务系统向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数字身份码,并请求电子证照和验证数字身份码;数字身份码平台验证数字身份码;验证通过后,数字身份码平台向政务服务平台发送电子证照请求;政务服务平台转发电子证照请求至电子证照系统;电子证照系统制作电子证照并返回至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平台生成第一身份标识,发送电子证照和第一身份标识至数字身份码平台;数字身份码平台存有第一身份标识和第二身份标识的关联关系;数字身份码平台查询数字身份码中第二身份标识关联的第一身份标识,判断接收到的第一身份标识与查询得到的第一身份标识是否一致,若一致,则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电子证照至业务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获取网络身份凭证,所述网络身份凭证包括实名身份标识;数字身份码移动端向数字身份码平台发送网络身份凭证并请求申领数字身份码、请求开通政务服务;数字身份码平台向政务服务平台发送网络身份凭证并请求身份认证;政务服务平台转发网络身份凭证至电子证照系统并请求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系统根据网络身份凭证进行身份认证,并将身份认证结果和实名身份标识返回至政务服务平台;若身份认证结果为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根据实名身份标识经过分散算法生成该用户的第一身份标识,并返回第一身份标识和政务服务开通成功的提示至数字身份码平台;数字身份码平台预先获取用户身份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生成第二身份标识,并保存第二身份标识与第一身份标识的关联关系;数字身份码平台根据第二身份标识和业务数据,生成数字身份码;数字身份码平台返回数字身份码和政务服务开通成功的提示至数字身份码移动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身份码包括R段数据、A段数据、B段数据和S段数据;所述R段数据包括数字身份码信息;所述A段数据包括实名身份标识、第一身份标识;所述B段数据包括第二身份标识和业务数据;所述S段数据包括根据R+A+B数据生成的校验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字身份码平台验证数字身份码后,通过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请求用户授权使用电子证照;用户确认授权后,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获取网络身份凭证并上送至电子证照系统;电子证照系统根据网络身份凭证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通过后,电子证照系统返回电子证照和实名身份标识至政务服务平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身份码的电子证照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数字身份码平台验证数字身份码后,通过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请求用户授权使用电子证照;用户确认授权后,数字身份码移动端获取网络身份凭证并上送至数字身份码平台;数字身份码平台向政务服务平台请求电子证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字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龙林乐然林言国
申请(专利权)人:新大陆福建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