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芎菊上清片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85077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同时测定芎菊上清片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HPLC法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芎菊上清片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芎菊上清片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
[0002]专利技术背景
[0003]芎菊上清片为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录品种,由川芎、菊花、黄芩、栀子、炒蔓荆子、黄连等15味药组成,方中菊花、川芎合用,清热解表,行气活血,祛风止痛,共为君药;连翘、薄荷、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黄芩、栀子、黄连清热泄火,解毒止痛,辅助君药清热解表,祛风止痛,共为臣药;全方共奏清热解表,散风止痛之功。现行质量标准只收载有针对菊花、栀子、黄连的薄层鉴别以及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并未有针对君药菊花的含量测定项目。
[0004]虽然目前有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芎菊上清片中多成分的研究,但测定成分大多数为黄芩苷、盐酸小檗碱等,专门针对菊花中多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未见相关报道。
[0005]通过查阅文献及实验研究可知,虽然菊花药材中主要含有绿原酸、木犀草苷、3,5

O

二咖啡酰奎宁酸和1,5

O

二咖啡酰奎宁酸等成分,而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及1,3

O

二咖啡酰奎宁酸等成分含量较低,但在芎菊上清片中,发现其还含有较高含量的新绿原酸、隐绿原酸、1,3

O

二咖啡酰奎宁酸及3,4

O

二咖啡酰奎宁酸等成分。中药质量最重要的本质是药效成分的含量,而这些药效物质在药材加工或中成药的生产过程中也会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和相互转化,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在芎菊上清片的制备过程中,菊花的化学成分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同时测定芎菊上清片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HPLC法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1,3

O

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苷、3,4

O

二咖啡酰奎宁酸、3,5

O

二咖啡酰奎宁酸和1,5

O

二咖啡酰奎宁酸。
[000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芎菊上清片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了同时测定芎菊上清片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8]a、制备混合对照品溶液;
[0009]b、制备供试品溶液;
[0010]c、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计算含量,即得;
[0011]色谱条件:
[0012]色谱柱:PICKERINGC18柱(4.6
×
250mm,5μm),
[0013]柱温:30℃,
[0014]流速:1mL
·
min
–1,
[0015]检测波长:328nm,
[0016]进样量:10μl,
[0017]以乙腈为流动相A,0.4%磷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程序见下表,
[0018]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
[0019][0020]优选的,步骤a中,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1,3

O

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苷、3,4

O

二咖啡酰奎宁酸、3,5

O

二咖啡酰奎宁酸、1,5

O

二咖啡酰奎宁酸对照品,加70%甲醇制成质量浓度依次为20μg
·
mL
‑1、30μg
·
mL
‑1、20μg
·
mL
‑1、20μg
·
mL
‑1、20μg
·
mL
‑1、30μg
·
mL
‑1、30μg
·
mL
‑1、10μg
·
mL
‑1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0021]优选的,步骤b中,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芎菊上清片样品20片,除去包衣,称定,研细,取0.6g,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加入70%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4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本专利技术采用HPLC法建立了同时测定芎菊上清片中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1,3

O

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苷、3,4

O

二咖啡酰奎宁酸、3,5

O

二咖啡酰奎宁酸和1,5

O

二咖啡酰奎宁酸等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简便、专属性强,为芎菊上清片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依据,所建立的方法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对工艺控制的作用,为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各成分混合对照品HPLC色谱图;
[0025]图2为各成分芎菊上清片样品HPLC色谱图;
[0026]图3为各成分阴性样品HPLC色谱图;
[0027]其中:1、新绿原酸;2、绿原酸;3、隐绿原酸;4、1,3

O

二咖啡酰奎宁酸;5、木犀草苷;6、3,4

O

二咖啡酰奎宁酸;7、3,5

O

二咖啡酰奎宁酸;8、1,5

O

二咖啡酰奎宁酸。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
[0029]实施例
[0030]1.仪器与试药
[0031]1.1仪器
[0032]高效液相色谱仪,配备四元泵和DAD检测器(美国Thermo公司);KQ

400KD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ettler XPE26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0.001mg);MettlerXS105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0.01mg);Milli

Q型超纯水净化系统(美国Millipore公司)。
[0033]1.2试药
[0034]乙腈为色谱纯,美国Sigma公司;水为超纯水,自制;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绿原酸对照品(批号:110753

202119,含量以96.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芎菊上清片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了同时测定芎菊上清片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备混合对照品溶液;b、制备供试品溶液;c、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混合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计算含量,即得;色谱条件:色谱柱:PICKERINGC18柱(4.6
×
250mm,5μm),柱温:30℃,流速:1mL
·
min
–1,检测波长:328nm,进样量:10μl,以乙腈为流动相A,0.4%磷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程序见下表,流动相梯度洗脱程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芎菊上清片中8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称取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1,3

O

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苷、3,4

O

二咖啡酰奎宁酸、3,5

O

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霞朱靖刘永利曹春琪白洁张丽王俊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药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河北省化妆品检验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